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援助历来为西方国家对外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援助作为有效的外交手段,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同样日益受到重视。但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对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由此也与西方援助国产生了矛盾,并招致大量的批评。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对外援助的现状,其次对中西方关于附加政治条件的不同理解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尝试将附加政治条件进行"中性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分析了 2 0 0 2年西方八国首脑会议所通过的《非洲行动计划》。首先对八国集团为何要援助非洲进行了探讨 ,然后简单阐述了《非洲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最后重点对《非洲行动计划》进行了评价。文章指出 ,八国集团对非洲一些国家的债务减免和经济援助 ,为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 ,这种债务减免和经济援助附加了许多政治条件 ,八国集团“口水扶贫”的时代远远没有结束。因此 ,非洲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最终只能靠非洲人自己 ,非洲人不能对八国集团的援助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3.
1978年底,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对非洲政策也随之相应作了调整。在继续加强中、非友好政治关系的同时,开始将重点转向经贸关系,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经济技术合作。1983年初中国提出了同非洲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4项原则:平等互利、讲究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这4项原则是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8项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中非关系的继续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  相似文献   

4.
对外援助不论其形式怎样,都具有政治性,主要目的是要维护和促进国家的利益。以政府开发援助为载体的日本战后经济外交,其产生与发展正是基于政治收益的考虑而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来。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援私有化趋势的加强,外援的援助者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不仅仅有双边援助国、国际组织,还有私人志愿组织等非政府机构。纵观美国对外援助的发展演变,可以发现美国的对外援助有较高的比例是由私人志愿组织等非政府机构执行的。本文从国际体系层面、国际组织层面、国家层面、文化层面和微观层面来探析美国私人志愿组织参与对外援助的动因。  相似文献   

6.
乍听饥民服食开胃药一事,以为笑谈。看了报纸后才知不假。据瑞典《每日新闻》报道,多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借援助之名、处理失效或无用药物给受援国家和地区,据调查,此类药品的比例达到30%-70%。如前几年,波黑内战期间获得的援助药品中竟发现有最后有效期是1962年9月1日的青霉素。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非洲苏丹南部饥民前两年获得的一些援助药品中竟掺有刺激食欲的开胃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饥民缺的是食物,并不缺乏食欲。所谓食不裹腹、饥肠辘辘,食欲倒是平添烦恼的反应。据了解,一些非洲国家被连年战乱和灾荒,弄得…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9)
国家威望是国际关系博弈中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是现代国家间竞争中一种重要的变量因素,因而是崛起大国追逐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各国追求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提升我国的国家威望既是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工具,也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应有内容和题中之义。在路径上,可以通过国际传播、利用对外援助、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以及必要的军事辅助等措施有效提升中国的国家威望,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8.
李利 《瞭望》2000,(40)
全秋10月,由中国政府倡导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40多个非洲国家的外长和主管对外合作或经济事务的部长与会,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将出席开幕式。举办如此高规格的中非论坛,在中非关系史和新中国50年外交史上还是第一次。它的召开对世纪之交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非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中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是中非论坛的两大主题之一。非洲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非洲国家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在此次会议上,中非双方将总结过去几十年合作的成果和经验,共同探讨面向新世纪的中非经贸合作原则,确定双方在贸易、投资、援助、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金融、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方向。这预示着中非经贸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日渐强大的中国资本将在广阔的非洲大陆开拓崭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综述了中国1950~2009年对外援助的情况,这也是国新办首次就中国对外援助发表白皮书,此前,中国官方从未就此发布过正式报告。白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  相似文献   

10.
饥民三千万     
李楠 《瞭望》1991,(40)
在肆虐人类的诸般灾害中,饥荒应该算是最凶险可怖的一种。 近十多年来,这一魔害盯住了非洲大陆。当世界目光被海湾战火、中东纷乱吸引着的时候,大规模饥荒再度降临非洲。当不少国家为各种援助议论纷纷的时候,紧迫需要救死扶伤非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2,(1)
全面抗日战争初期,是苏联援华的重要阶段。1939年《新中华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刊,勇担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喉舌。中国共产党基于争取苏联援助、维护中苏友好、动员全民抗战的宣传动因,通过社论或代论、三日国际等专栏话题,增加对苏联的报道频率;借助抗日的时代主题,强化苏联援华的话语表达,树立以苏为师的榜样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对苏联形象的建构,在赢得苏联的信任与帮助、鼓舞群众积极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出发,揭示了资本的运动规律,他的对外投资思想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世界市场和资本输出等理论。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对外投资思想,他认为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而对外投资作为资本输出的高级形式则是垄断过剩资本为攫取高额利润的重要途径和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进行剥削的重要手段。因此,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对外投资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钱亚平 《党政论坛》2011,(16):12-12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综述了中国1950~2009年对外援助的情况9这也是国新办首次就中国对外援助发表白皮书,此前,中国官方从未就此发布过正式报告。白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反思非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非洲选择社会主义的原因、非洲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对于探索今天的非洲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非洲社会主义失败的外因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制约,重要的内因是非洲落后的国家能力,直接的原因则是非洲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的政策失误。非洲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实践必须与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坚持开放式自主发展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学习文库     
《民主》2005,(10):47-48
中国新“援助战略”逐渐成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60周年首脑会议上宣布中国将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而采取五项重大举措,其中包括:中国决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中国将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等等。2005年初,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捐助灾区的总金额达到10亿多元人民币。近50年来,中国向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提供了各种经济援助,为非洲国家设计并负责建设900多个成套项目,目前已建成700多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指出,中国现在的“援助大战略”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强大的经济后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援助强调“共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45)
中非双方充分发挥经济互补性,加强在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完全符合双方未来发展的需要。非洲国家在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普遍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发展,即在各种国际合作项目中非洲要有自主权,遵循互利合作的原则;二是要求贸易伙伴扩大对非洲产品的市场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美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重要一员,给予中国大量的援助。日本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势力不断扩张的情况下,美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逐步形成了"遏制日本,援助中国"的外交政策,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军事方面,通过《租借法》加大了军事物资的援助力度、整训中国军队、组建"飞虎队";经济方面,通过借款等一系列方式给予国民政府巨额经济援助;政治方面,应中国的强烈抗议,美国宣布废除在华特权,同时积极活动,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的战时援助,增强了国民政府抗击法西斯的实力,为打败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非洲"新圈地运动"指的是近年来在非洲兴起的大规模跨国土地交易热潮。在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投资国出于粮食安全、发展新能源以及寻找更为稳妥投资方式的考虑,纷纷到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进行圈地,以发展粮食种植或者生物能源项目。非洲国家希望通过吸引外资以发展经济的愿望非常强烈,争相出售或者出租土地。在投资国与非洲国家的博弈中,经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实力的差距使得投资国占据主动地位,而非洲国家成为博弈中获益较少的一方,并且非洲国家还面临着圈地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在"新圈地运动"中实现双方共赢,摆脱零和博弈的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罗雪挥 《各界》2010,(12):23-25
三年困难时期,也是中国对外援助最踊跃的时期之一。1962年,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王稼祥提出了一系列稳妥务实的对外工作主张,包括对外援助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结果被批判为“三和一少”,王稼祥被迫搬出了中南海。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自皮书说,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每年增长近30%。从1950年到2009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金额达256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