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生态和谐观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些思想与当今生态文明理念不同程度相契合。从道家生态和谐观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契合的角度加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以“道”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 ,并以自然的原则为导向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主张热爱自然 ,尊重自然秩序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它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透过“知常曰明”、“知和曰常”、“知止知足”三个命题加以彰显的。其中蕴涵着建构现代生态伦理所值得开掘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3.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不仅包含着自然实体意义上的神性自然观和物性自然观,还包含着自然非实体意义上的人性自然观。其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和谐一体的本真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观,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寻皈"返乡之路"提供了一条极其有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是我国环境法本土化不可或缺的本土资源,又尤以儒道墨法四家的思想最具有启示性。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整体性,不仅是环境法学"主客一体化"理论之源,对环境立法及其价值追求也具有重要启示;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可视为自然法思想,如果将"道"和"法"理解为规律和法律,则它意味人类应按自然规律进行环境立法;墨家"兼爱交利"思想也颇具有生态智慧,前者意味环境法应以爱护自然为情感基础,后者则揭示了蕴藏在这种情感背后的动机;法家思想中也不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之处,而其"一断于法"思想以及严格执法态度,对改变当前我国环境执法的现状亦有启示。挖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从其中获得启示,将改变我国在环境立法上移植西法的现状,以中华生态智慧之光推动世界环境法发展。  相似文献   

5.
道家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幽深博大,最能体现其基本精神的莫过于"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知止知足"的开发原则、热爱自然的伦理情趣等,它们集中地显现出道家生态伦理所特有的东方神韵。道使生态系统趋向平衡,生态系统遵循道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以道家生态伦理指导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有助于我们掌握低碳经济建设的原则,把握低碳经济建设契机,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庄子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伦理学发展的重要前沿之一的生态环境伦理,已经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理论领域.而早在庄子的思想中就已经存在着许多优秀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如"物无贵贱"、"道法自然"、"物我两忘"等等.这些思想对今天生态环境伦理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与自然平等的伦理原则后,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批判继承,形成其自身的生态理论思想。通过剖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生态思想的理论背景及其实践背景后,探析其主要内容,即自然界的重要性、在异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变迁以及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终解决方法,进而领悟其对于当代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产生而形成.它把自然概念和女性概念联系起来,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存在某种相似性,人类对于自然的统治和压迫类似于男性对于女性的统治和压迫.从这一个崭新的视角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于自然的根本观点.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要求解除所有统治女性和自然的观念架构,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女性和自然等"其他人类他者"的共同发展成为一致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诸如"仁民爱物"、"强本节用"、"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包含着许多尊崇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观点。儒家文化中关于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重视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和宣导;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等,对当今生态伦理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宝贵史料的儒家伦理思想中,荀子作为战国末期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他提出的生态伦理思想即包括伦理自然思想、保护思想、实践思想和发展思想四个方面,无不渗透了和谐的思想,对确立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