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朴 《新东方》2002,11(6):70-7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任务的同时,郑重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报告在这里最清楚不过地昭告我们,创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认识的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反映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理论的新发展,进入了新境界;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吴健 《前沿》2004,(5):19-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批判地吸收包括西方政治文明在内的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 ,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5.
民主政治问题是社会主义实践中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在于集权政治孕育出特权精英阶层践踏民权与法制。实践告诫人们,绝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范本”。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关键在于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于充分保障民众的公民权利,并限制和监督权力的滥用;在于充分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优秀政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小康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自身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制度上建立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人民政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人民政协关系密不可分 ,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政协要抓住关键 ,坚持维护党的领导 ,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意义深远的理论创新.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即进行制度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和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论的新发展。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云虎 《人权》2006,(6):18-20
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确保权力运行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为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实现民主政治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渠道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  相似文献   

12.
朱明 《前进》2004,(12):19-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基本问题的认识,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即政治运行机制的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政治文明的本质表现为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其中妇女的政治参与程度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妇女参政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妇女对政治权力的参与。妇女担任领导干部,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并自觉代表妇女的整体利益。二是妇女的民主参与。妇女具有政治民主权益,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参与各项政治活动。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提…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步骤,体现了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公安执法提出的新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志萍 《公安教育》2003,(10):22-2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系统工程,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制文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结合公安法制工作的实际,1990年4月和…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09,(4):5-5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实现总任务、总目标服务,推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必须深刻理解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必须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实现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8.
卢建宁 《传承》2012,(19):44-4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党的庄严宣告,也是广西改革开放中一项令人瞩目的工程。政治文明代表着时代潮流,是壮乡进步的重要标尺。政治文明又是细节呈现,它生动体现于八桂大地上一次投票、一件监督、一场听证、一个协商、一项制度之中。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充分表明,人民政协对于发扬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政协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载体,又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探讨人民政协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途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议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营造良好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