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场勘查实践中,经常遇到罪犯出入口的门窗及玻璃上被雪雨淋湿或被犯罪分子故意用水冲洗的情况.一般认为,被水浸过的客体上指纹已经遭到了破坏,因而就没有再寻找的必要.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只要是经过干燥处理,并且注意掌握干燥时间,选用适当的提取方法,是能够提取到有价值的指纹来帮助破案的.案例:1994年6月10日夜,我县见义勇为捐款办公室和希望工程捐款办公室被盗现金及存折近两万元,现场勘查发现,犯罪分子破门上方窗子玻璃入室,但落地的碎玻璃不知去向,后在勘查外围现场时,从厕所便池内发现已被水冲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将碎玻璃片提取,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盗窃案现场时,常遇到铁皮柜或保险柜的不锈钢手柄上的指印不易提取的问题.直接拍照,因反光易形成光斑;且手柄呈圆锥形或不规则形,拍出的指印已变形,无法比对鉴定.笔者在勘查现场过程中摸索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现场勘查中,有时会遇到作案人使用过的胶带纸,对于这种情况,通常先处理胶带纸的无胶面,而胶面上的手印,常用照相法提取,如果需要长期保存胶面上手印原物却很困难。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种方法,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998年7月28日夜,我市某商场发生一起破窗入室盗窃案,作案人为了防止玻璃破裂时发出声响,先在窗玻璃上贴上透明胶带后将玻璃打破翻窗入室,盗走商品(价值九千余元)。现场勘查时,提取作案人使用过的胶带纸(胶面上有一枚右手拇指印),对该胶带粘面上的手印进行照相。为长期保存原物,便于直接检验,采用了…  相似文献   

4.
1991年8月4日下午,某村村民王××家被窃现金2600元。现场勘查时,在入口处发现并用石膏灌制旅游鞋立体鞋底印8枚(左右鞋底印均有,其中有的不完整)。侦查发现,本村因盗窃被判缓刑的王××有作案嫌疑。8月7日王××被传唤到派出所,但其拒不交待犯罪事实。提取其鞋底印,发现王脚上所穿的旅游鞋是刚穿不久的新鞋,  相似文献   

5.
王光英 《刑事技术》2003,(Z1):45-45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我们常注意寻找现场手印和足迹等常见物证,但对现场遗留的其它一些痕迹物证不注意发现和提取。笔者在现场勘查过程中提取了一些容易忽略的痕迹并利用其破获了案件,报道如下:案例11996年6月13日凌晨,崇阳县发生一起枪杀案,犯罪嫌疑人在室外窗口朝陶某的床上开枪,将陶某打成重伤。现场勘查在室外的窗下提取到一个纸垫,分析为土铳的压火纸垫。该纸垫由练习簿纸四折而成,纸垫最外面的两层各有一个环状压痕,两环形压痕分别反映出土铳的铳杆后孔及扳机盖帽的形态特征,将两环形压痕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在大环上有一处点状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现场勘查中,经常遇到犯罪分子拆卸盗取变压器钢件时遗留在硅钢片上的油质手印。特别是在硅钢片面上形成灰、汗手印后,其表面浸一层变压油的情况下,给显现提取造成因难。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用火烘烤汽化法显现后,直接照相提取获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案件简介2005年7月3日,我市某县某村发生一起杀人分尸案。现场勘查中在埋尸块的土坑内提取了一枚锹痕(照相和石膏模型提取),锹痕痕面底缘弧线清晰完整、细节特征稳定,具有检验鉴定价值。把现场锹痕和石膏模型照片放成原物大尺寸发给侦查人员,经侦查人员对现场周围几个村庄挨家逐户的排摸,在犯罪嫌疑  相似文献   

8.
在现场勘查中,常能遇到霉变痕迹,因此,不能因为客体的陈旧、破烂而忽视对霉变客体的勘查。以下就本人在勘查霉变客体时,对霉变痕迹的一点认识。1与季节的关系梅雨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空气潮湿,一般物体容易长霉,当手指等造痕客体去接触霉变的承痕客体时,在承痕客体表面就形成霉变痕迹(如霉变减层指印);在诸如梅雨等潮湿季节勘查现场时,应注意对霉变客体的勘查,切勿一遇现场就用刷粉的方法取迹。1996年7月30日,我县沙溪乡官山村村民丁某家,用于建房的现金万余元被盗,当时正值梅雨季节,丁某家中仅有的大…  相似文献   

9.
2种自制的刑事现场勘查器材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事技术人员在室内现场勘查中,常会遇到如何在打开通道时减少自身对地面痕迹的破坏、如何在勘查时营造暗室效果、如何穿过室内地面将各类设备电源连接到室内插座上等等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现场勘查鞋和便携遮光帘。  相似文献   

10.
罗林 《刑事技术》2011,(5):38-38
在以往的现场勘查工作中,对光滑不透明客体上的灰尘手印一般是利用自然光或者配光检验方法照相提取,对透明客体上的灰尘手印一般是采用透射法照相提取,笔者在一起盗窃案的现场勘查过程中,因为受制于现场条件的客观性,所以尝试用传统的黑色磁性粉刷显,取得了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犯罪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工作的依据,绝大多数的刑事案件侦查工作都是从现场勘查开始的。因此,重视和立足于现场勘查,在勘查中拓宽思路,寻找突破口,对于及时破案和提高侦查破案水平非常重要。细致勘验现场,注意发现和提取痕迹物证犯罪嫌疑人只要进出现场,就有可能留下足迹(鞋印);就有可能将现场之外的物质带入现场,或将现场内的物质带出现场。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免不了要留下不同的痕迹物证,如指纹、工具痕迹、作案工具等。这些痕迹物证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客体的条  相似文献   

12.
在现场勘查中,我们经常遇到粉灰尘的减层、立体足迹,特别是在经常无人出入的仓库、沸腾炉下或是在风沙较大的乡村,这种立体足迹更是常见。以前通常用照相来固定,利用这种方法提取的足迹局限性很大,有些细微特征在照片上反映不明显,有的甚至根本反映不出来,这给检验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也大大降低了现场勘查的利用率。根据这一情况,通过多次反复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减层足迹也可以用石膏来提取,其方法是:用市场上销售的定型喷发胶,上下振摇数次,使其桶内胶水均匀,然后直立胶桶,大约在距足迹一米高倾  相似文献   

13.
凶杀案现场勘查中 ,经常遇到木棍等圆形不规则客体表面上的潜血手印 ,常规拍照提取时容易出现变形和光斑干扰 ,圆形表面上潜血手印一直没有有效的提取方法。笔者应用伊红生物蛋白染色剂染色显现相纸转印提取新技术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在实际办案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相似文献   

14.
在刑事犯罪现场勘查中,有时会提取到犯罪分子作为犯罪工具使用而遗留在现场的啤酒瓶.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仅局限于对啤酒瓶上的手印、血迹进行提取和检验,其实啤酒瓶上贴的啤酒标签(简称酒标)也具有检验价值,特别是对酒标缺口的检验,能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线索.1996年7月26日凌晨,某地发生一起恶性流氓案.现场勘查中发现犯罪分子前后两次分别持实、空啤酒瓶追打砸刺受害人,致其昏倒在血泊中.此案现场未提取到手印、足迹等有价值的痕迹物证,遗留在现场上的啤酒瓶碎片就成了唯一可利用的痕迹物证.为此,我们对啤酒瓶碎片进行提取、拼接,通过酒标及其边缘缺口发现,现场啤酒瓶是南京啤酒厂1996年7月3日生产的亚力干啤酒.通过搜集生产日期相同或相近的啤酒瓶进行深化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勘查百起爆炸杀人案件现场中,遇到一起罕见的爆炸案,在爆炸现场上发现提取了一种参与爆炸物质,做了整体分离痕迹检验,认定了案犯,供同行们借鉴。1981年4月29日2时30分许,原锦西县山神庙子乡青龙沟村村民娄庆和家被爆炸,类庆和等3人被炸死。现场勘查中发现、搜集、提取爆炸后存留的参爆物质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铸铁碎块1121块,重3.3公斤。该物质在现场上的分布特点是:炸坑及炸点附近遗留较多,抛射后在各种客体上形成孔洞痕迹。侦察中发现原锦西县钢屯镇贾家沟村村民陆文林(独身)与娄庆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件中,多数现场为土质地面,现场遗留的犯罪痕迹中足迹出现机率最高。传统的石膏制模法固化速度慢,不能适应快速打击犯罪的需要。经比较实验,笔者发现向石膏液中加入促凝剂硫酸钠(Na2SO4)的方法,大大缩短石膏制模的固化时间,提高石膏模型的机械强度,且其他性能较传统提取法有所改善。现将实验报告如下:1原理由熟石膏溶入水生成生石膏凝固过程的化学式:C2++SO2-+2H2O→CaSO4·2H2O可知增加溶液中的SO2-离子的浓度可使平衡向右移动,加快CaSO4·2H2O晶体的析出速度,从而加速凝固…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元月2日晚,我市某村一名女青年,在回家途中被一罪犯拦截殴打,并两次强奸未遂,然后又将其推进100多米深的废矿井里,企图将其杀害,由于被害人踩住了废矿井里的横木条,才幸免于难。经现场勘查,发现了一枚鞋印,用石膏灌注后,提取时,发现石膏已经失效,于是就用木板将石膏鞋印托住。从现场取回后,放在火炉上烘烤了3天,才将石膏烤干,鞋印断成了几块,只好用手一点点地将鞋印上的泥土抠下来。 接案后,我们对此鞋印进行了检验:石膏鞋印残缺不全,前后掌反映得都不完整,  相似文献   

18.
盐酸二氢埃托啡是一些吸毒者常用的毒品代用品,由于它用量极小(每次允许最大用量60μg)加之从现场提取到的血样有限,所以用一般的控制pH值液液直接萃取很难从血样中提取到该代用品成份。笔者对0.5ml血样用沉淀蛋白质、盐酸水解、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成功地提取到了该代用品成份,并经气相色谱得到检验。 1995年3月17日,由乌鲁木齐开往成都的142次列车将要抵达成都站时,列车员司马懿买卖提突然死亡。现场勘查时发现死者随身携带一  相似文献   

19.
1案件资料 2005年6月12日13时33分,云南省泸西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案:在中枢镇云埂路垃圾塘发现一只塑料桶,桶内有些血水,还有手掌、脚掌以及一些女性衣裤等物。在现场勘查中,经过相关当事人对尸体及衣物进行辨认,确认死者是住在泸西县商业局职工宿舍楼的王某某。技术民警从密封在塑料桶上的无色封箱胶带纸粘面上成功显现、提取到有比对条件的手印3枚。  相似文献   

20.
因磁性粉刷显指印所适用的客体广泛,环保、操作方法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及刷显出来的指印与客体反差大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公安机关现场勘查人员显现汗液指印的首选。但是,在现场勘查中,由于受客体、现场条件、指印本身条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要清晰完整地提取1枚汗液指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长期的现场勘查实践中发现,在玻璃、铝合金等光滑客体上的汗液指印使用磁性粉刷显时,有时会出现汗液上所吸附的磁性粉太多,变成一团,指印纹线细节特征反映不完整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