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静 《法制与社会》2013,(12):35-36
违宪审查作为维护宪法权威性审查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中仍存在不足。德国作为通过宪法法院这个特设的专门指向性违宪审查机构来完成合宪性审查,在违宪审查的主体、管辖权、程序及效力上有其存在优良。本文在通过分析德国宪法法院模式的优劣,并透视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试借鉴德国宪法法院这一专门机构设置与运作中的经验,结合中国特色,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中国违宪审查制度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刘晓琳 《法制与社会》2012,(5):148-149,151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治国家中具有至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为了监督宪法的实施,保障宪法的权威,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大致可分为普通法院审查模式、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和立法机关审查模式三种。本文通过这三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的系统研究与比较分析,并针对我国宪法监督现状,指出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对我国构建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违宪审查是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有以下四种模式:司法机关审查模式、立法机关审查模式、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复合审查模式,我国采取的是立法机关审查模式。本文认为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应该从健全违宪审查机构和健全违宪审查程序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埃及的违宪审查属于专门机关审查模式,由最高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最高宪法法院在行使违宪审查权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宪法监督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将国际人权条约、非洲人权公约等国际人权文件所规定的人权保护条款与埃及伊斯兰的传统相结合,扩大了埃及宪法在人权保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良厚  周丽 《河北法学》2002,20(Z1):11-14
我国现行立法机关监督宪法之实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违宪审查模式,同时也难以保证监督权的有效行使。简析学术界通说的三种主要违宪审查模式,并简介俄罗斯、韩国、美国现行的违宪审查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与政体现实,阐述违宪审查设立的必要性,拟提出重构我国的违宪审查模式即宪法法院与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成盛昌 《行政与法》2003,2(6):55-57
在评析违宪审查三种典型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代中国分别适用三种不同模式的利弊分析,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设立宪法法院之类的专门机构进行违宪审查,使我国宪法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7.
违宪审查权本质上是一种高于或独立于立法权的权力,它的主要功能是监督立法和实现宪政.违宪审查权有三种模式,即由最高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由专门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和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兼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违宪审查权与立法权相分离的前提是宪法与法律的分离.违宪审查权与立法权相分离,并由不同的权力机关来行使,具有重要的宪政意义.中国违宪审查权面临着立法机关自己审查自己的困境,改革的出路应该遵循违宪审查权与立法权相分离的路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8.
邢益精 《河北法学》2004,22(9):131-133
韩国的违宪审查实践曾经历了宪法委员会、宪法法院和最高法院这样三种模式。韩国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民主宪政国家 ,宪法法院的良性运转可谓功不可没 ,而这不仅要归功于其违宪审查制度的日臻成熟 ,更要归功于韩国违宪审查制度运行的大背景的日趋民主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关键在于改革我国现行的违宪审查体制。代表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是一种不完全的违究审查体制,增设宪法监督的专门委员会也难以保证其有效性;而普通法院违宪审查体制并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专门机构违宪审查模式可以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所兼容,有利于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基础上,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建议设立独立的宪法委员会,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与宪法委员会的专门违宪审查结合起来,实行以宪法委员会为主的违宪审查体制。  相似文献   

10.
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宪法法院是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最佳选择.应当设立宪法法院,并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审查程序、审查效力等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借鉴国外三种主要的违宪审查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违宪审查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违宪审查道路,对我国建立一套完备和高效的违宪审查机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正> 波兰的违宪审查制度是波兰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继南斯拉夫之后,社会主义国家设立专门违宪审查制度的又一尝试。研究和探讨这一事物,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宪法保障制度,有较为直接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 波兰对违宪实行宪法法院审查制度。在现行的波兰宪法中并无宪法法院的规定。1982年3月,波兰第八届议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的法令,决定成立国务法院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的违宪审查体制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忠民 《现代法学》2002,24(6):119-123
本文立足于中国实际 ,在比较衡平了国外三种违宪审查类型的利弊后 ,认为我国实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较为适宜。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及审查方式 ,并从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和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范围两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振民 《中国法律》2006,(1):11-13,62-66
在中国无论经商或者从事法律:工作,如果遇到法律、法规和条例与宪法冲突,应该怎么办呢?这要通过违宪审查机制来解决问题。中国宪法和《立法法》(2000年)确立了一个特别的违宪审查制度,这是不同于目前中国司法程序的一个新的法律程序。违宪审查权不由一般法院行使,也不由专门的宪法法院(委员会)行使,而是自上而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其中主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本文对中国违宪审查的主体和程序做以下简要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宪法的实施,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中国目前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要认识到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对目前的违宪审查制度应该反思,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模式,但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目前仍然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对这些困境的分析,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抽象审查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陆法系国家宪法法院制度中,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在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诸种管辖权中,抽象法律法规审查权和具体法律法规审查权更为完善和具体。本文阐述了德国违宪审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论述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对法律法规进行抽象违宪审查的内容、条件、标的和标准、原则和程序;分析了对抽象审查案件的裁判的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缺陷存在违宪审查主体不清、欠缺违宪审查的启动程序、违宪审查范围排除基本法以及宪法缺少适用性等问题,简单地借鉴国外的违宪审查模式无法制定符合我国政体和国情违宪审查制度.本文认为构建全国人大常委下设立宪法委员会和司法机关作为违宪审查主体的复合制违宪审查模式.在该模式下将基本法纳入违宪审查范围,赋予一切单位和个人提起违宪审查的权利,司法机关消极地受理宪法之诉,如此一来,该制度可以在不违背我国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解决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违宪审查是随着宪法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法律监督制度和其他的法律制度一样,违宪审查制度也是一种从无到有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制度。当今有许多的国家的违宪审查制度已趋于完善,而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发展的比较晚,而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欠缺和不足。随着法制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通过对违宪审查的定义理解,对认识违宪审查的各种模式和违宪审查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违宪审查制度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框架提出了各种设想和见解,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富有实效的违宪审查体制,实际上也是对现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因此,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坚持自身的原则,吸收其他国家经验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来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并对各种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加以比较来归纳总结我国的适用与不适用的模式,以使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王甜 《法制与社会》2010,(20):19-20,31
审查基准是宪政发达的国家在审查宪法案件时,为了确定审查对象是否合宪,通过案件积累而发展出的技术规范。要建立全新的、开放的、透明的违宪审查制度,其重点在于对违宪审查基准的选择。本文通过介绍违宪审查的基准,比较分析了德国和美国模式,提出我国的违宪审查基准可采取三重审查基准框架,采取以人权保障为核心,"内心—外围"式的审查强度归类方法,并对我国现行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不同的强度类型划分,对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基准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维护国家稳定、确保法治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国目前的违宪审查制度形同虚设,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结合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门机关审查制是违宪审查的最佳选择,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中国的违宪问题,确保宪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