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郎万平,富源县古敢乡人,作为水族传统信仰圣物——吞口的传承人,他孤独地坚守着这片水族传统信仰的土壤。吞口是水族的一种宗教法器,是水族民间信仰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水族人过去相信世间万物都有灵魂,而吞口正是用来降服这些灵魂及灾难。  相似文献   

2.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分水岭以北的一些汉族村寨里,至今还保留着农历三月初三祭龙的习俗。沙依坡乡阿都波村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3.
辉煌 《今日民族》2005,(4):25-28
云南东部珠江源域地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壮族群众至今保留着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祭龙活动,这个习俗深含着尊重自然的敬天思想,规范着当地人的行为——不肆意地伐林、猎兽,不乱烧荒种地,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了珠江源域地区的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4.
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像一面镜子映照着该民族的生活与信仰。在云南这片广袤土地上流传的众多面具艺术中,彝族虎头吞口以其粗犷豪放的风格而独树一帜。吞口,作为镇宅面具盛行于中原,传入彝族地区后,与这个民族崇拜黑虎的传统理念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最能体现彝族文化精神气质的象征符号。虎头吞口既有形厚质硬、刀法流畅的木刻,也有用葫芦瓢彩画三两笔勾勒而成的,顶端一般保留木勺柄形状,以便悬挂。楚雄彝族巫师毕摩在绘制吞口时,着意突出猛虎的特征,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五虎吞口”。这种吞口在一个大虎头内含有四个小虎头,即额头上面一个,两…  相似文献   

5.
潘春 《今日民族》2009,(8):29-30
云南省水族族别确认时间较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被划入相近语系民族。云南水族主要聚居在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境内,其他地区分布较少。就富源水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1.由于富源水族处于散杂居地区,现能讲水族话的本民族人员已经很少。2.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工艺制作,如音乐、舞蹈、器乐、雕刻、印染缺乏传承人。3.民族服饰的制作已被淡化,传统服饰制作传承乏人。  相似文献   

6.
僾尼人是哈尼族10余个支系中的一支.普洱僾尼人主要聚居于澜沦县酒井、惠民、东朗、发展河、糯扎渡等5个乡镇,总人口45 320余人.在僾尼人聚居的边远村寨,至今依然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古老的埋藏胞衣习俗.  相似文献   

7.
祭油神习俗是湘西永顺土家族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现今还保存在部分土家族传统村落之中。永顺长光村土家族祭油神习俗主要表现在油茶生产的相关禁忌以及仪式两个方面。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是武陵山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是活态传承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祭油神是一种农耕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8.
蒙景村 《人民论坛》2012,(11):116-117
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是水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该文在分析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传承机制,为水族地区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牟定纪行     
关于牟定,出行之前知之甚少。最直接的印象是那里出产的油卤腐很有名气。想找些资料来看看,却什么也没找着。只是基本弄清了牟定的位置,知道这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西北的一个县,至今还有很多彝族文化的原始遗留。据说由于地处偏僻,外来文化对这一地区的触及还不算太深。因而当地彝族至今还保留着纯朴的农耕生活和传统的节日习俗。另外,又恰好遇上这里彝族的一个特殊节日──三月会,通过采访纪录,了解牟定彝族的节日习俗,将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1996年4月11日,我们从昆明出发,这是三月会的前一天,农历三月二十六。牟…  相似文献   

10.
僰人,僰人     
朱法飞 《今日民族》2008,(12):20-25
站在雄峙险峻的山崖下,仰望着峭壁上那残存的棺桩、数不清的桩孔以及具具神秘的棺木,这是我们对古代焚人仅存的印象。但是这个曾被人们认为已消失的民族,而今却又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出现,他们不仅保留着传统的语言和服饰,同时还保留着古老的习俗,在焚人深沉的历史底蕴上又增添了更多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彝族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节庆礼仪。彝族除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生育习俗、节庆习俗等有别于其他民族之外,老人过生日时的寿诞礼仪也极具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唐静琦 《今日民族》2008,(10):46-48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传统得到较好保持。云南省富源县水族与三都县水族同源,但由于早年迁入云南,他们的语言、习俗等已不尽相同,在音乐文化方面也是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人生长于苗乡苗寨,对苗族习俗虽无研究,但也有只鳞片爪之识,故特提出与石开忠同志商榷。 石开忠同志在《试论黔中苗族牛祭习俗的成因》(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四期,以下简称《黔中苗族牛祭》)一文中论述了牛祭的三种形式、文献中牛祭习俗的分布状况、牛祭发生的背景和牛祭祀习俗的成因四个问题。对于前面所述,因没有作过深入和全面的调查,不敢胡言,本文拟就惠水地区苗族牛祭的形式及牛祭习俗的成因略述个人浅见,望有关专家、学者和石开忠同志赐教。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少数民族的九个部族中,有各式各样的习俗,通过这些习俗可以进而了解他们的文化。下面仅介绍一二。卑南族的收获祭卑南族大多居住在台东县的卑南乡,而以南王村为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人口约一万。他们有十个部落,八十年前就完成了从旱田耕作,向水田耕作的过渡。现在,以农业生产为主,伺养为辅,渔捞占的比例很小,而狩猎只是为了保留传统和兴趣,这是他们和其他部族的最大区别。他们主要的祭祀活动有收获祭、成年祭、大猎祭等。  相似文献   

15.
姚军 《今日民族》2014,(2):41-42
<正>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畔金峰乡有个只有百余家农户的小村庄——朱家村,这里民风淳朴,宁静典雅,至今仍保留着一个有800年历史的习俗——赛猪头,当地人叫"猪头祭祖"。每年的正月初六,是朱家村人最高兴、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全村各家各户用猪头祭拜他们的祖宗朱熹、朱澹,并举行猪头大赛。  相似文献   

16.
从原始时期起,水族乐舞文化就分作巫祭之乐和民乡之乐两种文化趋向,并由此产生出水族文化的雅俗分流,贯穿于水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与祭祀、巫祭有关的舞蹈,舞蹈者一般头戴冠饰或羽饰,手执法器。其舞姿表现为双手上举,仰天敬神,崇拜上方;与生产生活内容有关的舞蹈,舞蹈者一般不戴冠饰或羽饰,不执法器。其舞姿表现为双手下垂或平伸,有时连臂环绕,多为集体舞,是水族先民娱神娱人的民间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辛卯年清明节,全国累计已达4.6亿人前往墓园祭扫活动。可见"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习俗在国人心中是何等的被认同与重视!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发展,许多现实问题又突出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倡导文明祭祀中,人们选择着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着相同的追思;而更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尤其是网上祭奠方式,其前景无疑将会被愈加推崇与看好。网络祭奠方式的出现已经历了约有10个年头,但至今还并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可或接受。但网祭做为祭祀活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香港客家宗族祖上于元末自福建迁移至新界聚居立村并渐次侨居海外后,子孙繁衍扩展至世界各地。客家族群传承了儒家礼制以及文化习俗。其祖祠建筑乃至功名祖屋,都保留了客家围村独有的建筑特色;每年村中仍然举行诸如"春祭"、"秋祭"和"舞麒麟"等祭祀活动;婚嫁丧礼等习俗也别有特色,保留了很多古礼的特色。香港客家宗族文化在现代化的香港社会继承和保护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思茅地区地广人稀,水利、森林、土地等资源十分丰富,是待开发地区。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原因,发展很不平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交通沿线和坝区的农民已经越过温饱线,但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的相当一部分农民依然过着贫穷生活,游耕、游牧、采集和狩猎经济仍然在一些地方保留着。这些旧的生产习俗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阻力,与现代生活不相协调。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商品经济观念没有确立,人们普遍重视务农,讨厌经商,视经商做生意的人是“只想吃,不想做,贪心的人”,和小偷小摸、拦路抢劫的人有相似之处;有的民族把…  相似文献   

20.
支媛  杨和为 《前沿》2013,(10):142-144
水族笃信鬼神,不仅表现在民族祭仪中祭祀祖先神灵,还祭拜各种自然神灵及超自然神灵,不仅在端节、卯节中祈求神灵降下丰收和福佑,还在巫术中请神挡鬼,获得心灵的安慰。水族人跟鬼神的关系之密切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多神信仰的原始观念至今仍延续在水族族群中,反映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