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元和,这个昔日的高考状元,被家乡的父老当成教育自己孩子的楷模,当他承受不了经济和精神的巨大压力,最后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时,仿佛给家乡的父老敲响了一次警钟,让他们悲情而困惑。现实不能不让乡下的父母思考一个问题:“读书、上大学、成为城里人、过幸福好生活”这个早已经成为定式的孩子成长模式,真的使每个农村大学生都行得通吗?黄元和也许只是一个十分偶然的个案,但是,这个案例却有着让人痛心和担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刘福利 《农村青年》2014,(10):33-34
俗话说“一分钱蹩倒英雄汉”。在农村,有很多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从中学甚至是大学回到了农村,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他们有心自主创业,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在自己的家乡创出一份业绩来。只是由于缺少资金阻碍了他们这一理想与抱负的实现。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小额贷款”的大量投放有效缓解了他们在资金需求方面的困难,使他们在家乡创业的愿望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热点     
《工友》2011,(4):1
两难处境全国政协委员王平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时称,不应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他们读完大学不回家乡就是一个悲剧"。此番言论引来数千网友参与讨论。农村大学生,如今处境很尴尬,既难以留在都市,又回不去乡村。读书的成本居高不下,就业压力一点不小,连普通工人的待遇都难以超越,可叹可悲!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因为上大学要花很多钱,毕业了在城里又找不到工作,很容易导致农民家庭因此“返贫”。如果单从当前教育费用高昂、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尴尬的生活处境来看,这番言论倒也不失为一种良言相劝。  相似文献   

5.
两个人都曾离开家乡又回到家乡。 两个人都被评为“青年时代先锋”。 黝黑的脸膛,坚毅的神情,自信的笑容。他们身后,是无数感慨和赞许的目光。 “我为家乡做了什么?”也许我们都要问自己。因为,是家乡养育了我们,让我们拥有了今天……  相似文献   

6.
乡镇电影院被改成了歌舞厅,少年们流连于网吧,成年人钟情牌桌,书店寥寥无几……目睹乡村文化的凋敝,一对毕业于名校的精英小夫妻,决定为哺养过自己的家乡出份力。为此他们不顾各方压力,放弃了在北京的高薪工作和生活,回农村干起了两件“惊天动地”的事——筹办免费图书馆、创立草根大学!由此,他们也在那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镇上乃至全国,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这所大学里所发生的一切,更是令人眼界大开。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6,(10):56-56
今年新学期开学,许多地方都开展了为贫困大学生捐款献爱心的活动,有些地方甚至小学生捐款给大学生.就连经济并不发达的宁夏,捐款也达到700多万元。据统计,我国自1999年以来,累计发放的助学贷款已经达到200亿元,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农村孩子上大学很吃力或者根本上不起大学。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1600万,贫困生约占20%,也就是大约300万,这300万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  相似文献   

8.
“支着老命啃酸梨”,这是一句地道的家乡老话,意思是说那些明知对自己不好还硬要去做的行为。前些天下乡,跟同行的乡村干部聊起农村消费这个话题,问及在边远山区下乡最怕什么,回答不是爬坡下坎儿不是辛苦劳累,就怕抽烟喝酒。  相似文献   

9.
上学的路     
魏干 《农村青年》2010,(2):48-49
我的家乡在农村,祖上一直是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的农民。直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父亲和我这两代人才逐渐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无数个日日夜夜,总是忆起那条在家与学校之间漫长曲折,但早已走过无数次的小路,这条路不仅见证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还承载了几代人的求学之磐.  相似文献   

10.
陈昌云 《时代风采》2009,(22):19-21
作为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的农民季节工,31岁的周明成来自云南省镇康县。 看形貌,周明成依旧是一个边远山区的农民工,而听谈吐,了解其工作状况,周明成和边远山区已经没有丝毫的相似之处。“我不仅自己要走出来,还要影响我家乡的人,让他们也走出来,”他对记者说,“我们不仅自己要改变,还要带动家乡的年轻人也改变,出来看看外面的天空有多大,多亮堂。”  相似文献   

11.
天雪 《农村青年》2013,(11):49-51
我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和妻子都在家乡做事,每天生活在一起。我一个月有近4000元工资,年底还有奖金。应该说,这样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妻弟的一个电话,彻底摧毁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安宁……醒醒吧,小娜!醒醒吧,家乡的亲友!你们应该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07,(1):43-43
我今年25岁,来北京打工已经五年了,城市繁华优美的环境深深吸引了我,我不想再回到农村去了。可妈妈却催着我赶快回家找对象结婚,因为在农村像我这么大的女孩,早就结婚有孩子了。我知道回去可能是人生必由之路,可回去就要重新过修理地球的苦日子,我又实在不甘心。在城里留下吧,婚姻也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城里人谁愿意找个农村户口的女孩呢?我觉得生活太难了。去与留都是那样难以抉择。我天天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好想找一个人听我诉说,可家乡的亲人不能说,怕他们担心我的处境;城里边的人又不能体会我的心情,只好压在自己的心里,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沉了!时间久了,我感觉精神都要崩溃了,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袁平和 《农村青年》2006,(11):14-16
谁都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然而。谁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帮助别人改变命运。他就是如此。 由于贫病交加而无法完成高中学业。为此伤心过也苦恼过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够在家乡创办起一所学校,让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和致富的农村青年学到知识、掌握技术。实现了脱贫的梦想。 命运就是这样。有苦又有甜。如今的他。正为自己的辛劳和成功绽开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14.
农村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家 2007年春暖花开时节,浙江省兰溪市马涧镇各村镇小学的上百名少年儿童,齐聚马涧镇青少年宫广场,他们衣着整齐鲜艳,情绪欢腾,在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摄像机前纵情高呼:马涧马涧,活力尽现!  相似文献   

15.
赵雄丽 《时代风采》2008,(19):30-32
他带着对城市的好奇、对文明的向往,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奔赴自己的理想,但他没能打捞起自己的理想,反倒带着残破的身体、破碎的梦想回到了家乡,令乡里感到震惊和疼痛,难道这就是城市留给乡村的记忆吗?一起走近伤残农民工。  相似文献   

16.
开宝  流沙  徐栩 《时代风采》2013,(1):26-27
职场坚守人均1亩多的薄田,解决不了生计问题,和大部分农村孩子一样,昭通市巧家县的熊万英小学还没念完就辍学在家。2003年,16岁的他离开了家独自到外闯荡,希望能靠自己的勤劳赢得一片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邱刚 《农村青年》2007,(6):33-34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当年离家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定地拒绝了。我说,一个男孩子,如果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8.
听说有这么件事儿:有个农村小学生作文考试得了零分,因为作文的题目叫“儿童乐园”,而这位农村孩子根本就没见过什么儿童乐园。孩子的母亲愤而把孩子带到城里上学,就是为了让孩子见识见识什么是“儿童乐园”,从而“不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06,(2):38-38
农村青年离开家乡进城打工是时代的大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离开家乡的人,脑筋活络一点,选准机遇在农村开家小店也能发财。有这样一些行业可供参考:第一,开一家旧家具店。目前,城里人将一些过时的旧家具以低价卖掉,而这些旧家具在农村却不过时,出售也非常抢手。如果把在城里收购的旧家具运回农村出售,生意肯定红火。第二,开一家流动修理店。如今农村的VCD、彩电、冰箱、洗衣机以及各种农机具如果坏了。往往耍跑很远的路送到城镇修理部去修理,实在不方便。若办一个流动修理店,有一部小型的人货两用车,带上维修工具和零部件上门服务,肯定会大受欢迎。第三.开一家乡村风味饭店。  相似文献   

20.
张明 《农村青年》2006,(12):11-14
有人说:“爱心可以不需要回报.但它至少需要回应。” 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机关实施了长达8年的“助学成才工程”.17.4万元的捐助款帮助61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圆了大学梦。 至今,捐助者只收到寥寥几封“感谢信”,绝大多数受助者拿到钱以后“杳无音信”。 捐助者:“我们不图回报。但为此感到很寒心!” 社会舆论:“请学会对帮助自己的人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