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和生活化成为新课题。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提供了最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尊重大学生自主与个性,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信息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凌敦  赵渊 《理论导刊》2023,(1):120-125
自媒体的个性化表达、感性化叙事、碎片化传播,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在追寻“大我”中绽放“小我”,也要在回应“技术变革”中提升“思想境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视域”回归“现实世界”,在生活体验中充分彰显政治引领和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应通过创新自媒体场域下的话语表达,并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气息和真理力量;加强微观叙事基础上的宏观引导,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举旗定向;聚合碎片化的虚拟网络时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渗透与补位升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传播过程与接受机制,聚焦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实现真理精神、时代特色与生活浸润的和谐统一与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走向"生活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必然趋势,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实践过程中,选题和立项应坚持"三贴近",实施和管理应坚持"三结合",评估和验收应坚持"三层次"。  相似文献   

4.
微网络在大学生当中的普及和应用给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文章阐述了微网络的内涵、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利用微网络进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包括影响力、吸引力和持久性。总结了微网络平台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开放的网络平台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平等的网络交流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掌握网络话语权有利于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纪念活动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指向性,是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良性互动的有效形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蕴涵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独特方式。借助纪念活动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应着力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强化师生文化认同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柳春光 《学理论》2014,(6):276-277
网络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高校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不断弱化。这促使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以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更新方法、增加新阵地、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因此,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唐晶 《学理论》2010,(15):260-262
在网络技术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显得由为重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内容的设置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合乎一定的要求。应根据网络传媒的优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及高校大学生网民的特点,构筑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东亮 《学理论》2013,(21):363-364
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详尽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点和机遇、挑战,力图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4)
21世纪的网络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作为大学生的聚集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二选择。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素养,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可马克思主义。从多个视角出发,将情感教育应用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4)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入的影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主动深入学习和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根据沟通理论,提升媒介素养,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主动与大学生进行网络沟通,以达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柯芳 《学理论》2013,(21):319-320
学校主要靠办学质量赢得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学风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存在很多问题,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就应从这些原因入手着力去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建构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在他看来,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需要,意识形态基础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人民的愿望,法理制度基础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执政党权威基础必须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姜胜影  李广才 《学理论》2010,(10):238-239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冶素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德治思想,从汉代儒家逐渐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开始影响我国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自君主以下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执政者也将德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在德治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在选拔官吏上也特别注重候选者的道德修养。在此思想刺激下,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士大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改变,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现代国家制度。让德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德治思想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宁 《学理论》2010,(21):155-157
作为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特殊阶段,建安文学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游仙诗以其风骨与绮靡并存,写实与避世共生的异质,从另一个角度辉映了建安美学的一切特征:雅好慷慨,追求一种清刚之美;诗赋欲丽,注重情感表达性;天人合一,打造抽象形式美。  相似文献   

19.
张承栋 《学理论》2010,(21):4-6
江泽民讲政治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科学态度,总结当代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强调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正确处理和把握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寿林同志以执着的理论勇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经多年潜心学习和不断探索,现在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一书奉献给读者.本书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 比较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是一门科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