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12)
大学生诚信度的高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诚信认知不清、诚信教育缺位和社会强制性规范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诚信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高校可从荣誉制度、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和大学生诚信档案入手,构建诚信校园氛围,推动社会诚信建设进程,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诚信度。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8)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带来一些道德问题,例如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大学生诚信道德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繁荣。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的梳理,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6)
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就业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总结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分析了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熊平安 《学理论》2013,(21):261-26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诚信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考试作弊就是大学生诚信缺失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在调查大学生考试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银花  萨如拉 《学理论》2014,(2):285-286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针对大学生诚信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大学生诚信品质失范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新时期大学生诚信品质教育与培养的主要途径如下:要着力构建诚信社会;要将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要建立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诚信的意义更为重要,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从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着手,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从社会环境、家庭、高校、个人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朱平莉 《学理论》2012,(2):171-17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体现,属于人的道德体系的范畴。而当今社会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比较严重,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高校的诚信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同时诚信教育还能体现民族传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良方。高校诚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学生信用档案,教师要以身作则,同时还要完善各种教育机制和保障机制,引导大学生真正做到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于社会。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阻碍了契约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从理论上分析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与出路,已经成为从事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无可回避的焦点问题.然而,影响社会成员诚信水平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对不诚信者从道德上进行口诛笔伐,还必须深刻分析导致诚信缺失的各种社会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受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层见叠出,主要表现在学业失信、经济失信、求职失信和人际交往失信方面。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1]可以从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与诚信相关的知识、围绕诚信教育举办校园活动以此来营造诚信氛围、运用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诚信理念、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诚信意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强诚信教育这五个方面具体着手。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十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严重的大学生借贷违约现象,却暴露出了大学生的贷款诚信问题.就当前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及大学生诚信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能有所改善,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多元文化的冲击,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表现突出。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知行背离,许多大学生停留在道德层面,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遵守诚信行为;诚信教育的虚化以及诚信管理制度简单粗暴、单一等。解决对策如下:构建高校信用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2.
岳云强  马佳星 《学理论》2009,(26):142-143
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邹小二 《学理论》2010,(14):192-193
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相当普遍和严重,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了研究,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其主要表现,构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由于社会、学校及家庭各方面的影响,诚信现状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学习诚信缺失,如考试舞弊,论文、作业抄袭;二是生活诚信缺失,表现在言而无信,与人交往不诚实、情感交流掺假、网络交往缺乏信任感;三是经济诚信缺失,表现在恶意欠费,频繁更换号码;弄虚作假,骗取特困生补助;故意拖欠学费及国家助学贷款;四是就业诚信缺失——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15.
贾春霞 《学理论》2010,(9):125-12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但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层出不穷,诚信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研究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出现诚信教育缺失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2)
新时期当社会的诚信危机愈演愈烈之时,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在此大背景下也凸显无疑。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及成因,积极探讨合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通过搭建教育平台、形成教育传递、严格规章制度、健全评估体系等多重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完成诚信人格的重塑,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遵循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一名优秀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然而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到了非“补课”不可的地步了。给大学生补“诚信”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首都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对首都大学生诚信道德的总体状况有了认识,并通过方差分析,探求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内在关联性,分析首都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高媛  高路 《学理论》2012,(7):85-86
诚信素质是把诚信观念内化为道德素养并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贯彻实施的一种实然状态。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诚信意识薄弱、诚信行为缺乏自律、诚信评价多重标准以及失信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有力惩戒等问题。重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和主要原因,指明了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特别积极构建社会诚信观,它既是维系良好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扬良好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在需要。诚信本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与体认,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诚信缺失等问题愈显突出。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产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构建诚信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