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飞  王未强  谢时国 《学理论》2013,(20):274-275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缺乏活力,也一直困扰着一线的教师和理论研究者。以《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的教学设计为例,从时效和有针对性两个方面探讨了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罗小龙 《学理论》2013,(17):305-307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教育部先后实施了"05方案"和质量工程建设。几年来,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存在形式简单、参与度低、随意性强的问题,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持续性,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实效。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对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从素质向能力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应当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新媒体背景下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特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提升,才能应对新媒体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思政课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策略提升教学能力,如建立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增加思政课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等。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9,(11)
实践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全国各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和探索,我们可以从中梳理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覆盖性、政治性、系统性、整合性、分化性、创新性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路如下:一是进行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可以尝试引入"实践周"概念;二是着力于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针对学生个体的考评机制;四是合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国外大学已经开启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时代,我国在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基础上根据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传统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不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且对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索创新。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教学、教学改革创新三个维度审视和思考高校思政课实施翻转课堂的独特教学模式和教学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政课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思政课教育的成效成为考察思政课教育的重点指标,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就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王换芳 《学理论》2013,(29):297-298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08课程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迎来了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机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课堂教学尽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受学生、教师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实效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1)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系统地回答了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目标、要求、途径、原则与方法等,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常抓不懈;高校应把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要把培养有道德、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作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分析民办本科高校在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学习特点、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不合理等挑战,从进行准确教学定位、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土化慕课的实行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这种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以下挑战:从科技条件说,需要专业化、复杂化的系统技术;从改革重点说,课堂教学要进行混合模式教学;从难点来说,如何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制度保障来说,高校的规范要进行调整;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技能要提高。可从这五个方面寻求相应对策,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亟须提升。对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者而言,要想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学校人事部门和思政课教学管理机构合作,在充分考虑学校长远发展和调动思政课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整套符合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律的有效机制,具体包括聘任培训、考核评价、薪酬激励、进修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会受到网络时代新特点的挑战与冲击,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简称"思政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环节与主渠道也不例外。挑战与冲击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是:这是一个大学生群体普遍处于"网络化生存"状态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正"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实施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教学设计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思维,立足于调动师生双方的主体性精神,侧重于提高师生双向受益度和喜爱度,推行感性化、专题化、个性化、网络化和精品化教学设计改革,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以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为目标,以突显大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为要求,探究"自主·学习·分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大学生自主组建团队,走上讲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成互动式教学,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根本是教材内容,核心是教师队伍,关键是教学方法。当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重要路径。本文集中探讨当前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热难点问题,从而为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环境下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三三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应该做到:重点突出"三三制"教学问题导向,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媒体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三三制"教学模式,实现新媒体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及信仰体系递进转化;有效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实现新媒体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进互补;建立健全"三三制"教学考评机制,实现新媒体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理论考核、网络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6)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开展其实践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由于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名无实,而且实践教学实效性明显不高。因此,通过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条件和资源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统一实践教学内容;统一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统一实践教学时间;统一实践教学考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4)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强,但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尝试着从影响思政课效果提高的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以及处理好二者关系的角度对提高思政课核心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忠有  陶媛 《学理论》2015,(2):144-14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深刻启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目标要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要建立立场、方法、观点、实践的内在教育思路,在加强教学的逻辑性、透彻性、科学性,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气质教育等方面探索教学方法和途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