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1.“归根”以后,李宗仁盼望能见到毛主席。相见之时,毛泽东幽默地说:“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误上贼船了。” 1965年7月20日上午11时,前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在海外寓居16年后,飞回北京,实现了叶落归根的夙愿。 在机场大厅的毛泽东主席半身塑像前,李宗仁宣读了早已拟好的《归国声明》:  相似文献   

2.
杨杰 《党史博采》2005,(12):29-30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周总理约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来京晤谈.周总理说:"宗仁先生(李宗仁)另有信给济深先生,表示将回国定居.  相似文献   

3.
李宗仁禁烟     
1939年底,五战区司令部刚迁到湖北老河口不久,一天,司令长官李宗仁召集战区所辖集团军高级将领开会.开会期间,李宗仁一眼瞥见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精神萎靡不振,哈欠连天,李宗仁久经沧桑,阅历颇深,一眼就看出张自忠将军有吸鸦片瘾.他不动声色,暗记心中.待会议开完了,李宗仁叫张自忠留下,说有事商谈.李宗仁把张自忠带进自己的卧室,关上门,便开门见山地说:"荩臣(张自忠的字号),你知道我叫你来干嘛?我要你执行一项特别之任务!"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8,(9)
五十多年前,国民党广西省政府主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先生曾有一位才华横溢的私人秘书和机要秘书。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这位为李宗仁所信赖的秘书,却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远走美国的国民党原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对《欧洲日报》女记者奥古斯托·玛赛丽动情地说:"我由于自己的失败而高兴因为从我的错误中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中共中央注意到李宗仁先生思想的转变,从而开始了推动他回国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边斋 《学习导报》2011,(8):33-34
1965年,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越洋归来,回到祖国怀抱。同年7月26日上午,毛泽东接见了李宗仁夫妇和李的机要秘书程思远。谈话中,毛泽东问到程思远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后来谈到美国。  相似文献   

7.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1965年7月2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刚从海外归来的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其夫人时,突然主动向在座的李宗仁的机要秘书程思远发问:"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程思远一时茫然不知所对.毛泽东接着意味深长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从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  相似文献   

9.
《湘潮》1986,(12)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日上午十一时,在首都机场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历史场面:曾任国民党代总统的李宗仁先生偕夫人走下飞机舷梯,和欢迎的人们一一握手,当周总理把前来欢迎的溥仪先生和夫人介绍给李时,中  相似文献   

10.
夏天 《党史纵横》2012,(7):11-13
总理接机 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乘飞机从海外归来,上午11时到达北京。消息一播出,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  相似文献   

12.
李宗仁凄然飘零海外,心中无时不惦念着祖国,他早年的秘书程思远先生便在居间奔走,为着他最后的回归。 1963年底,程思远要到瑞士苏黎世会见李宗仁。行前,他于11月先到北京去见周总理。周总理提出了四可、四不可和过五关的原则精神。这四可是:李先生可以回国定居,可以回国后再去美国,可以在方便时再回来,可以在欧洲暂住再定  相似文献   

13.
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从北京播发了一条轰动整个世界的新闻: “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今天上午乘专机抵达北京。” 李宗仁一行回国途中的经历曲折而惊险。30年来,不少中外报刊相继从不同角度予以报道和描述,但却大多语焉不详,甚或是捕风捉影的虚构,以至以讹传讹。 李宗仁回国一事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的。这件事从开始酝酿到最后实现,前后几乎经历了10年的漫长时间。其间,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做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整个过程都是在极其机密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正>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席间,周恩来对应邀出席宴会的著名电影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台儿庄大战,周恩来献计李宗仁1938年3月16日,日军第二集团  相似文献   

15.
1965年,李宗仁回国,对于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一回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果真如此,李宗仁回大陆后,蒋介石迁怒于白崇禧,命令毛人凤对白氏直接采取制裁行动。毛人凤将这一任务交给谷正文办理。  相似文献   

16.
祁兵 《党史天地》2006,(11):32-36
李宗仁先生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和军事舞台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早年参加同盟会,17岁就开始戎马生涯,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战功显著。1949年1月,蒋介石自行“引退”,由李宗仁代行国民党国民政府总统职务。1949年底,他拒绝跟随蒋介石到台湾,而出走美国,在海外隐居了1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他有了“叶落归根”的念头,于1965年7月20日从国外辗转同归祖国,一度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蒋介石的几次下野大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桂系首领李宗仁之间向来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自较量.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亲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取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从此埋下了祸根.尤其在1948年至1949年1月间,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道.而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更是“趁火打劫”.急调自己的谪系桂军迅速聚集到南京附近,又命桂系将领白崇禧布防长江沿岸.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直逼蒋介石将总统宝座让出.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阴险狠毒的念头:秘密干掉李宗仁.他很快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召至官邸,向毛人凤亮出底牌,要他尽快除掉李宗仁.并再三叮嘱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一切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询问毛人凤:“准备叫谁直接负责这次行动?”  相似文献   

18.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从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面对有蒋介石支持的孙科,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制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也从此埋下了祸根。 尤其在1948年、1949年间,蒋介石的一百多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  相似文献   

19.
杨飞 《湘潮》2008,(8):49-50
李宗仁是国民党著名高级将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流亡美国。 1965年,在周恩来等的精心安排下,思乡心切的李宗仁冲破重重阻扰,由美国辗转回到祖国。归国后,李宗仁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20.
叶落归根     
1965年7月20日。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归来。一年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握着他的手,说:“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叶落归根@羊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