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1957年底,我从南京某炮校分配到厦门前线机械化炮兵师.这个师的炮兵团比一般的正规团规模大了一倍,配有"卡秋莎"、远程火炮……绝大部分指挥员都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是一支屡立战功的英雄部队.到部队后,我被安排在师政治部当干事兼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2.
带病踏上长征路 第五次反"围剿"的末期,我病了.当时我任红二十三师六十九团党总支书记兼政委.红二十三师原是红军中主力师之一,下辖的3个团红六十七团、红六十八团、红六十九团都是满员满编.但是在广昌战斗中全师减员过半,团的干部也牺牲过半,红六十九团团长就在广昌战斗中牺牲了.我拖着病体坚持在战斗的前沿,终于有一天因体力不支晕倒了,被人抬下了火线,我醒来时已躺在红八军团的野战医院里了.此时形势急转直下,中革军委下达了大转移的命令--长征开始了.上级要求伤员、病号就地隐蔽.这对于我来讲是难以接受的安排,因为我几乎是一参加革命就加入了红军,我舍不得离开自己的部队;另外我是福建人,在江西又如何隐蔽呢?因此我坚决要求跟着部队转移.同时我也作了最坏的准备,我在枕头下面偷偷藏了一把剪子、一把尺子.我想如果部队不带我走,我就扮作一名游走裁缝想办法回福建去,到了福建还可以拉起一支部队打游击,坚持革命.  相似文献   

3.
他从10旅旅长到5师师长,再到12纵队司令员,是东北部队中唯一由师长直接升任纵队司令员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是这样评价他统率的5师的:“该部队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量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坚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这在东北野战军12个主力纵队36个师中,这个评价是最高的.5师是一头雄狮率领的一群雄狮.这头雄狮就是钟伟将军.  相似文献   

4.
解放厦门,是我军有史以来头一次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也是一次成功的大规模岛屿进攻战例.我人民解放军参加厦门之战的部队,有第十兵团的二十九军和三十一军的四个师:八十五师、八十六师、九十一师和九十二师。并配属有若干炮兵.兵团部署三十一军从厦门岛西部北起石湖山南到鼓浪屿突破,二十九军从厦门岛北部西起神山东到五通道地段突破。当时我任八十五师师长兼政  相似文献   

5.
1940年9月,刚满16岁的我参加了新四军队伍.因为我是在读初中生,作为部队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被推荐到了新四军一师三旅卫生部医训队学习. 医训队学习生活非常紧张,上午听医学理论课,下午在教员带领下,我们不是到野外开展救护技术演练,就是到医疗队临床见习,每天时间都排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6.
1943年10月,正当华北日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六团部队在被敌我双方称为"王疯子"的勇猛战将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的果断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创造我军抗战史上一次最为成功的伏击战,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光彩夺目的战斗活剧。秘密谍报站送出绝密情报1943年,我抗日军民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粉碎了日军对我敌后战场的重点进攻,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恢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站在时代巅峰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同时又是个性突出的普通人,他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因为一块肉就绝交——"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1913年到1918年五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曾对他的同学周士钊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8.
王直 《新湘评论》2012,(8):37-38
1933年3月,我所在的红军独立10师在瑞金休整。部队刚驻下,师司令部就下达通知,要求各连队打扫环境,整理个人卫生。同志们洗涤了征尘,换上新衣,精神格外振奋。一天下午,师政治部主任赖玉宏接到总政治部的电话,说是中央负责同志明天上午要来看望部队。赖主任马上通知我,要我带分队的宣传员到各连检查宣传标语和"列宁室"(当时称连...  相似文献   

9.
董保存 《党史博览》2018,(8):34-39,43
正有研究者概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集团军是"组建很晚,历史却很长,善与外敌作战,战果十分辉煌"的部队。而第54集团军的将士们只说自己所在的部队是一支"铁军"——从1924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叫起,一直到后来的重点建设部队……周恩来拍板:就叫54军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45军和第44军各一部(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第135师;44军第130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  相似文献   

10.
(二)总指挥部移驻漳洲 问:舅公,您是什么时候入闽的? 答:我是6月22日随总指挥部入闽的.总部是在第六十师各部队"前呼后拥"下入闽的.  相似文献   

11.
"刀靶水"之战,执行邓小平命令雪夜送信 1934年9月,我被调到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五团一营当营长.10月份,前线战斗打得很激烈,形势越来越紧张.部队从阵地上撤下来,集中在长胜县,每人发了一身黑棉衣和4颗马尾手榴弹.  相似文献   

12.
1940年9月.刚满16岁的我参加了新四军队伍。因为我是在读初中生.作为部队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被推荐到了新四军一师三旅卫生部医训队学习。  相似文献   

13.
记者:2008年6月4日是"临汾旅"被中央军委命名60周年纪念日。请您谈谈"临汾旅"是一支怎样的英雄部队。戴学志:我们旅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我们旅是我军首次获得师(旅)级荣誉称号的部队。在1948年3月至5月攻打临汾战役中,在晋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党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基层民主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公平公正地处理基层热点敏感问题,纯正了部队的风气,部队全面建设稳步发展。2000年以来,师2次被军区为"先进师党委"、"抓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7,(8)
宁都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军史上光辉的一页,是与董振堂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董振堂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1916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抱着救国救民的目的,他在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里吃苦耐劳,才华出众,战功卓著.由排长升至师长、警备司令。此间,他受到国民联军总政治部长、共产党员刘伯坚的影响,接触到一些革命思想。1930年,军阀混战,冯玉祥部失败,蒋介石改编董振堂所在部队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董振堂改任25师73旅旅长。为了拒绝"剿共",董振堂曾命部队停止前  相似文献   

16.
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部队炮兵二十一师是 1951年 2月赴朝参战的。第一批出国的有二一、二二、二三 3个炮团。后来又有几个炮团先后出国,到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前,因炮二十二师领导机关未能组建,这样,在朝鲜战场上,炮二十一师所属共有 7个火箭炮团。我随第一批 3个炮团出国,是炮二十一师政治部宣传科的采访员。   1952年 10至 11月间,我随“喀秋莎”炮二九团参加上甘岭战役。这是我在朝鲜战场上度过的最难忘的日子。   1952年 9月,志愿军为了大量杀伤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发起了秋季有目的的进攻。志愿军炮兵二十一师…  相似文献   

17.
我于1939年6月在山东莒县参加了八路军,先在山东纵队八支队三营八连,后到旺屯区中队。1941年11月升级为一一五师六八六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命令,要求晋绥、晋察冀和山东军区各以一部兵力进军东北。当时,由山东滨海三团、十三团、六八六团在诸城组建为山东军区第一师,在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率领下,于1945年8月中旬挺进东北,号称梁梁部队。11月21日进入辽宁锦西。后编为东北  相似文献   

18.
王直 《学习导报》2012,(8):37-38
1933年3月,我所在的红军独立10师在瑞金休整。部队刚驻下,师司令部就下达通知,要求各连队打扫环境,整理个人卫生。同志们洗涤了征尘,换上新衣,精神格外振奋。一天下午,师政治部主任赖玉宏接到总政治部的电话,说是中央负责同志明天上午要来看望部队。赖主任马上通知我,要我带分队的宣传员到各连检查宣传标语和"列宁室"(当时称连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为"列宁室",即俱乐部)布置得怎么样。听说中央负责同志来看望我们,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猜测着到底是哪一位首长要来?  相似文献   

19.
李欣 《党史文苑》2008,(2):51-52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部队抓了外国战俘,一般是先送到师侦察部门进行必要的讯问,以了解敌军前沿阵地的部署,俘虏所在部队的番号、代号、人员编制及武器装备等情况,然后再押往后方。当时,我正好在师侦察科工作,因而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外军战俘。  相似文献   

20.
<正>粟裕最眼馋的"兔子"盛怒之下的蒋介石,下决心拔掉陈、粟。一是将六成以上兵力用于华东,进攻山东方向的总兵力增至24个师、66个旅,共计45.5万余人。二是抽调精锐部队入鲁。叶飞回忆:"敌人号称‘五大主力’王牌部队中的三支部队都部署在山东战场。整编第十一师是陈诚的起家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是蒋介石的‘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