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前不久学校为我们开设了党课,之后许多同学都写了入党申请书。我也想写,可是觉得自己对党还不太了解,不能这么稀里糊涂地申请入党,就没有急着写入党申请书。有些同学因此说我思想落后,不积极靠拢党组织,期末评选优秀学生时,还以此为由取消了我的参选资格。编辑同志,我很委屈,难道没有写入党申请书也错了吗?更何况我不是不想写,只是想等自己考虑成熟后再写,这样做难道不对吗?  相似文献   

2.
金戈 《学习导报》2014,(14):49-53
1995年的《东方少年》上,叶燕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为提高我们的书法水平。老师给每个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星期天回家请毛笔字写得好的长辈写一张大字帖,以供铺在用黄麻纸钉的大字本下临摹。回家路上,我琢磨着如何完成任务,我想:“毛伯伯的毛笔字写得特棒,我就请他给我写张大字帖吧。”  相似文献   

3.
读者看了这题目,不要以为我是在写杂文或散文,我没有写这类文字的本领,勉强写起来也无文采可言,那是我万万不敢的。 “文革”时,造反派对于被审查人员写“交  相似文献   

4.
学书心路     
提毛笔涂鸦已30多年了。五六岁起,祖父每天一边给我讲历史故事,一边严格按规则教我写毛笔字,尽管在上学后毛笔字一直是全班写得好的,祖父还是非常不满意我的随意任性和不合规矩。从上初中起,父亲在春节之前给村里人写春联,鼓励我也大胆放手去写,写得不好,先贴到自家门上,刻意培养我书写的兴趣和锻炼  相似文献   

5.
应试作文     
儿子学习成绩不错,一直是我的骄傲,让我耿耿于怀的是,他写作文时总把我这个爸爸写得面目可憎。小学升初中时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儿子写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5):61-62
我是一名党员,喜欢文字工作,平时写些散文随笔、通讯报道,也经常见诸报刊,所以有幸被调到党委部门从事秘书工作。别看我能写散文,但我却不会写党内证明材料,请给些指教吧!——读者方明  相似文献   

7.
老悟 《当代工人》2011,(21):5-5
可能,他是来上访讨说法的人中,最难沟通的一位。我跟他的“对话”,是在纸上进行的:他说,我写;他用放大镜看过后再说,我再写。最后,写了满满三页纸。  相似文献   

8.
海之韵     
这个题目有许多人都写过,记得若干年前我也写过。但是最近又有所感,所以再次写一写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去过广西桂林的一家酒店,在我入住的时候,发现桌上留有一封信,里面写着欢迎我入住,还写了另外一件事情:我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地方在哪里,我的桌子已经订好了,  相似文献   

10.
写春联     
<正>又到过春节了,又有很多人找到我,让我帮着写春联,我很乐意地书写着一幅幅。每当帮助别人写春联的时候,我便会想起了父亲母亲,我把帮助别人写春联,当作对父亲母亲的一种怀念,也是对那些过春节记忆的一种怀旧。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写得一手好字。因此,每逢过年,谁家孩子结婚,都会请他写对联。父亲也是乐此不疲,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访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时,他告诉了我们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下面就是他的叙述:我们写焦裕禄的文章是在1966年初。焦裕禄的事迹,我已经在新华社里做过报告,大家听了都很感动。但这篇文章是否可以发表,怎么发表,我不敢做主。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夕,人们已经被搞得有点紧张了。这篇文章里,我们担心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个,是兰考的灾荒敢不敢写,困难时期没饭吃、逃荒,这个事情敢不敢写?我是大胆地把它写出来了。不写困难,不写灾荒,焦裕禄的事迹、精神就写不出来;写了这些就是暴露黑暗面。但我还是大胆地写了…  相似文献   

12.
吴淡如 《党课》2012,(12):69-69
我最怕一句叫做“度日如年”的成语。怀小孩的时候,我着手写一部悬疑推理小说,写了六七万字,后来,再也写不下去了,那些字就躺在我的计算机里,像被封藏的木乃伊。写不下去,大概与我的脑袋和能力不够有关系,总之,是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力气,接不下去了。也许某一年,我会重新拾起它,把这个故事写完,也许它会永远在我记忆的博物馆中变成一个未完成的展品。  相似文献   

13.
摇篮曲     
让我写自己跟北京的关系,就如同让我诉说对生我养我的父母的尊敬一样的难写,就好象让我叙述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的老妻的爱情一样的难写——这比喻有点不伦不类,然而,它是我此时此刻真真切切的心态。深厚的土层不好挖掘,深厚的情义不易说明白呀!  相似文献   

14.
去年是孔原同志百年华诞。年初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拿到《红岩春秋》发表,后来我又写了一篇也在该刊上发表。这样我写的关于孔原同志的文章就有了两篇了。本以为这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看到报纸上一幅名为“超级要求漫画,很有意思。只见一个大腹便便领导正嚼着一只梨,满口生津,有滋有味,却十分严肃地指示三个秘书模样的人说:你们好好研究一下梨子的味道,写个报告给我。看完漫画,不禁哑然失笑,但又不能不佩服漫画家对生活观察得细致入微,讽刺得替我写报告替我写总结替我写作业替我写体会看到报纸上一幅名为“超级要求”的漫画,很有意思。只见一个大腹便便的领导正嚼着一只梨,满口生津,有滋有味,却十分严肃地指示三个秘书模样的人说:你们好好研究一下梨子的味道,写个报告给我。看完漫画,不禁哑然失笑,但又不能不佩服漫画家对…  相似文献   

16.
本人写过大人物,如费孝通、周有光等等;写过小人物,有逃学的学生、讨工资的打工仔等等。但我不写娱乐明星——不是说我多“脱俗”,而是跟那圈子,没啥交集。电视主持人不算艺人,但沾点边儿。我跟北京卫视《养生堂》主持人悦悦,除了看她节目,没一分钱关系。一把年纪,我也不会成为她的“粉丝”。为什么写她?因她不同于大多数主持人,甚至有点儿可爱。  相似文献   

17.
李克农一直在隐蔽战线工作.对党无限忠诚。当时他的工资也不多.还要缴纳党费.还要捐助一部分钱给“济难会”,用以救济死难者的家属.因此.很少能照顾到家庭。他的三儿子李伦后来在回忆父亲时谈道:“1934年初.父亲在江西苏区工作的时候.用一家商号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母亲写了回信.她也让我给父亲写一封信。母亲也不限制我,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8.
答疑解惑     
《党课》2012,(17):63-66
申请入党人是否需要经常写入党申请书? 我是一名申请入党人,先后写过两份入党申请书,而党组织从未找过我谈话,也没人过问我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党组织的培养,使自己早日成为党的队伍中的一员。请问,要求入党的人为了表达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愿望,是否需要经常写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19.
互相照顾     
我在一家机关办公室上班。最近,我们单位要召开一个大型会议,领导讲话由我负责来写。忙活了几个通宵,材料终于出炉了,我拿着材料让办公室曹主任把关。曹主任跟我关系不怎么好,对我写的材料很不“感冒”,经常吹毛求疵。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幽默     
刘震云 《党建》2011,(10):48-48
《一句顶一万句》的写作对我最大的意义是使我跟文学的关系突然发生了变化。 过去我在写作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才写东西。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发现作者要说什么不重要,作品中的人物要说什么是重要的。比如说杀猪的、牧师老詹等等,他们要说的话比我深刻得多,也要广阔得多。当我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我每天写作不是在写,不是在听,是在倾听,我突然发现我写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