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首要特征,依法治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与重要途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把握当代国情基础上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其必然和坚持党的领导存在本质层面的逻辑关联:党的民主革命功绩及执政合法性,决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党的社会建设成绩及坚持人民本位的正义属性,决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现实逻辑;党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者与民族根本利益捍卫者身份,决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依法治国的创新思维。在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指引下,我国立法权的法治化、行政权的法治化、司法权的法治化、党的领导的法治化和社会守法意识的提高,其成就全面凸现。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法治目标,需要正确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行政权力、依法治国与物质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建设等关系,而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为其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 ,必须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 ,必须正确理解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 ,必须坚持“法治” ,否定“人治” ,彻底铲除党内腐败的根源 ;实行依法治国 ,必须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 ,把依法治国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统一起来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求知》2014,(12):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把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管理都纳入法治  相似文献   

5.
李国旗  尤月城 《求知》2007,(12):17-18
“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一个新提法、新概念,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又一次理论深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要求.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决定》同时还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第二、宪法权威和依法治国关系。依法治  相似文献   

7.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国家治理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国家治理避免单一化的弊端,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当  相似文献   

8.
罗星 《求知》2015,(4):7-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方面,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维度,以及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要求的角度,提出要从不同的层面推进依法治国。无论是思考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还是探索依法治国的动力,或是寻求依法治国的路径,党的领导都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理清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道路,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观。通过梳理与凝练,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正确把握这一关系,要求执政党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做出了全面部署,回应  相似文献   

12.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澄清这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二者尽管在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以及管辖范围上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价值、目标、程序、实现条件等方面,具有高度严密的内在关联性,都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己任,其本质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依法治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法治。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全民守法。全民守法是实现法治中国的重要环节。在法治中国的研究范畴中,对于守法研究必须兼顾传统社会的机理脉络和现代社会的价值影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正是中国社会交织存在的重要价值观念。它们特征鲜明,个人主义在私法领域和形成契约观念方面、集体主义在守法内容的扩充和社会秩序方面对于公民守法都具有影响。应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交织中通过不断修正、超越乃至重建的形式来寻求二者达到内在平衡的方式,发挥二者影响的优势,不断提升公民守法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赵晓呼  倪明胜 《求知》2014,(12):4-5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会从战略的高度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对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作出全面、深入、系统、科学的阐述,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法  相似文献   

15.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举措,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工作总抓手,“利益”是全民守法习惯自觉养成的内在逻辑。为此,要以“利益”为主线,从立法、执法、司法及守法环节引导全民自觉养成守法习惯,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与法治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基于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属性,两者关系集中体现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求和根本保证;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备要素,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高度结合辩证统一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执政责任",明确党作为领导核心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责任;必须强化"权力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完善"执政程序",改进党的执政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  相似文献   

18.
齐佳民 《学理论》2008,(5):38-39
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将“弘扬法治精神”首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继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之后民主法治建设领域具有战略性号召力的新概念,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对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认识,标志着法制宣传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路径,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广大职工和工会的参与和支持,要求工会各项工作按照法治化的要求推进和完善。今后工会应当积极参与立法和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科学立法;加强劳动法律监督,推动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发挥工会优势,提高职工尊法守法意识,推进全民守法。同时,工会要积极依法履行维权职责,建立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改革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依法建会、依法管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