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律述志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期间 ,从未收受任何贿赂或向地方索取任何名贵物品。想不到离任还乡 ,发现箱内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 ,他遂写成一诗追悔己过 :三年为刺使 ,饮水复食叶。惟向天竺山 ,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 ,无乃伤清白。这两片石 ,是他一次游天竺山拾取的。现在 ,他遥望杭州和天竺山 ,深感愧疚 ,想到每个游山的人都和他一样随便带走两片可爱的山石 ,那天竺山为期不远就“山将不山”了。他自觉贪污了千金似的 ,心里好不沉重。明代况钟 ,宣德五年 (公元1430年 )由京外放苏州知府。赴任后惩贪官污吏 ,平反冤狱 ,建修学堂…  相似文献   

2.
史料上有这样的记载: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从不收取任何名贵物品,是位清官。但他在离任回家以后,竟发现自己也做了一件错事,于是写下一首诗来作自我检讨:“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原来他在游天竺山时,带回两片可爱的山石。为此,他感到内疚,认为要是每个游人都带走两片山石,那天竺山还成什么样子。这种行为抵得上贪污千金,哪还像个  相似文献   

3.
片石抵千金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为官清廉,有口皆碑。离任后的一天,他突然反省自己曾做过一件不能饶恕的愧心事,便作诗一首:“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杭州期间,兴致勃勃地爬了玉皇山、北高峰、莫干山、城隍山、北山、钱江果园、五云山、狮子峰、天竺山等,几乎把杭州市周围所有的山都爬遍了,有的地方还去过多次,差不多每个星期出去一次。他对杭州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还写了一首《七绝·五云山》:  相似文献   

5.
杭州"楼外楼"菜馆,坐落在西子湖畔的孤山南麓,依山傍湖,秀丽幽雅. 说到杭州"楼外楼",人们自然会以为取自南宋诗人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其实不然.清代末年,这里曾住着一位名叫俞樾的大学问家,俞樾和李鸿章一样都做过曾国藩的幕僚,只是李鸿章拼命做官,而俞樾则一心一意做学问罢了.  相似文献   

6.
廉吏诗拾趣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是以“廉明公正”著称的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入京诗》。他赴京就任监察御史时就抱定这样的主张:生活用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归劳动人民享用,当官的如若贪污受贿,那么就会使劳动人民遭受祸害;当官一定要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纳寸礼。他说到做到,死后家无余资。杭州西湖岳庙里就有他的铸像,一直为后人所敬仰,他把清白留在了人间。“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分明伤清白。”这是唐代白居易的“检讨”诗。白居易曾在杭…  相似文献   

7.
<正>唐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初到杭州,白居易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到西湖对杭州旱涝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于是,下决心兴修水利,在治理西湖上做文章。其时,正值大旱成灾,水田无水可灌,水稻面临绝产,可处于受灾区域的钱塘县县官却以影响鱼、菱生长为由,不肯放西湖水灌溉农田。白居易当即责问县官:"鱼和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个重要?菱和稻米相比哪个重要?"  相似文献   

8.
开心乐园     
《北京支部生活》2012,(9):70+30
正眼力大发现您能从下图中找到右边图示中的小动物吗?猜谜题白居易的礼物一天,白居易派人给一个青年读书人送了个礼物。礼物被纸张包裹着。读书人很是纳闷,心想:"这是什么东西呢?"忽然看见包装纸上还写有一首小诗:"两国打仗,兵强马壮;马不吃草,兵不征粮。"他看后大笑起来,立刻明白是什么礼物了。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八八战略",即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项举措"。本文以活力杭州、开放杭州、创新杭州、幸福杭州、美丽杭州、平安杭州、人文杭州、清廉杭州的建设历程,概述"八八战略"在杭州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月刊》2013,(23):12-13
白居易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兴湖筑堤,引水灌田,而且淡泊名利,为官清廉.没有拿过一分不该拿的钱。所以卸任离开的时候.感觉心里非常坦然。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白居易整理行囊时.发现两块小石片。  相似文献   

11.
《诗经·小雅》上说 :“不愧于人 ,不畏于天。”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 ,是很重视“愧”字的 ,并以此作为一把尺子衡量和约束自己 ,作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 ,许多为官者对黎民百姓常怀愧怍之心 ,令人肃然起敬。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先后担任过陕西周至县尉、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地方官。他深知民间疾苦 ,写过这样的诗句 :“嗷嗷万族中 ,惟民最辛苦。”他深怀忧民情怀 ,任期内做了不少造福百姓的好事。在周至县尉任上 ,白居易目睹农民冒着酷暑炎夏割麦的辛劳 ,以及交纳税赋后所剩无几的悲惨生活 ,深感问心有愧。在《观刈麦》一诗中写…  相似文献   

12.
我深知我的罪行已经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危害.这不仅仅体现在影响沈阳地区的发展和投资环境上,更损害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坑害了一批干部,让他们跟着我犯了错误.所有这些光靠把受贿的钱、物返回来是根本无法弥补的.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沈阳市……我深知,除了坦白交代之外,我已没有机会挽回损失.因此,我愿用亲身经历和深刻教训做反面教材,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13.
北京十一学校里发生的很多事都很“奇怪”。第一件事,该校的李希贵校长有一次陪我到学校各处看看。我们到了一间教室,一开门,那里有两个孩子在自习,李校长马上说:“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离开的时候校长又说了句:“对不起,打扰你们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一位校长这样。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10,(12):47-47
我犯了极大的错误,辜负了组织韵培养和父母的期望,对不起家庭。更对不起党组织。我本来有美好的前程,但现在一切都没有了。我很后悔、很心痛。  相似文献   

15.
衡洁 《廉政瞭望》2011,(9):50-51
微博上盛行的"海底捞体"NO.1吃完饭想把剩下的切片西瓜带走,服务员说:"对不起,打开的西瓜不能打包。"于是作罢,临走时,服务员提来一整个西瓜:"对不起,打开的西瓜不能打包,给您一个没打开的。"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继承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并将其发屣为"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兼济"是白居易的终生追求,"独善"是他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修持方法.白氏这一人生哲学,既是时现实的妥协,又是基于对严酷现实的冷静思考后理智的退让.  相似文献   

17.
门头沟区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是重要的政治任务。门头沟贯彻首都发展新方略,立足地区发展实际,坚定不移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和"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让一红一绿在门头沟绽放光彩。全区把"四个当先、一个当头"贯穿生态涵养区建设始终,切实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建设绿色发展聚宝盆,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  相似文献   

18.
慎微者功著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 从不收受任何人的任何财物,深得百姓爱戴,他也深为自慰。离任返乡时,检点任期内的言行,他却发现自  相似文献   

19.
"我对不起党对我多年来的培养……" "我对不起党对我多年来的培养……"2000年秋,在广东某监狱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喃喃自语.他望着窗外的高墙电网,皱着眉头,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一座城市都会有一个主题。一条街道或一处景致,是尊古?是创新?是倚山?是文化?是凭史?……隶属古城西宁的县域——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丝绸之路南辅道大邑通都。作为县城的"桥头镇",其主题很明确,是倚山,是文化。桥头镇,因倚老爷山、娘娘山……同时,拥有深厚的宗教及地域文化而成为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