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朝彬 《学习导报》2008,(11):29-3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紧密相连的。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一种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朝彬 《新湘评论》2008,(11):29-3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紧密相连的。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一种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炳权 《前线》2013,(4):15-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个基本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更好地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索中历史地形成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适应我国国情,是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保障,体现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这一制度有效地保证人民代表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来,保证其代表性的真实与广泛,保证人民代表能够全面反映广大民众的集中期盼和利益诉求,并最终在政策层面形成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法规,使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昆明  习裕军 《探索》2012,(4):10-15
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从制度形态角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具有三个层次的内在逻辑结构;提出并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要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有其自身演化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特定的前提条件、实践基础与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诱致型制度变迁的发展过程。丰富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与关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依据与基本遵循。以党的制度建设带动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丰富和发展、积极吸收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先进成果、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是丰富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公开选拔任用干部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出成果之一。这一制度的推行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公选”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这一制度,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孙桂珍 《世纪桥》2014,(5):43-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为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而做出的制度选择。在这一制度的有力保障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且这一制度还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
张英  万桃涛 《求实》2003,2(5):4-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始终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这一政党制度,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建设性意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百家言     
《求是》2012,(11):63-64
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独特优势,突出表现在它具有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强大的制度供给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制度,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制度需  相似文献   

9.
王成元 《世纪桥》2006,(5):52-54
中国的工业化的制度选择经历了这样一条历史道路:进行工业化为维护封建制度,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寻求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又被迫放弃资本主义制度——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求新的社会制度与它相适应,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矛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工业化没有选择资本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叉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与进步性联系在一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主义制度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这一认同内在地包含制度理念认同、制度优势认同、制度发展认同三重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彰显着制度的人民性,奠定了制度认同的思想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制度绩效,彰显着制度的科学性,构成了制度认同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彰显着制度发展的坚定性,为制度认同提供持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推动制度现代化,在发展中推动这一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的制度理念认同、优势认同和发展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认真学习领会这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伟大地反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证.这一新概念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制度层面上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角,而且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统一体现在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其中稳定性是指制度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保持一脉相承,包括解放发展生产力、集体主义、公平原则和独立自主;开放性是指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包括注重改善人民生活、以人为本、注重效率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这一系列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孔昕 《湘潮》2014,(10):10-13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进行的一场带有根本意义的体制革命。邓小平是这场革命的奠基人。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对计划与市场以及这两种经济体制的运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共产党党情,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思想的成熟。在新的历史阶段,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确保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再春 《前线》2011,(8):21-24
(1,历史的刻度,在于记录人类前行的脚步。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做到了经济自强、文化自觉,更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制度自信。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铿锵有力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充分表明我们党有着高度的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是时代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强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8.
秦正为 《探索》2012,(1):8-12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与体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条件,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历史鉴戒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实践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这一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个历史性的过程,新中国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本质,而且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从其基本特征来看,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公民意志的统一、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统一、坚持以德为先与突出功绩导向的统一,鲜明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其价值追求来看,这一制度能够发挥价值引领与价值导向作用,协调价值理想与价值规范,促进价值体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熔铸。从其作用路径来看,这一制度是对价值观的人格化诠释、仪式化呈现,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规范保障,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传播。  相似文献   

20.
虞崇胜 《探索》2020,(2):56-70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和治理变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认识我国制度体系的优势和短板,辩证看待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切实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赋,使我国制度体系始终处于进取和发展的良好状态。所谓制度秉赋,是指制度所持有或内含的优良品质。在某种终极意义上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取向,就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赋。这是较之建立新制度更为复杂更具创造性也更长远的制度建设工程,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因此,需要把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航向,超越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将发扬制度优势和提高治理效能统一到提升制度秉赋上来,在提升制度适应性、包容性、共识性、自主性、进取性、有效性上下功夫,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出中国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