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百味     
《时代风采》2014,(13):32-32
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它道出了大国盛世背后的欢笑与悲歌。 它讲述了大地震后一对小同学的故事,一个成为了国家英雄,另一个失去胳膊为明天的生计发愁;它讲述了一群被人遗忘的弃婴的生活,婴儿被亲生父母抛弃,在收留者那里成为得到社会资本的筹码,并最终死于一场大火;它讲述了到西欧的8万青田人建立的商业王国;它讲述了广西上林乡淘金者在非洲遭驱逐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哈尔滨下岗女工来到俄罗斯,不想被人抛弃在海参崴,就在她举目无亲的时候,她遭遇了一名俄罗斯男子的爱情,虽然惆怅,却也美丽。  相似文献   

3.
年少时,我和父亲,很少沟通。他低头吸烟的时候多,与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说话的时候少,大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里抽旱烟,板着脸想心事。那个时候.他虽然是我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生我的时候,父亲曾因为我是一个丫头,坚持要将我扔掉。后来,在母亲的极力阻拦下,我被留了下来。但此后。父亲离家出走一个月,将母亲和我们姐妹四个扔在家里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从今开始     
432002-8轶走的那天,我的床头便贴上了一张世界地图。多伦多,一个让人听一次就会牢牢铭记的异国城市,一个十分寒冷的他乡别处。一千多个日子里,我每天都要无数遍地在冰凉的地图上吻着它。只是我从不曾料到,三年的光阴既然可以让崭新的地图微微泛黄,也足可以让轶轻松地给我发来一封内容与标题完全一致的Email——“不必再等我了。”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觉察到了我的不必等待,于是他们便一起失踪,连死党夏西也如同从空气中蒸发。关怀,有时是问,有时是不问。夏西出现的时候,南来的燕子刚刚裁罢了风,剪完了柳。夏西说:“从从,让我看…  相似文献   

5.
刘年 《时代风采》2010,(20):27-28
喜欢一个人行走。 腊月二十五,当很多游子踏上归程准备过年的时候,我出去了。 一个人,一个挎包,一张车票。  相似文献   

6.
我是《农村青年》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责刊创刊起,我就与责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84年7月杂志创刊至今已有30年了,它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三十岁青壮年。它从诞生起就把“为农村青年服务,满足农村青年的求富,求知,求乐的要求”作为办好刊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悦读     
《工友》2014,(5):4-4
正为什么我没有看到一个获奖人是快乐、幸福、富足的?仿佛"中国式好人"就应该是苦人、穷人、累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蒋术发微博称,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太过苦情,似乎在传递"好人没好报"的价值观我今天一定会开始做事;就算今天不做我明天也一定会做;我可以很快就做完这件事;劳逸结合效率高,先玩一会儿电脑;我看完这段视频或电视节目一定开始做;到最后一个小时会才思泉涌;有拖延症的人都很聪明;拖延症会提高作业质量;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有拖延症;等到深夜人静的时候学习做事才有效率;我下次一定不会再拖延到最后一天了。  相似文献   

8.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却比比皆是,所以,纵使蒙住了眼,我也不会从我的这些同事里拉来一个做男友。他们的条件其实也不差,但是在一起工作了几年,早就丧失了新鲜感,很难想像,和一个男人同一个房间里生活同一个房间里工作──天天对着同一张脸,哪能相看两不厌?吴桐是这些光棍男人里最让我心烦的一个,他就坐在我对面,无论是画图、做表还是吃盒饭时嘴里都哼着流行歌曲。他的歌唱得并不难听,但是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听起来便是五百只苍蝇一起在耳边哼哼。这个时候我总会敲敲桌子,说:“安静一会儿行不行?”吴桐极有绅士风…  相似文献   

9.
引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20世纪50年代从上海来到昆明的胡炳辉老人终于搬进廉租房了,这套房子是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他奔波协调来的。搬家这天,帮扶中心办公室主任、市总工会生活保障部部长何树升和同事  相似文献   

10.
凉秋的幸福     
蜻蜓在天上飞翔,老人在树荫下悠闲地乘凉,淡淡地风夹着青草的芳香吹拂在人的身边。这是一个平和、美丽的初秋下午,恰逢工厂放假,我同家人脱离城市的喧嚣。到野外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让平淡的日子变得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1.
笑话     
《工友》2016,(4):62
胖子的下场很久很久以前,可爱的企鹅祖先还能在空中翱翔,那为什么他们放弃飞翔了呢?科学家们有很多的答案:企鹅不爱飞翔是因为它们更爱游泳,放弃天空,是因为称霸了大海……神回复:别傻了,这就是胖子的下场。眼睛小眼睛小是一种什么体验?晚上我一个人关上灯在客  相似文献   

12.
脚下的路     
路,一个平凡的字眼,纵横阡陌,是一幅美妙的画。 我迎着拂面的清风,在山花烂漫的时候走过这条路,捣镐、铁锤、铁铲奏起了交响乐。那是只有脚下的路才能懂的语言,大伙儿起钢轨的嗬哟声,被大山弹回来,更显得深沉,脚下的路在不断延伸,我时常叮嘱自己要自强不息,一路超越,一路走好,我执着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同样是细节     
46我的一个朋友,和他的男朋友原本感情很好,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分手了。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她,她很有些鄙夷地说,一个男孩子,太细心了。有一天,我去他家,一起外出的时候,他刷了刷皮鞋,然后把鞋刷递给了我,我很不经意地刷了几下。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他突然大惊小怪地喊起来,你怎么回事,鞋沿都没有刷黑!我一下子就开始反感他了,男孩子应当大度一些,太精致了,给人婆婆妈妈的感觉。后来,我的这个朋友又交了一个男朋友,不久还是分手了。据说是因为一些生活的小问题。聊天的时候,我调侃她,别要求太高了,太挑剔了,你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当代的诗歌坐标上,樊忠慰也许是最孤独的一位。2002年夏天,他在昆明远郊安宁县的一家精神病院养病,我和几个朋友去看他。他患有严重的幻听,已经从人类的世界里孤立出来了。他安置自己的那个山头十分荒凉,属于前工业时代的一处遗址,只是在经过重新平整的土地上点缀有一些植物和花草。在地理上,我一眼就发现,这基本上是一个被抛弃的地方,一个正常的人不会来到这里。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的病已经不算严重,看来药物和环境对他的身体有帮助。他立即就认出了我们。看见了,他也不是忙着跟来人说话,而是搬来椅子、水壶和茶杯,他在每个来人面前的玻璃杯子里倒满了热水。我是第一次见到诗人樊忠慰。在我看来,这个传说中的深陷在“地狱一季”里的疯子举止正常,他看起来什么病都没有。他的目光有如儿童。他的眼睛是我在成人世界里所看到的最为清澈的一对。我打量了一下前来看望他的几个人,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暧昧不  相似文献   

15.
从2020年7月1日起,云南省对金沙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以有效恢复金沙江水生生物资源。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共开展联合行动126次、清理违规网具40张,办理非法捕捞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退捕渔民转产就业311人。“今天不吃子孙鱼,明天子孙有鱼吃”的共识已经在金沙江沿岸地区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6.
心愿     
郭冬梅 《时代风采》2008,(24):21-21
说来也巧,成为烟草人,还遂了我儿时一个纯真的心愿。我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外祖母家度过的,形象地说,那是一处烟雾缭绕的“仙境”。在我的记忆当中,外祖父就终日与他的旱烟袋形影相随,下地千活,晨起饭后……他那少喜多愁的面庞总是隐在袅袅升腾的烟雾中。趁他高兴的时候,我也顾不得那呛人的辛辣的旱烟味,缠着他吐出一个又一个形状瞬变的烟圈,  相似文献   

17.
余俊 《工友》2011,(6):54-55
铭记与难忘 一 1956年7月,我和来自国内各企业的60多人,从北京乘国际列车奔赴前苏联学习。 经过七天八夜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景仰很久的莫斯科。在红场瞻仰列宁和斯大林墓的时候,正巧有很多的前苏联人在此排队等候。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从中国来的,便主动将前面的位置让给我们,满脸是笑地说:“中国,朋友,不用排队。”  相似文献   

18.
朱瑾洁 《农村青年》2013,(10):50-50
夜深了,王老汉毫无睡意,心里想想这儿想想那儿,满是说不出的味。他开了电灯,起身下床在屋里来来回回走动着,走动一会儿,他凝神看着墙上老伴的遗照,慢声慢语地小声说:“孩他娘,明天我和咱孩儿都要去敬老院生活了。说心里话,我真不想离开咱这个家!可我这一个岁数,已经小八十了,咱孩儿也五十岁了。他要是不傻,咱一家子也是子孙满堂,早享清福了。你走的时候牵挂我也牵挂咱孩儿,现在跟你说一声,你不用再多操心了。赶明儿啊,我和孩儿就跳出苦海喽!俺爷俩都进敬老院,政府说了啥都管。不用种地,管吃管住管治病,还能看电视听戏,你就放心吧……”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09,(4):44-45
《工友》编辑部: 我与单位的劳动合同期限自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劳动合同到期后,我本想继续在该单位上班,但是,单位与我终止了劳动合同。请问,单位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应该支付,应从什么时候起算?  相似文献   

20.
节日到了     
在上一个千年结束的时候,纪念的文字、图像和声音几乎淹没了每一个媒体。每一家媒体都变成了忙于盘点的账房先生,为整个世纪的得失和盈亏忙得不亦乐乎,焦头烂额。好像在每一年开始和结束的时候,人们都会认为这一个日子是有“意义”的。许多人都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兴奋,认为应该留下点什么。甚至在每一个节日,每一个事先被另一些人预谋或规定的应该欢乐、悲伤或浪漫的日子,你都无法自由地主宰自己的生活,在整个世界的喧嚣和狂热中,一个个人都只能淹没其中,去接受这一由人群自身造成的气氛宏大的催眠。在所有的人都在痛饮和狂欢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