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海南建省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将民族地区的民房改造列为振兴民族经济、改善少数民族居住条件的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几年来,黎苗山区的民族纷纷告别船形屋。茅草房,乔迁新瓦房。自1992至1995年底的4年间,海南省民族地区一共改造茅草房71031户,建成砖瓦房或平顶房面积545.25万平方米,388797名少数民族同胞告别了世代居住的阴暗、潮湿的茅草房,住进了明亮、卫生的砖瓦房或平顶房。1996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改造茅草房1.79万户,建成砖瓦房或平顶房137万平方米,又有9.71万名少数民族同胞喜迁新瓦房。在黎苗山区民房改造的…  相似文献   

2.
王律  杜龙 《新东方》2014,(6):31-35
海南黎族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保亭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只有在自然环境当中注入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才能走可续持发展的道路。把海南黎苗文化纳入海南旅游开发的框架中,让旅游与黎苗文化深度融合,探索地域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保亭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持续深入地对黎苗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进行挖掘,黎苗文化深深地融进了旅游。而旅游也给黎苗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带来了丰厚的回馈。保亭扎实深人的黎苗文化挖掘、传承工作,不仅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了文化活力,还为促进琼台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1993年,玉溪地区各级民委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扶持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指示精神,安排使用民族经费实行“三倾斜”政策,实施“短平快”项目,积极扶持山区民族发展经济,成效显著。玉溪地区地县市民委安排使用民族经费一改过去“撒胡椒面”、“无偿投入”的做法,实行向山区民族倾斜,向发展民族经济倾斜,向有偿扶持倾斜的“三倾斜”政策,从而使民族经费的安排趋于合理,效果更加明显。互993年用民族经费扶持发展民族经济占经费总数的75%,比1992年的占10%增长65%,扶持山区民族占80%,增长30%,有偿扶持占45.7%,增长…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在海南,当传统的黎苗文化日渐受到工业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而淡化的时候,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挖掘和开发,传承其精髓,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已成为我省中部山区各市县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6.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山区教育又是民族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普六”(普及小学六年教育),相当一部分地区已实现或即将实现“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因素,民族山区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呈拉大趋势,制约着民族山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为了真正实现“两基”和巩固“两基”成果,全面推进“两全”(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一科学论断,必将进一步促进民族山区公有制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必然推动民族山区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一、民族山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必然性1、生产力发展起点低,层次多。解放前,云南民族山区分别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原始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解放后,处于不同社…  相似文献   

8.
图说     
《今日海南》2010,(9):6-7
世博·海南“海南,让您的生活更美好。”8月7日至11日,世博会海南活动周在上海世博园里掀起了一场“海南热潮”。舞台表演、技艺演示、旅游产品三大板块讲述的“海南故事”贯穿了整个海南周演艺活动,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椰风海韵、黎苗文化、传统琼剧等让游客在世界行走,为海南停留。海南借此向世界宣布:国际旅游岛建设,我们正在路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住在边疆山区,那里高山深谷,气象万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它不同于平原,也不同于盆地,与汉族山区也有区别,有它自己社会的和民族的特征。加上历史的原因,自然经济壁垒,商品经济极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对民族山区要有个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决非仅仅发展某一部门经济(或农、或林、或牧),就可以改变民族山区的面貌。我们要考察民族山区的自然条件,研究各民族的社会状况以及他们的生产习惯和生活习惯,选择一业为主体,带动其它经济部门,综合发展,建设一个民族山区经济综合体。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仁县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永仁“山区、民族、分散”为一体的农业小县的县情,不断制定和总结完善发展教育的措施,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创造条件,尽力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及“科教兴县”的战略,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使全县教育事业迅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以下三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民族教育有7较大发展永仁县97%的地区属于山区或半山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4%,全县65个村公所(办事处),民族聚居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11.
楚雄彝族自治州把民族教育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民族教育工作,明确提出:“振兴彝州经济,教育必须先行”的指导思想。州民委把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战略思想变为部门的实际行动,为促进楚雄州民族教育的发展,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深入调查研究,争取优惠政策措施。在掌握第一手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州民委积极主动为州委、政府提供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州委。州政府在广泛听取意见后,决定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提出了“心往山区想。人往山区走、钱往山区…  相似文献   

12.
如何改变我省民族山区生产力多层次不平衡的状况,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缩小与沿海和城郊发达农村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普朝柱同志根据群众的实践,总结形成了以“三结合、一体化”为核心的省委[1993]1号文件。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三结合、一体化”体制,是改变我省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实现民族山区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找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是民族山区经济发层的关键所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在宏观上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规划,这个地区的经济就不会全面、高速、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巍山、大理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依托,按照产供销、内外贸的经营原则,充分发掘传统的民间手工工艺,大力发展扎染生产,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龙”型产业实体。扎染的社会化生产不仅使古老的手工工艺焕发了青春,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而且小产品进入了国际大市场,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1994年,两县市共生产扎染布150万米,出口14氏2万米,完成工业总产值17756万元,出口交货值1783.1万元,实现利税263.3万元。一、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生产扎染是以白纯棉布为原料,…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民族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民族工作也就好做了。如何才能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呢?要发展山区民族地区经济,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山区民族地区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这个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切有利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办法、措施,都可以用;一切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都应加以探索和试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区少数民族群众…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民族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民族工作也就好做了。如何才能加快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呢?要发展山区民族地区经济,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山区民族地区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这个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切有利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办法、措施,都可以用;一切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都应加以探索和试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区少数民族群众…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中华强盛、民族腾飞、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商品经济是由自然经济演变而来的,它是比自然经济优越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商品经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越过这个阶段,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弘扬黎苗文化做强旅游品牌 “槟榔谷景区与5A级景区标准进行长达5年的‘恋爱’,今年7月终于‘修成正果’。”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副总经理陈国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脸上写满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洱源县山区系白、、傈僳等多民族聚居区,山区面积达2643.2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2%。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山区生产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态环境恶化,交通运输严重滞后,给洱源县发展市场经济带来了诸多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民族贫困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我的体会是:按照省委“三结合、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动员群众,抓住重点,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发展“绿色企业”和大干“白色革命”(地膜包谷),使全县粮、烟、林、果、畜、渔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山区…  相似文献   

19.
时下,越来越多的北方农民有如候鸟迁徙一般.在北方冬季农闲之时纷纷南下,不远千万四到海南淘“绿金”种植反季节瓜菜谋求发财致富。这一看似寻常的经济现象,不能中引发我们的诸多思考。众所周知,海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发展热带农业的理想基地。它地处亚热带.具有雨量充沛、日照期长、热量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季节K,一年可以多熟,四季皆可耕种的优势。大凡到过海南的人无不异u同声地称赞海南是“热带宝地”、“天然大温率”、“百果园”、“天然药店”.确实是发展热带生产的好地方。同时.海南热带农业在全国具有很大的稀缺性,…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的资源很多是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云南是一个山多,水多,动、植物多,劳动力多,多民族,多山区,多邻国的边疆省份。加快边疆民族山区发展经济步伐,是一项关系到全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问题。如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立正确的符合云南民族山区发展战略,打好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发展经济的攻坚战,是当前我们民族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之一:建立民族山区经济开发组织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体系。这是发展民族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