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再次来到看守所会见于建华。我把法官的话转告给他。于建华说,法官已经来过了,也是这么跟他说的。但是,他还是不想认罪。 几天后,法官给我来电话,说于建华最终还是认罪了,让我去领判决书。于建华的量刑结果是有期徒刑六个月。拿到判决书后一个月,于建华就释放了。  相似文献   

2.
洪立  诸慧菁 《小康》2004,(7):40-43
这一期的“天下观察”继续刊载本刊特约记者对美国联邦法官马克·沃尔夫的专访。在上一期,沃尔夫法官谈到了他日常的工作、法官职业在美国的地位以及美国对司法独立的保障措施,本期他将继续详细回答关于总统对联邦法官的任命和美国司法界的争议等问题。此外,马克·沃尔夫还介绍了他个人生活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王守贺 《乡音》2014,(5):25-26
他是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最年轻的老法官之一;他扎根基层,十数年如一目;他办案数千却无一错判;他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的好法官”……他叫关峰,第五、六届县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4.
“打官司像聊家常,这里的法官好亲切。”说这话的是老上访户袁明新。“法官工作室”的法官肖刚接待的袁明新。他说,袁明新刚来那会儿几乎是满腹怨言、大吐苦水甚至会大发脾气。几个来回以后,袁明新骂够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法官就趁机做工作,逐步把一个让各部门头疼的上访案件圆满化解了。  相似文献   

5.
杨涛 《人民公安》2008,(24):8-8
听到自己被判18年有期徒刑时,19岁的北京市顺义区农民李大伟(化名)长舒了一口气。再次抢劫,他为的就是这一刻。身惠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他,近日在清河999急救中心等来了专程前来宣判的法官。法官的宣判意味着—他能到监狱里免费治疗,保住性命。(《新京报》11月26日)  相似文献   

6.
打架     
“为什么打架?”法官问。 “当时我很平静地在电话亭内跟我的女朋友聊天,”小李说,“这时那个家伙走过来了,他要打电话,我不让他打,他就把我从电话亭内赶了出来!” “这也怪不得你发脾气了。”法官想了想说。 “还不只这样呢!”小李补充说:“他把我的女朋友也赶了出来!”打架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真正罪犯一位律师在案子终结时做总结发言,他说真正的罪犯可能在任何时候走进来。所有的人都扭头看看法庭的后门。于是,律师说,看来你们对我的当事人是否有罪心存疑虑。结果,该律师胜诉。但这个伎俩并不总是奏效,另一个律师如法炮制,却败诉,百思不得其解。事后,一个陪审团成员解释说,因为当时只有你的当事人一人没有回过头去。 还有话说有个人驾车违反了交通规则,被迫请假上法院受审。等了一个又一个小时,还不轮到自己。临近黄昏时,法官才叫他的名字,吩咐他明天再来。他气愤地对法官道:“哪有这样的事?”  法官干了一天的…  相似文献   

8.
这一期的"天下观察"继续刊载本刊特约记者对美国联邦法官马克·沃尔夫的专访。在上一期,沃尔夫法官谈到了他日常的工作、法官职业在美国的地位以及美国对司法独立的保障措施,本期他将继续详细回答关于总统对联邦法官的任命和美国司法界的争议等问题。此外,马克·沃尔夫还介绍了他个人生活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名年轻法官的真实感受。在面对高墙内形形色色的离婚案件时,年轻法官有许多感概,既有对如何帮助服刑人员的思考,也有对人生,特别夫妻之情的感悟:“越是在对方处于危机、低落的时候,越应给予他(她)帮助,把迷路的爱人带回正轨,用亲情帮助他(她)认真改造、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10.
大海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总是充满期许和美好,不仅因为有海天相连的美景,更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情怀。我想,起名为“海”的人。也当女口止匕。赵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法官。他的性格平和如海。胸怀宽广如海,调处纠纷数量更如浩瀚大海,数不胜数。他被众多媒体称为“离百姓最近的法官”。  相似文献   

11.
美国依阿华州一个法庭中,一名叫做哈林顿的黑人,双手不安绞合在胸前,他被控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且终生不能假释。入监服刑的哈林顿自认没有杀人,因此不放过任何机会,20个寒暑中,一次又一次地请求再审,但一次又一次地被驳回。不过这一次,哈林顿抱着很大的希望,就等着这一身黑色法袍的法官进入法庭。法庭一下子肃静了下来,法官环视了一下法庭,缓缓地念出判决:“新证据仍不足以改变原判决,申请驳回。”法官迟缓的声调犹如一记重锤,再度击碎了哈林顿的希望。不过,法官在判决中做的另一项判断,再燃起哈林顿的希望,这个判断…  相似文献   

12.
白茫茫 《云南人大》2007,(11):39-39
司马文渊先生的《不可或缺的程序法》出版于2003年6月(北方经贸大学出版社),不过我是最近才读到它。说起来很偶然,那天,因事拜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位资深法官,看见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装祯精美的书,便好奇地拿起来翻看。老法官告诉我,这本书写得不错,他已是第二遍读它。还说我是学法律的,又在立法机关工作,不妨一读。于是我借回来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感觉很好,感想很多。  相似文献   

13.
法官作为中立的裁判者,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标准分配正义,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法官职业地位的不断提高,法官职业作用的日益重要,使社会公众对法官的职业操守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对法官的职业形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法官的审判权是法律赋予  相似文献   

14.
<正>"我要感谢法院,感谢执行局的法官们,是你们为我主持了公道,追回了赔偿款!"2月15日,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法院,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给了法院执行局法官韦薇,他紧紧握住法官的双手,久久不愿放下。原来,法官们多次与被执行人周旋,登门访案踏破了鞋、磨破了嘴,为他追回了赔偿余款。"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如果  相似文献   

15.
汪金友 《前进》2010,(7):56-56
有一个故事,叫“决策失误”。说很久以前,一个人偷了一袋洋葱,被人捉住后送到了法官面前。法官提出了三种惩罚方案,让这个人自行选择:第一、一次性吃掉所有的洋葱;第二、鞭打一百下;第三、交纳罚金。这个人一想,鞭打要受皮肉之苦,罚金会有经济损失,只有吃掉洋葱,最不吃亏。于是他选择一次性吃掉所有的洋葱。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正长宁区人大举行法官、检察官宣誓仪式。12月13日,长宁区人大常委会举行年内新任法律职务的法官、检察官集体宣誓仪式。宣誓仪式上,先后有13名法官、检察官宣誓,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在庄重的国徽前,举起右手,进行了宣誓,法官、检察官代表发言;区人大常委会刘英副主任讲话,对新任的法官、检察官表示祝贺,同时对他  相似文献   

17.
欧文&#183;费斯(OwenFiss)是耶鲁大学斯特林法律教授。他1959年从达特茅斯学院本科毕业后赴牛津大学深造2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6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他曾于1965年担任联邦最高法院威廉&#183;布伦南大法官的法官助理,1966-1968年担任美国司法部民权署特别助理。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法学教授,1976年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教,讲授司法程序、平等、分配主义,  相似文献   

18.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36):58-59
说理有“平面”的,还有“立体”的。 “平面”的说理就是那种简单归类的说理,就像一个投递员按照地址将一封封邮件投进邮箱,这样的说理并不需要太大的创造性。英国的丹宁勋爵则将法官的工作比喻成熨衣工,职责就是将衣服上的褶皱熨平。立法者已经将衣服做好了,法官只是按部就班地熨衣服罢了。一个熨衣服的工作能够有多大的创造性?他无法像一个服装设计师那样天马行空地设计,无法自由地实现自己的想法。他只能按照立法者的意图行事,将出现褶皱的地方恢复原样。这种“平面”的说理,直来直去,单调乏味,大部分也是雷同的。一类衣服该怎么熨,好像也出不了什么花样。一类案件该怎样判决,所有法官差不多也都会是一个想法。  相似文献   

19.
珂影 《人大建设》2005,(6):36-38
这是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索贿案:河南省新乡市中级法院经济庭法官张其江,得知熟人梁卫保身陷一桩经济纠纷时,表示自己能帮他打赢官司。条件是梁卫保要付5万元的“好处费”。出于无奈,梁卫保让工厂会计给张其江出具了一张5万元的借条。正是这张借条演绎出一连串的故事。也勾画出一个贪赃法官的一段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8日上午,云南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举办了“法治之光”系列知识讲座,马老应邀为法官们讲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来自云南三级法院的部分法官以及部分检察官和公安民警近500人齐聚一堂。马老的讲课幽默风趣,意蕴悠远,他还结合了云南法院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该案例当时被拍成《血色宽恕》电视片)进行讲解,在马老的讲课过程中,大家不时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