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莱阳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紧紧围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这一价值取向,以“情满夕阳、大爱梨乡”为主题,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梨乡晚霞”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先后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省委老干部局、省委宣传部、中宣部等11部门授予全国志愿服务“优秀实践成果奖”、全省“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全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全国“最  相似文献   

2.
1月以来,广元市3500余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共3万余名党员志愿者广泛开展以"五送"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特殊群体的实际问题。结合"挂包帮"、定点帮扶和春节慰问工作,全市组织党员志愿者集中走访慰问贫困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军烈属和残疾人11812人,向他们捐赠衣被、取暖器、烤火炉等御寒物品。各地各部门组织党  相似文献   

3.
曲阜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政治、经验、威望等优势,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建队伍,组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团队。组建曲阜市老党员老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志愿服务总队,划分为5支志愿服务分队。吸收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参与党史、史志研究的退休干部.  相似文献   

4.
正邹平县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结合创城工作实际,在志愿服务方面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一是规范招募注册。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由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以"志愿云"系统为平台,及时发布志愿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来,龙里县龙山镇通过采取组织系统化、服务常态化和管理规范化的"三化"措施,有效解决志愿需求常态化和及时性的"痛点",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热在基层。一是组织系统化。组建"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广泛收集群众服务需求,由镇级汇总和分类并向"多彩龙山""孝老爱亲""舌尖上的爱心"等志愿服务队发布,各志愿服务队根据服务方向进行认领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在龙山工业园区、学区办、卫生院、派出所、景区等部门组建志愿服务队,目前龙山镇已组建志愿服务队61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青团》2020,(1):48-48
秭归共青团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将志愿精神融入服务大局、移风易俗、思想引领之中,使其成为共青团实践育人、服务中心的重要载体,拓宽了县域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的实践路径。实践养成,将志愿服务融入到服务大局团秭归县委围绕脱贫巩固提升,动员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以脱贫攻坚为重点,聚焦特殊群体,彰显志愿服务大爱。"康乃馨"温馨关爱失独老人。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1,(6)
正2021年3月5日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2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10)
正学史力行通辽市科左中旗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群众为目标,秉承"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实践什么"的服务理念,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创新"我帮你,1+7+8"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专业化。主要做法"我帮你,1名党员+1个邻居"描绘志愿服务平行线。科左中旗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个性化服务,科学地将党员住所进行网格化覆盖,创新形成了"1名党员+1个邻居"的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机制,党员志愿者深入走访住所附近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主动倾听诉求,  相似文献   

9.
<正>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老干部工作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干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做好老干部工作,应注重在"政治引领、作用发挥、服务保障、组织领导"十六字上下功夫。一要更加注重政治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激励广大老干部  相似文献   

10.
省直"红丝巾"巾帼志愿服务队作为省直机关首批成立的专业服务队,积极开展特色服务活动,创建优质服务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七一"前夕,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和省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授予全省"最美共产党员志愿者"荣誉称号,在"最美河北人"网上发布厅进行了发布。省委副书记赵勇同志给予重要批示:"要大力宣传推广'红丝巾'巾帼服务队的经验"。省直"红丝巾"巾帼志愿服务队是以省直各部门妇委会干部、"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明星和"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成员等为主体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她们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行善立德"志愿理念,热心参与社会公益、真诚服务困难群众,事迹突出,成效明显,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被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指导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2014年"河北省十大志愿服务品牌"称号。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统领,聚焦"组织动员、实践育人、服务大局、能力提升、文化引领"五大能力建设,在疫情防控、大型赛会、生态环保、扶幼助残、脱贫攻坚、城市治理等众多领域中凝聚力量,以青春实践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服务共青团改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出新期望、新要求。进入新时代,要把握新的发展契机,深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注重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结合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志愿服务思想引领、人才培养、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成长成才、网络育人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拓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多年来,武汉工业学院不断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途径和内容,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制度建设,提升服务的品位,凝练服务的特色,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开展,关键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生需要道德理想和组织推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要使这两种力量源源不断地生发并具有有效性,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校团委指导、志愿组织发动、社会力量支持"的组织运作机制和资金、法律与培训等多方面协调一致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情满秦皇岛     
<正>近年来,秦皇岛市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整合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联盟,打造"及时雨"志愿服务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助推社会治理,推动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及时雨"志愿服务联盟被推荐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获评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最美河北人之十大最美志愿者(团队),其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社通讯和动态清样刊发,志愿服务成为"中国最具爱心城市"秦皇岛的靓丽名片。创新体制机制,生成一呼百应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广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作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渠道。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师生青年志愿者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为宗旨,努力打造"大医精诚青春志行"中医药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项目实施以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5,(4)
<正>志愿服务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就是通过制度和法律的形式,确立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一领导,确立志愿服务组织的主导地位,维护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的合法权利,创新参与途径和方式,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规范、服务、引导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原则,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新途径,使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新进步。一、把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转化为地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0月中旬以来,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迅速下发通知,号召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卫健、应急、街道社区统一调配下,规范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期...  相似文献   

19.
在石景山区古城社区,提起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崔钦,无人不知。崔钦原是石景山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1998年退休后,积极投身社区工作,热情为社区群众服务,赢得了广泛赞扬。2003年崔钦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2009年获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结对帮扶,十四年不断线崔钦在职时从事老干部工作,退休后回到社区,坚持继续为老干部及老年人真诚服务。崔钦退休后回到八角南路社区,参加第五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活动是促进高校学生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基于高校学习型志愿服务组织以学习和发展为主旨、以系统思考为核心、以开放和交互为基础的特性,创建高校学习型志愿服务组织在导向上必须以实现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为目标,以形成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为手段,以发挥专业服务的内在潜能为关键,以塑造持续学习的团队文化为核心,以构建开放运作的服务系统为落脚点,在创建策略上应实施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项目立项机制,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成立志愿服务基金会等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