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法制在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卜桂花  陈元中  郭建甲 《世纪桥》2008,(8):27-28,34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事关小康社会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在民族地区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切实有较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摆在民族地区的首要地位,深入研究,找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方能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08,(12)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事关小康社会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事关小康社会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和欠发达四位于一体,是边疆民族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省份之一。由于历史的积淀,云南的"三农"问题更为复杂,建设新农村面临更大的挑战,必须直面发展基础更为薄弱的事实,分三个阶段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南阳市是典型的散杂居民族地区,全市有回、蒙古、满等43个少数民族24.7万人,有2个民族乡、129个民族聚居村。近年来,该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难点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自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基础层面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和解决问题,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将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素质缺位深刻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突破口就是要培育新农民。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必须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新情况,把握和破解民族地区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系列难点,才能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党组织建设。通过努力,建设既符合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地区农村党组织。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阿迪雅 《实践》2006,(8):17-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区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分布在农村牧区,因而必须把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要研究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问题,积极探索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的途径,加大投融资力度,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资金。  相似文献   

13.
章立 《共产党人》2009,(4):19-21,31
“先锋工程” 助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吴忠市辖5个县(市、区),总人口124.1万,回族人口占48.5%;共有党员47065名,其中农村党员占53.18%,回族党员占34.16%,是一个回族人口占一半、山区人口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的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相对艰巨。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物质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思路;一种是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思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尤其应当坚持后一种思路。优先发展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同时特别加强对农村重点人才的培养,力图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扎实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渠道,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在新农村建设中,湘西自治州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6.
陈林 《当代贵州》2007,(1):40-40
野鸡坪村抓住本村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不松手,通过坚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实施能人工程带动与构建民主和谐村寨促动”的建设思路。为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但是,民族贫困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亟待提升文化的伦理教化功能,创新活动方式,健全投资体系,从而使和谐文化最终推动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就必须不断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风平镇的界桃村,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结合村寨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利用傣族村寨特有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其经验对类似地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理论建设》2007,(1):37-39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度与政府一致,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落后,这点显得尤为必要。池州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借鉴池州经验,我们认为,政府在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农民个体与市场、主体内强与外移、农村自主创业与外部支持、发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分步建设与长期保障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社会稳定等民心工程为平台,开辟了一条投入少、见效快、有长效的构建和谐农村的新途径,进而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