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蔡继明 《学习论坛》2010,26(7):59-62
在现行政府主导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中,土地流转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并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购得土地,而是仍然以征地方式变农村集体土地为城市国有土地,从而占有了农地转用增值的主要部分,这无疑仍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害.今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建设问题:在城乡统筹战略思维下实行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土地用途管制不能和土地所有制和征地制度画等号;尽快修订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经济要素、社会功能的载体.经营城市首先必须搞好城市国有土地资本运营.所谓经营城市土地,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释放城市土地资产的巨大潜能,使城市土地资产不断增值,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产收益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不断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用地过度膨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不合理、城市土地产出率低、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等现象十分严重.本文在论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如工业活动用地、商业活动用地等.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发展要求有限的土地资源必需合理使用,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促进和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房用地是城市土地使用和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正确处理好住房用地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土地储备机构作为调控土地市场的有力工具,已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实践证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是城市土地市场运作模式的重大改革,对于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属系统创新工程,且涉及面广,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其运作中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城市土地市场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对象之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其它要素市场发展和运行相比,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尚处在启动运行阶段,许多问题需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解决.在当前,准确把握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引导,具有现实性.一、土地市场的性质、构成及发展意义(一)土地市场的性质、构成土地市场在我国是一个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以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物业为交换内容,各种要素可以按价值规律自由流动并鼓励充分竞争的市场.其核心,就是城市土地的公有与有偿、有期限使用.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1)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属承租人;(2)使有权实行有偿、有期限出让,到期收回或通过续租土地使用权合同允许承租人继续使用使用权;(3)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允许使用人借助中介媒介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4)根据地产第一、房产从属的原理,以土地使用权交易为形式的市场活动,其实质系土地使用权交易且交易价格的主体是地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土地流转已成必然趋势.土地是农民的依靠,保障农民权益是土地流转的基本前提.土地流转必须坚持适度有序、互利共赢的原则. 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土地流转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即将出现无人种地现象的必然要求.农村年轻人去城市创业谋生,中青年农民越来越少,无人种地现象初露端倪,土地流转大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农村土地整理的实施已经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关于城市土地整理领域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我们目前的城市土地整理研究方向仍然主要是如何增加土地利用面积,而在与产权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行性问题、城市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城市土地整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等如何提高土地内在利用水平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其中,城市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城市土地整理研究内容的深入,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近来研究的热点,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兴隆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中麓,总面积3123平方公里,总人口31.8万,耕地面积22万亩,人均不足7分田,是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质深山区.交通不便、土地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山多地少的现实,我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珍惜每一分土地,为经济建设搞好服务,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和企业改革上,我们强化经营土地理念,使每一分土地都发挥出最大效益,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观,企业改革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0.
王玉波 《求实》2012,(6):44-47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将市场机制逐步引入到城市土地管理中,城市土地管理从资源管理向资产经营转变。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将"治理"理念引入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对于实现城市土地与其利益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必须进行城市土地体制改革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围绕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进行计划、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城市土地体制的改革。有偿使用城市土地,开放城市土地市场,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经营土地。城市土地资产管理工作要更新发展观念,加强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强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程度,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人口现象,那就是既非农民、也非市民的"三无"农民.所谓"三无"农民是指:这些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土地被工业开发区或被城市建房所征用,已变成没有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便没有了工作,没有工作,还没有社会保障,这就成了一种既无土地、又无工作、还无社会保障的社会人口.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洪山区北港村城中村改造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中村概述 关于城中村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城中村是指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那些距新、旧城区较近的、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无论从哪个角度,城中村改造对城市或对城中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城市,城中村改造有利于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竞争力,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就是要创新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模式,探索土地经营、资本置换、产业带动、市场运作、综合管理的经营城市的思路,走一条市场化运作、低成本扩张的路子,使城市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盘活城市土地、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 一是盘活现有的国有土地资产。国有资本从竞争领域退出之后,作为城市政府,可经营的最大资产就是土地,搞好土地经营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的根本出路。对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实行政府统征,控制一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锦州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工厂企业无序分布在主城区范围内,既阻碍了城市的空间发展,又降低了宝贵的城市土地利用率,这就需要对城市的工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7.
严控一级市场,搞活二、三级市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力度,将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布局城市和配置土地要素,使土地布局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分区调整优化相得益彰;要严格控制土地的一级市场,放宽和搞活土地的二、三级市场,加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城市经营中土地供给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国外不动产及城市土地管理的理论,讨论了我国当前城市经营中土地供给管理的制度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措施和改革构思。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08,(12)
省农工党部分委员反映:城中村是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土地不断被征用,大多数村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依然保留其农民身份和农村管理方式。其管理组织是村委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川渝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村居民身份转变为城市居民身份.城镇化既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又是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世世代代在土地上生活、耕种,并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明显有别于城市社区的村社组织和相应的社区治理机制,决不会随着土地的失去而彻底消亡.失地农民正面临着从乡村治理到社区治理的转变.进行失地农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维护城市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