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 《法制博览》2014,(2):100-101
民间借贷因其合法性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在资金的流转过程中,合法的民间借贷和非法的金融融资行为往往被混淆,致使民间借贷难以名正言顺的得以发展。甚至将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及非法集资等行为混为一谈。本文从民间借贷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入手,将民间借贷与由非法融资产生相关的金融犯罪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刑事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对民间借贷的规制:在入罪思路上侧重对金融秩序的保护,怠于对公民借贷自由的尊重和保障。并且在司法领域,对集资诈骗罪的判定往往简单粗暴,容易造成错误的出罪入罪。本文从民间借贷为切入点,结合吴英案,对集资诈骗罪进行解析,明确二者界限,以期规范民间借贷,并准确认定集资诈骗罪。  相似文献   

3.
黄礼通 《法制博览》2015,(8):253-254
民间借贷并非立法用语,其描述的是自然人、非金融机构法人、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实际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资金的对价,本应依法予以保护。但我国关于民间借贷利率最高限额的规定本身即存在固有的缺陷,已经使民间借贷市场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对民间借贷利率进行法律规制以最终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及民间借贷市场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具体地,一方面有必要修正我国关于民间借贷利率最高限额的现行规定,香港《放债人条例》关于限制高利的"阶梯利率"的规定可资借鉴,另一方面则有必要为司法提供必要的裁判指引,以否定民间借贷中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和暴利行为。  相似文献   

4.
张蓓 《法制博览》2023,(30):63-65
目前,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存在着“堰塞湖”现象,具体表现为:民间借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金融管制下的民间借贷行为无法找到充足的合法出口,导致民间借贷行为双方尚未认识到科学投资途径的现实意义。此外,我国现有的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机制仍不完善,例如,该监管机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监管制度,加之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民间借贷出现了新特征,为民间借贷的法律监管机制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机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其主要表现为:监管规则表达上的缺陷、监管权益保护上的缺陷,以及政府与公共利益失衡导致的制度缺陷。研究得出立法部门与相关部门应坚持民间借贷监管原则,完善法律监管措施的现代化思路,从而提升监管对策的有效性与实施性。  相似文献   

5.
就先进的中国社会而言,借贷的现象在农村还是普遍存在的,本文针对此现象分析了民间借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民间借贷纠纷的特点及难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民间借贷纠纷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健雅 《法制博览》2015,(6):118-120
在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案件的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常常仅有借款人写给出借人的借据。因此在现代民事诉讼中,该借条的效力直接决定该借款合同关系的存在与否。而对于此借条的举证责任应由谁来承担仍然是司法实践中一直争议的问题,法律条文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该法律要件事实必须由当事人哪一方加以主张并予以证明。那么法院在审理中对当事人之间借条的真伪应如何认定?如何对有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做出裁判?在实践中,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中也常常以当事人所写的借条作为裁判的依据,对借条的认证以及认证的正确与否必将关系到公正裁判的问题。下面以此案件为例,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就其中涉及到的借条真伪的举证责任问题展开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传统的融资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民间地区有了更多可供支配的闲散资金,民间借贷在内容上、形式上、规模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国家信贷政策的收紧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以及国家允许民间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法律环境,这些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资金的流动,也使得民间借贷活动日趋频繁。然而目前我过法律体系中仍没有民间借贷这一概念,监管机关于1996年为借贷活动制定的《贷款通则》,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立法维护民间金融秩序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介绍我国现阶段民间借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我国尽快建立民间借贷法律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吴非檑 《法制博览》2015,(8):241-242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企业对于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相关规定对非金融企业间借贷行为效力的否定导致了金融机构对资金的垄断,使得中小型企业资金运转不便,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文章讨论了非金融企业间借贷与民间借贷的区别以及支持非金融企业间借贷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刘珂 《法制博览》2013,(10):74+73
本文对我国目前民间借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金融业相对发达国家有关民间借贷的一些具体做法,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规范民间借贷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庆杰 《法制博览》2015,(1):64-65,63
伴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金融改革的步伐也不断的加快,特别是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意味着民间借贷在制度上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因民间借贷日益活跃及其自身固有的随意性、不规范性、风险性而产生的民间借贷纠纷也必将会逐渐增多。准确把握民间借贷的管辖法院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节约司法资源、实现实体公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从民间借贷的含义、法律性质,诚实信用原则以及现有法律依据几方面就民间借贷的特殊地域管辖进行了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