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联风波     
陈烈 《瞭望》1999,(15)
田家英的“小莽苍苍斋”收藏清代学者书法作品甚富,这既是一种爱好,也是为他研究清史作材料的准备。他所藏邓石如草书联“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得之于一九六一年。为了这副对联,陈伯达还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田家英与陈伯达相识是在一九四一年的延安,当时他们同...  相似文献   

2.
田家英(1922~1966),原名曾正昌,田家英是其笔名。他祖籍成都双流,3岁时丧父,初中一年级时母亲去世,他辍学去中药铺当学徒并开始用田家英的笔名给报刊投稿。14岁时他在报上同一个教授论战并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8,(10):6-6
田家英(1922~1966)。原名曾正昌,田家英是其笔名。他祖籍成都双流,3岁时丧父,初中一年级时母亲去世,他辍学去中药铺当学徒并开始用田家英的笔名给报刊投稿。14岁时他在报上同一个教授论战并大获全胜,被人称为神童。193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成都县立中学,1937年因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参加海燕社被学校开除,  相似文献   

4.
农村调查是田家英生前所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从建国初期的合作化运动开始到他离开人世,从未间断。他是我们党内熟悉农村情况,熟悉党的农业政策,熟悉合作化历史为数不多的干部之一。五、六十年代,有些省市的负责人曾向毛泽东要求,把田家英下放到他们那里去工作。毛泽东不同意,他说:我是主张干部下放的,但田家英不能放,需要有人给我反  相似文献   

5.
宋洪斌 《侨园》2012,(1):38-39
与田家英交往的这位老干部叫段涌泉,他生前最后一个职务是沈阳某国有大型企业的正局职党委书记,还是当时的省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他的革命经历中,在他接触与交往过的(按时间先后)陈伯达、田家英,浦安修、胡耀邦、王任重等老一辈"重量级人物"中,尤与田家英的交往和情谊,最为弥足珍贵,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内部期刊在图书馆有较高的收藏价值,采访质量是收藏价值的保证。根据国家图书馆的实际,阐述了内部刊物的采访标准、范围及馆藏状况,同时提出了完善内部期刊采访收藏的设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爆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秘书,坚持实事求是的优秀领导干部田家英遭迫害而死。田家英逝世43年后的今天,四川大丰人民依然怀念他,许多从上个世纪饥荒年月熬过来的老人仍念叨着"那年头,如果没有田主任,我们大丰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对他充满无限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8.
田家英为什么自杀?是怎样自杀的?迄今45年过去了,这件事仿佛还未取得完全的共识。而真正厘清这件事,对了解“文革”乃至高层政治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团结》1995,(5)
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民革上海市委和上海钟表公司届时将联合推出“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手表。孙中山先生纪念手表分普及型和收藏型两类。“普及型”是价格不高、宣传意义和实际使用价值较强的纪念手表。“收藏型”材质和品位较高,是通过编号发行的少量具有收藏价值的纪念金表。目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8,(11)
正收藏是一项爱好更是一门艺术,曾有人说"有收藏这份爱好,可以自己哄自己玩",收藏不仅能打发闲散时光,丰富生活内容,还能陶冶情操审美,提升文化修养。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成为收藏迷,其原因就在于收藏能带给人乐趣。收藏是人类、民族、国家永无止境的基业,以收藏保存文物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是培养人们情操的  相似文献   

11.
萧晓 《侨园》2006,(3):22-23
手稿的收藏在海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并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收藏门类。手稿的价值在海外也早已被市场认可,常见有名人手稿或文档甚至一个签名以惊人的价格在拍卖行成交。相对于国外而言中国收藏者更多地会把名人笔迹当作一种纪念,而少有人把此作为一项收藏门类大规模收集,手稿收藏的市场化远未形成。也正因如此,手稿收藏这一未开垦的“处女地”在内地有着极好的发掘潜力,一些独具慧眼的藏家已迈出手稿收藏的第一步。对祖宗及后人的一个交代中国目前知名的名人手稿收藏家,其中就有赵庆伟。赵庆伟是北京的一位鉴藏家,从邮票到油画,赵庆伟有…  相似文献   

12.
听人说,许多古董收藏家有种怪癖,就是把收藏物束之高阁或藏于密室,当作稀世家珍来欣赏,非至亲挚友不可得饱眼福。似乎愈是给古董披上神秘的面纱,价值就愈高,表明收藏家的财富也愈多。  相似文献   

13.
云南人认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不可能是博物馆式的、静态的收藏,而只能是动态的。如果 对文化中所蕴涵的巨大经济价值认识不足,那么这种保护也是不能长久的。  相似文献   

14.
董边  曾立  曾自 《各界》2010,(9):87-91
本文记述的是母亲董边1998年病重时,在住院的十个月里,给我们讲述的关于她的故事。 她怀念延安的生活,怀念和我父亲田家英相识相爱的美好日子,称“那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现整理出来,以释怀我们对父母的深深思念。  相似文献   

15.
四吨白酒惊现锦州地下,究竟是何人所为?为何无人知晓?百年古酒是否仍然可以饮用?—系列悬疑的背后又隐藏着锦州怎样的传奇往事?敬请收看,走遍中国,锦州专集《百年古酒传奇》.解说:1999年12月27日,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宣布收藏一只巨大的木箱作为历史博物馆20世纪最后收藏的宝物.一只看起来如此粗糙笨重的木箱究竟具有怎样的收藏价值,让国家级的博物馆如此重视呢?  相似文献   

16.
刘畅  张舵 《瞭望》2007,(36)
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处在一线的鉴定人员几乎只剩道德约束这最后一道防线了盛世兴收藏。我国民间文物收藏队伍已接近7000万人,民间文物收藏市场正展现勃勃生机。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采访中了解到,伴随着市场的飞速发展,民间文物鉴定行业亟待规范,一些机构和个人利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所藏文物真假与价值的诉求,过分追求商业化,甚至非法牟利,严重影响了文物收藏和市场交易的健康发展。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领导和业内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季伟南 《侨园》2016,(4):4-5,2,65,66
正紫砂艺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承袭并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个紫砂艺人的职责。紫砂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具,因悠久的制作历史和精美的艺术造型,已成为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尤其是宜兴紫砂壶,从北宋至明清逐步形成以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为一体的茶具。其独有的矿泥使所沏茶水色香味俱全,自古便是文人雅士们饮茶、把玩、斗宝佳品。具人文、经济价值于一身的紫砂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它以独特的材质和人文品质造就了不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性,来源于其社会性、传承性、流动性、价值客体性等特性,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关系到未来世代的福祉。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收藏、整理、典藏等条件,使得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资源保存开发事业之中甚有必要,有利于活态文化的开发式保存。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及社会教育等职能,决定了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其保护范围包括文化遗产本身,相关实物、场所,人三部分。收集整理和宣传展示是图书馆重要的保护举措。  相似文献   

19.
宋洪斌 《侨园》2011,(8):40
按藏界分类,烟标属杂项。由于香烟出现的历史不短,因此烟标的收藏史也相应有些年代了。打火机也属于杂项收藏,但由于当代工艺制造水平跨时代提升,就使得打火机收藏成为新崛起的一种杂项。收藏者李刚兼而有之,既藏烟标近2000种,又藏打火机近500件。满目琳琅,将小藏品铺成了大天地。李刚收藏的打火机,一种仅藏一件,近500件亦即近500种。仅从他的做法,足见其藏家个性。他收藏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环境,其基本属性仍是收藏属性,基本职能仍是文献收藏。在大数据环境下,尤其需要重视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整理与收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数字资源呈缴制度的建立与法律保障,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组织,国家图书馆的核心领导,信息生产商、出版商、网络用户、技术商的合作,图书馆、档案馆、个人用户的协调,以发挥数字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保存和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