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探索的重要认识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思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生态法治思想,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秉持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思想等五个方面,它为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2.
<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消亡、楼兰古城的衰败、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下丝绸之路的衰落,一次次血淋淋的现实向世人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全国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  相似文献   

3.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5,(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同增进民生福祉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陕西省安康市地处汉江中上游和秦巴山腹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属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关乎国家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毋庸置疑,只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环境美不美,生态好不好,关系人民福祉和永续发展。“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守护最普遍的公共利益和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对环境保护和民生发展有着深邃的思考,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主要内容——生态民生观。生态民生观既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伟大智慧。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含五重视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文明视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产力视域;"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民生视域;"整体谋划国家生态安全"的安全视域;"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制度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具体的实施路径,把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执政为民的基本内容,加强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让生态文明意识充分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完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逻辑上已经成熟和完善。绿色化、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概念为其基本范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为其核心范畴。这一体系包括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八个基本命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四个思想系列。这一体系以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最终指向了人与自然和解、人与社会和解的共产主义理想。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对于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云飞 《前线》2022,(12):12-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化方向,丰富和发展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实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公平正义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指明了实现生态共享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0,(6)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相似文献   

12.
正一、绿水青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3年4月8日至10日,海南考察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河长制、保护母亲河,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贵州河长制全面实施以来,不断助推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大生态战略行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美丽中国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作为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举全省之力推进生态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两山"思想以深刻的问题导向为逻辑起点,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两山"思想以"美好生态就是最普遍民生福祉"的民生观为起点,绿色、协调发展观为实现路径,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制保护的生态法治观为制度保障,蕴含着丰富的发展理念和缜密的逻辑体系,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的战略性指导,对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生态话语体系建构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美丽中国建设构建了一副宏伟的蓝图。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理论到实践洋溢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闪烁着哲学的光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关于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论述,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内涵;关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之间关系的论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路径的论述,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引领我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难题,破解我国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提出的科学理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人与自然是命运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内容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其时代价值在于它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航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实践指南;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孙玉娟 《奋斗》2014,(1):24-2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入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中国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并且,科学地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更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相似文献   

18.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山地公园省贵州最普惠的公共产品,贵州的生态底色不断"添绿",民生福祉随之增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人民福祉。贵州省作为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贵州这个"大公园"普惠的公共产品,贵州的生态底色不断"添绿",民生福祉随之增加。幸福绿色中来清晨,家住贵阳市云岩区的于阿姨来到黔灵山公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9):4-4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  相似文献   

20.
正"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令。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