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也是南疆高校大学生的成才报国梦。在南疆这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对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用伟大的中国梦来凝聚南疆各族大学生的共识,有助于使他们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南疆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重要讲话为原则,广泛开展中国梦教育,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康礼芳 《学理论》2014,(7):25-26
中国梦作为我们的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个人梦的统一,彰显了人生的追求、进步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与作为祖国未来的每一位大学生成长成才都有着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理解"中国梦"所包含的几个关系,明确其应承担的光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27)
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向世界昭示了中国梦。中国梦分为两个层面,即个人梦和国家梦。"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而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又是人本之本。个人梦实现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国家梦又是由无数个个人的梦所组成的,它的实现取决于全体国民的健康素质,可以说健康梦是实现国家梦的基础。我们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办学特点,努力探索出一条释梦、融梦、践梦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创新路径,全方位助推医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翟屿潼 《学理论》2013,(18):382-38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把握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共同实现中国梦十分重要。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西藏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要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更应该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中。加强中国梦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宣传教育工作就成了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中国梦是社会转型期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多元化价值取向冲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处理西藏特殊矛盾,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力量的现实抓手;是引导西藏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承担建设祖国历史使命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西高校346名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认同和践行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现状认知状况良好,但就中国梦内容的认知存在不很明确的现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部分内容认同感较强。大学生对中国梦内容的践行状况良好,能够从自我做起,脚踏实地,为中国梦的实现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实现民族大义。在中国梦的实现上也存在着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实现的矛盾冲突,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0)
中国梦是当代备受关注的话语体系,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将中国梦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使大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内涵与思想理念,明确奋斗目标,将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本文从中国梦的概念与内涵出发,探讨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提出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6)
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以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反作用原理为切入点,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着力推动中国梦教育的"三进"工作,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使他们自觉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5,(11)
<正>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的时代信仰提出来,具有上见天光、下接地气、中立人本的包容性,赢得了全社会广泛的认同。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多元包容的时代中最具活力的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青年的未来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青年的理想信念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中国梦的提出使大学生理想信念蕴含了新的意蕴,彰显出理想信念教育对个体价值的包容与肯定,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创新,是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