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简易程序案件由以往检察机关可以派员出庭支持公诉修改为应当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这对公诉机关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本文从新刑诉法对简易程序修改着手,探讨其修改的必要性、意义,最后以简易程序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着眼增强诉讼监督能力做出一些理性的思考,以求探索更为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2.
成银  袁章午 《法制博览》2013,(9):136-137
简易程序新规定优化了检察公诉资源的配置,维护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兼顾了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简易程序的适用,在案件审查、量刑把握、庭审程序变更、出庭模式等方面对审查起诉人员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出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既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保护。本文在阐明未成年人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地位与作用的基本上,对未成年人简易程序出庭模式和法庭教育阶段的设置提出了操作性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未成年刑事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4.
新刑诉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这个规定意味着派员出席法庭与否的决定权在于检察机关.行使好这项权力关键在于要确立一个标准,即什么情况下应该派员出庭法庭,什么情况下不必派员出庭.笔者认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重在审理工作对失足未成年人教育的实质成效,因而,应以有利于诉讼教育效果的实现为是否需出庭的依据.具体根据下列情况予以考虑:一是视未成年被告人认罪、悔罪程度.认罪悔罪是未成年被告人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认罪悔罪表现,未成年被告人是不可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政法机关教育,今后亦不能实现重新做人的目标.对  相似文献   

5.
证人出庭一直是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此次刑诉法的修改将保证证人出庭作为修订的重要内容,从证人的出庭条件、强制证人出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证人出庭制度。这对于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建立现代庭审规则和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长军 《法制博览》2015,(4):235+23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各项法律法规也逐渐的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据我国现有的案件处理情况统计表明,近年来民事诉求案件的所占的比重有明显提升,民事纠纷和民事数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现在要想提高民事诉讼案件审理的效率,就必须要简化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制定。但现在我国民事诉讼缺少相对应的规则,这也就造成了在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中存在着较大问题,本文将从现有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中现存的问题出发,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完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黎波 《法制博览》2015,(6):261+260
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涉及专门性问题的民事案件日益增多,所以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越来越依赖鉴定人出具的鉴定意见,诉讼双方对鉴定意见的争议往往成为案件审理的关键。2012年修改后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8条规定明确了鉴定人出庭制度及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但这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部分当事人随意启动鉴定人出庭程序,人为制造诉讼障碍,浪费司法资源,损害司法效率,或者当事人对权利行使不规范,如拒付、少付鉴定人出庭费用等。  相似文献   

8.
刑事简易程序有利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诉讼效率,但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司法实践中的不足,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只占少数比例,职务犯罪案件简易审理的比例更小,极大地浪费了司法资源,不利于职务犯罪的查办和审理。  相似文献   

9.
李晓飞 《法制博览》2015,(1):111-112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而证人又是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和裁判者乃至整个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证人证言会对整个案件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甚至决定整个案件的最终结果。笔者通过以下三部分,对构建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提出一些见解与构想。  相似文献   

10.
简易程序具有迅速、简便的优点,但是体现诉讼效益原则的同时,也产生了弱化权利保障的问题。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未成年人案件来说,在比较缓和的法庭中进行审理,迅速、及时终结诉讼程序,都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但是我们也需完善指定辩护制度,赋予未成年人选择权,切实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