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在安徽省天长县天长乡三角圩水利工地近一千平方米范围内,发掘出古墓群二十一座,出土文物五百六十九件。这批墓葬的时代,除一座属战国(前四七五——前二二一年)晚期外,其余二十座都是西汉(前二○六——公元二五年)早、中期墓葬。所有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槨墓。多为南北向,形制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号墓,墓坑长四米八,宽三米五。各墓均以棺槨为葬具,墓口深八十公分到二米五之间。大部分棺、槨保存完整。棺内壁髹  相似文献   

2.
《求索》2015,(0)
2010年8月,为配合醴陵至茶陵高速公路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攸县文物局在攸县酒埠江镇色江村燕子岭发掘了8座汉晋墓葬,其中有2座相邻的东晋墓,出土有瓷器、铁削等器物。通过墓砖纪年和器物器形比较,可以推定两墓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求索》2016,(0)
2014年11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岳阳市云溪区文桥汽车站抢救性发掘一座宋代砖室墓。该墓为长方形并列双室券顶砖墓,墓室前有护墙,两墓室底部用砖砌筑棺垫,均未砌铺地砖,两墓室共出土青白釉和酱釉瓷器8件。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该墓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宋墓的区域性特征等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4.
《求索》2014,(0)
湖南津市在20世纪80、90年代清理了一批六朝砖室墓,其中三座东晋砖室券顶墓较有代表性。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瓷器、铜器、金银器等遗物。青瓷器有湘阴窑、越窑、德清窑等窑口的产品。其中一件铜伎俑造型独特,在东晋墓中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正在安丘市博物馆院内,有一座著名的汉画像石墓,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墓之一。墓内画像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显示了汉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和雕刻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分别被安丘市、潍坊市和山东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原址在市区以西9公里的凌河镇原董家庄村北,故称"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这座石墓为什么搬迁到这里?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得从上个世纪50年代说起。  相似文献   

6.
《求索》2016,(0)
2014年10月8日,在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一处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发现了一座以石灰三合土砌筑的古墓。墓分前、后室,券顶,后室的两侧壁、后挡壁及墓顶共四个面绘有壁画。两侧壁所绘为葬仪图,墓顶为"十日图",后挡壁所绘为墓主图像及侍僮。根据墓葬形制、壁画风格以及墓主人后代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料判断,墓葬时代为明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7.
《求索》2014,(0)
2011年郴州市文物处在桂阳文管所的配合下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宋代墓葬。该墓为券顶砖室墓,随葬品有陶堆塑罐、陶多角坛、陶俑、铜镜、陶器盖各1件,铜钱2枚。综合墓葬的结构、构筑材料和出土器物,以及与周边地区同一时期的墓葬相比较,推测该墓属北宋晚期墓。堆塑罐和多角坛是郴州宋墓主要随葬品,多组合出现。  相似文献   

8.
散木 《同舟共进》2011,(9):45-50
什么是"被错杀"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若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陈毅元帅的诗。"青松"的"高洁",要到"大雪"消融的时候才显现,这意境忽然使笔者联想到一次在江西井冈山瞻仰烈士陵园,在那一座座的墓碑前,许多人在肃穆中轻声地念诵着墓文,而许多墓文上出现有三个字——"被错杀"。  相似文献   

9.
《春秋》2001,(2)
山东章丘洛庄汉墓的发掘引起世人瞩目,它作为一座西汉诸侯王陵已确定无疑,但谁是这座王墓的墓主人,至今仍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谜。笔者以为,对西汉初期章丘历史的发展,以及吕国、济南国的沿革变迁进行详细的史证分析,是揭开墓主人之谜的一个重要方面。吕国从齐国分割出来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7,(6)
在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一带,有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1964年至1965年,山东省文化考古部门,在对齐国故城遗址进行全面勘探中,发现齐故城东北隅,今齐都镇河崖头村西有大、中型墓葬20余座,其中在5号墓(勘探时编列的数序)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5号墓是一座用石块垒砌、有墓道、椁室的大墓。墓室南北长26米,东西宽23米,墓道长18米,宽12米,椁室位于墓室中部,南北长8米,东西宽近7米。墓早  相似文献   

11.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10月,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四方铺乡郭店村一座古墓(现定名郭店1号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这是本世纪末我国最重大的一次考古发现,有关研究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第一,郭店1号墓的葬具为一棺一椁,有墓道。全部出土物件均无直接的纪年文字。《礼记·檀弓》曰...  相似文献   

12.
清《一统志》载:“屈原墓在汨罗山”。汨罗山在哪里?一般认为,汨罗山位于湖南省汨罗县城北约五华里,亦名徽山,又名黑鱼岭,烈女岭。在山上大约四平方华里的范围内,有十二座高大的封土堆,相传为屈原十二疑冢。墓前均竖有石碑,铭刻“(故楚)三闾大夫之墓”,分别重刊于清同治或光绪等年代。一九五四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将墓全面维修;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七六年,在墓前竖立了标志与说明,确认它们是战国时代的屈原墓,并对外开放。但是,我对此颇有所疑。现将我所作考证和个人看法陈述如下,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1931年 1 2月下旬 ,邓演达的胞兄邓演存和丘新民、庄明远等人赶到南京 ,在邓演达殉难处找到遗体 ,模糊难辨 ,只有所穿棉衣可证。他们便在管家庄一个小山窝里将他草草埋葬。后来 ,陈铭枢拿出两万元在小营岗修坟 ,并书写了墓碑 :“故友邓择生先生之墓”。195 3年 ,农工党中央建议 ,应在邓演达烈士殉难地南京修建陵墓 ,以告慰烈士在天之灵。 1 95 4年 ,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邀请各方面人士选址建墓。在紫金山南麓 ,已有中山陵、明孝陵、廖仲恺墓三座大墓 ,可提供民主革命著名先烈使用的墓地 ,就是灵谷寺东这一块一直没有开发的地方。经过细致…  相似文献   

14.
2000年9月至10月,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镇发掘了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该墓群共计112座。属夜郎时期的古墓葬。这些墓葬具有多种独特的习俗特征,其中五座是最重要的套头葬,出土的大型铜器、兵器、饰物和陶器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在罗德成地工区发现的M274西汉墓,是这次发掘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墓葬,出土  相似文献   

15.
开封仓颉墓     
开封仓颉墓1994年第二期谷全文同志的《归来兮仓颔菊)读后,深为仓颌菊的劫难扼腕不已。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开封仓颌墓的思考。开封仓颌墓,在今城东北二十里,黄河大堤之外,刘庄村的北侧。墓呈椭园形,庇34米,占地30平方米。墓前有一种座,碑已无存。墓东...  相似文献   

16.
《求索》2014,(0)
腰子仑114座春秋墓葬最主要的特点是出土了一批楚式陶鬲,越式陶鼎、铜鼎、青铜兵器与工具。其与湖南其他地区春秋越墓应为同一族群;与岭南地区春秋墓也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它们可能分别属于杨越和西瓯骆越族群。出土陶鬲的墓是越墓,而不是楚墓。腰子仑墓群还受到了中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反映了楚越文化的融合与交替过程。墓地所属人群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可能尚未脱离原始社会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8,(5)
古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刺墓,坐落在德州市德城区北营村,附葬在这里的还有东王妃葛木宁和他的次子温哈刺及三子安都鲁。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苏禄国东王墓,墓基坐北朝南,是一个建在南北长74米,高1.2米的高台上的圆形墓,墓高4.2米,直径16.6米,下部围  相似文献   

18.
《春秋》1996,(5)
长清县归德镇双乳山一号汉墓的抢救性发掘工作是从去年10月25日正式开工的。一号墓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凿石量达8500立方米。这是一座大型的石圹竖穴椁墓,形状奇特,像两个“甲”字相套。墓道内有一用木板筑成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农氏炎帝陵的对面不远,有一条河流叫洣水。洣水顺着蜿蜒起伏的山脉流了几十里路程,就注入湖南省攸县境内,这时就叫做浟河了。离攸县县城3里许的东郊浟河右岸,有一座叫虎形的山,山头在攸县一中(古东山书院)的校园边。这里蓝天白云,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前一后两座坟墓。墓用水磨石建成,墓碑用的是上等汉白玉。这两座墓,一座埋葬的是1987年7月逝世的台湾大学张德粹教授的衣冠;一座埋葬的是1986年6月逝世的云南大学张德光教授。他们俩是亲兄弟。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0月,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在威宁县中水区中河公社,出水公社发掘了一批古墓葬,清理了三十六座汉代墓葬。 这批墓葬都是土坑墓,无墓道,多数无封土,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少数墓葬为多人乱葬,有的身首异处;人头在腋间;有少数为屈肢葬;另在探方中有若干零星骨架,十分散乱,无随葬品,未编墓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