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我国周边形势趋于复杂,这是我们面临的客观事实,甚至有人认为我国的战略机遇期窗口已经关闭。我认为,对于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及抓住并利用好机遇期的关键在于自身,而非完全由客观条件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对于战略机遇期如何判断,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与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相比,新发展阶段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形成更具内生性,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更具复杂性,战略机遇期的延续更具可塑性。完整准确把握这些特性,对于党和国家维护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深对“战略机遇期”的理解,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期,对于我们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头20年内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宣布我国进入原子能发展的新时期,并估计可能有十年或更长一点的和平期。这是毛泽东对新中国第一个战略机遇期的初步判定,并认为在客观上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的基本条件。毛泽东倡导的技术革命确定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展目标,中共八大为此做出战略决策。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略机遇期在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也经历了两起两落的波折。客观、全面地评价毛泽东把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略机遇期上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教训,对21世纪中国正在把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借鉴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沈东 《理论建设》2013,(5):81-84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法已有十年之久。十多年来,学界围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依据、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与条件的变化以及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如何行动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十多年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不仅有利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开,而且对我们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将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景治 《新视野》2003,(4):10-13
本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战略机遇期是由当前国际大环境、美国全球战略和中美关系、我国周边环境、台湾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决定的。为了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我国国际战略的制定,主要应当依据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国家综合实力、理论指导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因素。我国国际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包括核心利益和外延利益。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运用广结善交、相互融合、睦邻友好、多元制衡和有效威慑等谋略。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把握战略机遇期在国际上要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国内要实施一整套科学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鄢一龙 《理论学刊》2020,(1):105-114
不同于哈佛"三圈理论",中国"三圈理论"认为战略管理的首要要素是顺应天时,基础要素是识别地利,能动要素是发挥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耦合才能构成战略机遇期。建国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战略机遇期,其中第一次出现在建国初期,第二次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三次于1993年开启。新时期以来,我国顺应天时地利变化,对内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外充分发挥领导力,主动实现了一系列战略转型,逐步打开了第四次战略机遇期。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从依靠改革开放红利到更多地依靠创新引领红利,从和平崛起进一步到包容性崛起。  相似文献   

9.
张蕴岭 《前线》2021,(3):23-26
用好战略机遇期是我国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自身是影响和引导我国战略机遇期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中国通过自主努力,能够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新机遇,实现国际体系和秩序的合作性变革,推动世界向新发展范式转变。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环境是一个变量,中国在主动创造良好环境方面大有可为。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助于创造战略机遇期的良好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慎明 《红旗文稿》2012,(17):10-14,1
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文中,对这个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同时,又要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大量难以预料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具体的战略应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说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机遇”在哪里?它有哪些持点?我们如何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本文作以下解读:  相似文献   

12.
胡荣荣 《前线》2022,(9):28-31
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赋予战略机遇期新内涵。我国发展所处战略机遇期的内生性显著增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由外生性机遇为主逐步转向内生性机遇为主;可塑性显著增强,我国已具备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塑造战略机遇的综合国力,而不会严重受制于外部环境;复杂性显著增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类正面临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动性显著增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处于加速变革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3.
善于发现和捕捉机遇,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国继续处于推进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利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进程,需要我们拓宽战略视野,保持头脑清醒,相机而动,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论述,直接启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后来明确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为“一超多强,多边共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多极化是其必然趋势。基于这种战略格局,党中央于十六大作出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判断,并于十七大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和平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为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16.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在特定时期国内外综合因素作用下发展重心趋势形成的、对国家发展或人类社会进程直接或间接产生重大利好作用的时间跨度。厘清在我国进入中高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机遇多于挑战阶段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新变化,及其在国内外经济、政治和战略层面的条件新变化,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观,积极构筑亚太新秩序、推动国际秩序调整、深化战略合作、树立大国形象,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优化社会结构,从而延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专题研究了党的建设问题,对于我们党更好地执政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升祥  杨睿 《党课》2013,(9):10-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机遇期,战胜噶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当前,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丁淑杰 《学习论坛》2003,(10):75-76
2 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国外形势与国内建设的实际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18):46-47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对党的十六大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的重申和发展,指明了我们党科学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