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义务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实现义务教育普及、提高、均衡发展的目标,是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精神之所在。全面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应进一步充分认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真正转变观念,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其静态的法律规定在动态的社会实践中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表现在发展的不均衡上。这一状况有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更背离了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新《义务教育法》,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彰显了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的重要性。笔者拟对我国义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教育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投资主体混淆变异。《教育法》明确规定在教育的投入政策上,是“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主体”,《义务教育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但在《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却将中央政府承担的责任逐级向下转移,最后变异成“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投入只占很小的比重。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教师绩效工资要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意见》指出,教师绩效考核内容为: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教育教学和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克服和缩小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确保义务教育在国家层面得以公平实现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为此,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规范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自建国之日起,历届政府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视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教育立国被历届政府奉为至高无上的信念。以色列第一位政府总理本·古里安曾认定,“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第三位总统夏扎尔也曾断言:“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1949年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凡5—14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以色列政府1978年又规定:16岁以前的青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甚至18岁之前接受的义务教育也是免费的。  相似文献   

8.
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和目标,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新义务教育法是新世纪新阶段修订的一部重要的教育法律新义务教育法是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颁布实施的。1986年我国颁布和实施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经过2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上。2005年与1986年相比,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由96.4%提高到99.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69.5%提高到98.4%。2005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5%。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适…  相似文献   

10.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特别是1994年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法,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作为我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每年的3月和9月为“义务教育宣传月”。截至目前,全省46个县(市、区)中,已有19个县(市、区)实现了“两基”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于2006年6月29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修订案)》共分为:总则、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经费保障、法律责任及附则等8章,63条,已于2006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的4月22日,在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从此,我国的普及教育事业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到1995年底,全国已有91%的人口地区普及了  相似文献   

1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总结国内外依法普及义务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事关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规范。新义务教育法反映了党和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义务教育的思路与方略,体现了理论创新对立法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获得的新成果。这次大幅度修订义务教育法与当前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党和国家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义务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长,为高…  相似文献   

14.
正别具一格的教育模式创新发展本质上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是人才驱动的发展,而教育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建国伊始,以色列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5-14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到2001年,进一步将义务教育范围扩大至3-18岁。在以色列的教育理念中,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做的事情,就越有创新的机会和可能。以色列中  相似文献   

15.
话题背景当公布成绩排名成为违法后早在2006年,教育部在《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明确表示: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6.
以公共服务的政策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菊 《理论学刊》2006,(10):87-88
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困境:服务严重不足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农村基础教育属公共服务范畴。我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中小学生提供“免收学费”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财政保障,这一政策在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实施障碍重重,许多学校被迫向学生收取远远高于学费的各类“杂费”,“义务教育”成为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调查显示,在人…  相似文献   

17.
话题背景 当公布成绩排名成为“违法”后 早在2006年,教育部在《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明确表示:“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但这些年来,公开学生排名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近日,浙江省出台了新版《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其中,  相似文献   

18.
陈磊 《党建文汇》2007,(3):34-34
问:免除学杂费的对象有哪些? 答:按规定,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对象包括:在农村地区(含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县城所在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还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实施,我省相应地制定实施了“科教兴黔”战略,把教育提高到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义务教育则为重中之重。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6年4月1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一法”),我省人大常委会也于1994  相似文献   

20.
《求贤》2012,(7):55-55
近目,《河南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不得分重点学校重点班等建议被纳入立法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