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或未成年人参与成年人团伙犯罪)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一种新形式。这种犯罪既不同于犯罪集团,又不同于以往常见的一般犯罪团伙。在其形成、发展以及犯罪手段等诸方面有自身的特征。认真分析和把握这种特征,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更好发挥政法各家宣传教育的整体效能,预防和减少犯罪,昆山市政法系统组织成立“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任务:一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并坚持政法各部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配套工作体系,争取矫治、改造少年罪犯的最佳效果;二是指导、支持政法系统宣传报道组及法制宣讲团成员开展工作,并力争取得好成绩;三是坚持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研究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特点、动向及对策.目前,该中心已针对昆山市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专门确立多项课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都面临着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和犯罪率不断攀升的严峻局面.据美国司法部1996年3月7日发布的报告,1994年因凶杀、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被捕的青少年超过15万人,创历史最高记录,青少年杀人犯的数量比10年前增加了2倍,因暴力犯罪而被捕的青少年人数增加了50%.英国近年来每年少年犯罪达700万起.1996年德国共有13万未成年人犯罪,比1995年增加了12.3%.1994年,俄罗斯有20多万少年因违法犯罪被判刑或劳教.日本在“二战”以后曾出现过三次大的少年犯罪高峰,且一次比一次迅猛.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从八十年代末形成的新的高峰延续至今.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到全社会犯罪成员的70%-80%.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犯罪手段越来越残忍,而且呈低龄化趋势,以西宁市城东法院为例,2002年该院审理少年犯罪案件17件,今年上升到32件,上升了近一倍,涉案人数44人,据统计,44人中,最高文化程度仅为初中。法官告诉记者:这些案件都与网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2):F0003-F0003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总结广东省在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效提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水平,2008年12月28日,由广东团省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综治委预防办主办,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佛山中院承办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和谐社会构建”主题论坛在佛山市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省高院常务副院长、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陈华杰,团省委书记、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谭君铁,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是指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达到违法犯罪危险年龄”的早期,在违法犯罪思想和行为形成之前,或违法犯罪的意念、苗头暴露之时,抓好教育、制止、预防和挽救工作.联合国预防和控制犯罪委员会也认为:趁青少年未来行为模式正在形成的早年,进行早期预防,对受到危害的儿童和青少年犯罪进行早期挽救,是控制和预防犯罪的重要领域.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实施情境预防更是直接和首要的.“情境”常被解释为“情景、境地”或“情形、景象”,指的都是个体环境,它包含着具体环境中的人文状况和自然环境,而情境预防中的“情境”指的是各种可能影响,诱导潜在犯罪人产生动机,决定及实施犯罪行为的直  相似文献   

7.
1.案件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类型相对集中。资料显示,我市青少年犯罪案件1999年至2001年5月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市99年批捕犯罪青少年1696人,2000年批捕1953人,2001年1~5月已达995人。其中清浦区99年检察院受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为127人,2000年为152人,而2001年1~5月已达51人,其他县、区也是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副总检察长巴斯特雷金透露,俄青少年犯罪手段的残忍和不理智程度令人震惊。2006年,俄罗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约为1.5万起,大学生犯罪案件约为7000起。目前,俄监狱和劳改场所大约关押着24万名青少年。在被追究责任的少年犯中,有三分之一犯了重罪。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与法》2006,(5):F0002-F0002
2006年8月6日至8日,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澳门共同举办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现况及理论》学术研讨会。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蔡国良、理事蒋天礼、蒋智川、王兵等一行应邀参加会议。会上.蔡国良同志宣读了《重庆市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报告》.受到与会者好评。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结合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地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是侵财型犯罪,犯罪主体主要是闲散青少年,团伙犯罪较多,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结合地区治安状况差,不健康影视文化泛滥,贫富差距扩大等。为此应该增强打击犯罪力度,改善地区社会环境,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特别是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其中重特大案件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去年1月至6月份,长沙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青少年犯罪案件248案,52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9%,其中重特大案件179案296人,比前年同期上升了17.2%。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每个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都可以从其家庭方面找到或多或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17日,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在广州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法律研究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齐聚羊城,围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路径与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3.
伟民 《青少年与法》2008,(1):F0003-F0003
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陈和年、副秘书长黄之易于2007年12月26日至28日应邀参加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成立十周年暨“和谐社会与青少年违法犯罪防治”学术研讨会。来自大陆、港澳台及美国的青研会、司法机关,大专院校等相关社会团体的7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会议。大会按照会议主题和四个子题:①和谐社会构建与青少年违法犯罪特征、类型,趋势与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7年各省市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判决的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相关判决书的研究,分析出青少年犯罪案件分布规律,即罪名主要集中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盗窃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为教育因素、经济因素和重点犯罪的治理因素;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应当是提高义务教育率、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脱离学校和家庭;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减少青少年与毒品接触;重视对青少年犯罪人的教育、感化与改造。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原常务理事、咨询委员、江苏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总干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福康同志,由于在青少年犯罪研究和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中成绩卓著,2003年9月被江苏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省综治委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3):F0004-F0004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以刊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繁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科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7.
团伙犯罪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的威胁,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青  相似文献   

18.
中美青少年团伙犯罪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8目至11日,“中美青少年团伙犯罪问题研究”研讨会在浙江警察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浙江警察学院承办。通过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亟为关注的问题,而对聋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仍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构成聋哑青少年失足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与健全青少年犯罪的共同方面,又有聋哑人的特殊因素。从共性来看,他们也和健全失足青少年一样,道德品质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损人利已等不良思想日积月累,这是构成他们违法犯罪的内在原因,而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则是构成聋哑青少年犯罪的外部诱发因素。从特殊性来看,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聋哑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与女性犯罪的上升幅度呈超出犯罪总数上升幅度趋势,其中,由于早恋行为造成的女青少年违法犯罪占有一定的成份,并且,由于早恋行为造成的个体和一定范围的群体间的“越轨”行为──—亦称“前犯罪现象”,更成了女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应当对青少年的早恋行为予以应有的重视,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施以必要的教育。一、早恋行为的犯罪学意义造成女性犯罪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早恋行为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探讨近年来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上升原因,就不能不分析早恋行为的犯罪学意义。恋爱行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