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6,(9)
正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最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域文化,是我区文化建设最具竞争力和广泛意义的文化资本。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事关全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局。以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新局面草原文化作为复合性地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2.
程亚红 《学习月刊》2014,(16):30-31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互渗与融合的结果必定会使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由冲突走向趋同,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的趋同发展下也会整合、出新,逐步规范,与此同时,在这一趋势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将伴随文化的发展推而广之。目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化传播问题;二是国际化发展的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渠道。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是乡村旅游最大魅力所在,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使特色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让活的灵魂支撑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秦莉 《学习月刊》2012,(21):45-4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地方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枝江市位于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枝江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挖掘枝汀的文化特色与自然察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对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3)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涵;旅游则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促进二者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双赢和提升,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区应通过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同时应借助旅游产业使更多人来内蒙古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弘扬文化,助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独具特  相似文献   

6.
王真慧  张佳  龙运荣 《探索》2011,(2):117-120
全球网络传播对文化发展与保护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文化发展与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网络时代,经济发达、传播能力强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将其文化产品贩卖到世界各地,造成了许多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丧失。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化传播手段,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为此,需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整合行政资源,理顺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的政策、法律和措施;三是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唤起广大民众的文化发展与保护意识,激起最广泛的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社区参与;四是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媒介生态,特别是加强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文化传播媒介生态建设,为民族文化发展创造有利的传播环境;五是进一步加大民族文化传播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因其具有鲜明的民俗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浓烈的原始气息、厚重的历史氛围、显著的地域差异、欢愉的生动情调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参与性、互动性、吸引力强,能对游客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元江县因远镇是云南省玉溪市白族的主要聚居区,以白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应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8.
林立 《世纪桥》2012,(22):6-11
兵团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兵团文化的发展繁荣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一脉相承。在兵团屯垦成边的发展历程中,在新疆兵团这片热土上,屯垦戍边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军旅文化,与新中国兵团人改造荒原、建设边疆、巩固边防的屯垦戍边事业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南平市正处于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闽北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及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打造民族文化强市进程中,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首府区位优势和鲜明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建设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文化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总量不断提高。2010年,呼和浩特市有文化企业1339个,而到2012年底,文化企业数已增加到1702个,从业人员增加近万人;总资产也由2010年的93.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8.7亿元。  相似文献   

11.
赵巧艳 《探索》2012,(2):118-122
文化包容性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生活中,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在地域概念上,则是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享有同等的文化发展权。总体而言,我国的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不高。为使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包容性发展相协同,须采取以下措施: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2.文化产业政策更多地向西部地区和传统文化的发展诉求倾斜;3.建设包容性的文化发展平台,保障倾斜性的文化产业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尤明忠 《奋斗》2014,(9):43-44
同江市位于松黑两江交汇处,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赫哲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赫哲族群众长期依山傍水而居,开辟、生息、繁衍、迁徙、创造、发展,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渔猎文化。同江的赫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同江独特地域文化名片。同江是国家级文化先进县,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让少数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传承和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形成良性循环而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3.
论文化创新     
李春玉 《世纪桥》2004,(2):53-5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创新的目的、目标、方法和基本要求。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化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绝非只是一种单纯的孤立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切民族的本土文化的彻底消亡和一种无地域、无民族差异的大统一的世界文化的建立,它需要的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将本民族的文化资…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新疆民族地区而言,独特的地域位置和社会环境,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地域位置、民族宗教和文化、经济贫困、生活习俗和就业压力以及各种极端主义分裂势力等为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要发展长沙县的县域文化,必须精心打造具有县域特色、时代特征和“三湘第一县”窗口特点的文化品牌,提高全县人民的综合素质,繁荣文化事业,促进长沙县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一、发展县域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建设开放多元的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介于旅游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一种旅游发展方式,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和减少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发展进程影响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方式,对一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的一种旅游发展理念。它利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既是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同时又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文化理念。因此,在风景优美、民族传统文化富有特点的民族自  相似文献   

17.
乌尼尔 《实践》2011,(10):49-51
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2011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本届主题论坛以“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主论坛和“创新民族电影”、“内蒙古会展节庆文化发展”、“元代城址研究”三个分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文化与江河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草原文化发展特点和变迁规律等问...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6,(4)
正20世纪初期,哈尔滨市成为30多个国家、16万侨民移居的国际化都市。水彩画也随之传入,并与流人文士所带来的内地文化融为一体。黑龙江水彩艺术在保持水彩画民族特性的同时,也反映了黑龙江地域风情和时代特征,以具象写实画风为主线,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风格的新路。随着时代的发展,黑龙江水彩画艺术在意识形态和观念表达方面,也开始呈现出鲜明的当代性和多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4,(9)
<正>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要"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确定了更高的目标、更新的任务。一、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对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积极响应,是时代的召唤,是文化强国的区域性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格日 《实践》2008,(1):45-45
党的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新论断、新要求的提出,充分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阐述,进一步为我区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多姿多彩的文化先天富集地区,内蒙古在推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理应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