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洪英士 《求是》2005,(19):47-48
抓好龙头项目,是厦门经济特区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推动产业聚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正是龙头项目,带动了厦门这个只有140多万户籍人口、1565平方公里面积的城市,成为全国综合竞争力的第九强。一、以龙头项目为载体,带动城市功能的国际化、现代化厦门在设立经济特区之前,由于地处东南前线,沿海都是军事区,建设投入很少,落后的基础设施根本适应不了特区建设和外商大量涌入的需求。特区管委会深入分析厦门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作出建设出口加工、商贸、旅游中心的决定,提…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世界银行公布了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报告:厦门的城市竞争力在我国120个城市中排名第五,进入“金牌城市”之列。在此之前,厦门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到过厦门的人都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
王燕  李和中 《学习月刊》2009,(20):37-3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越来越关注城市竞争力问题。在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政府效率及公共服务最为重要。本文即立足于城市竞争力的全新视角来研究政府规模适度化问题.通过分析城市竞争力评价要素.探讨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城市政府规模适度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厦门供水事业创建于1926年,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现在厦门自来水公司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担负着城市供水设施的建、修、管配套的大型服方二二,二业,对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供水事业发展的艰难历  相似文献   

5.
厦门抗战     
1937年9月3日,日本兵舰强行闯入厦门港,并炮击胡里山炮台,开始武装侵略厦门。1938年5月13日,厦门沦陷,不愿做亡国奴的厦门军民奋起反抗。中共厦门市工委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国民党市政当局和各阶层民众,先后成立厦门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等组织,大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11日,世界银行公布了一项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调查结果:在对我国120个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以及内外资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政府效率等方面进行城市竞争力排名之后,厦门名列第五,与杭州等城市一起进入“金牌城市”之列。在此之前,厦门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奖牌。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厦门经济特区所建立的一套具有自己特点的发展模式值得认真总结。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  相似文献   

7.
作为曾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滨海城市--泉州未来的发展,必须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宏伟蓝图的指引下,放眼世界,寻准自己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位置,大力发展区城经济,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文章指出必须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培育区域发展主体,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激活区域发展动力,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构筑区域发展平台,提升现代城市竞争力;增创区域发展优势,提升资源聚集竞争力;探索区域发展新路,提升生态文明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厦门在城镇化率快速提升的同时,城镇化质量问题突出:人的城镇化滞后、城镇化推进效率低下、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空间布局不均衡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提升厦门城镇化质量路径:提升人的城镇化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紧凑发展产城融合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营销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取决于四个方面:资源力、文化力、制度力和推销力.这四个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推销力是影响城市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营销通过提升推销力而持续地,全面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营销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是:顾客满意经营构筑城市竞争优势;STP营销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沟通策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定位更新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厦门城市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城市化水平近20几年来获得迅速发展,现已进入城市化的第四阶段,初步进入城市社会,但城市化的质量还不高。从城市化特征分析,厦门走的是一条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之路,即岛内中心城市高度发达,岛外小城镇还很落后。未来厦门的城市化,必须选择双向推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