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经验表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要从领导干部抓起、从领导干部做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  相似文献   

2.
李满圈 《理论前沿》2006,479(14):26-27
贪官之所以能把自己变成贪官,是钻了社会和法律制度的漏洞。要有效地治理腐败,就要处理好社会清廉与公共财政、与职务消费、与“小金库”、与洗钱行为的几个关系问题,从体制和机制上探讨治理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阶级产生便有了贪污腐败,它是我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官本位”社会之顽症。“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吏是否清廉关系到国家的政权,因此历朝历代都把惩治贪污腐败作为维护统治政权的稳定,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手段,其中唐代反腐惩贪的成就较大,在官吏制度、刑罚制度等方面都有可取之处,试做分析。一、以廉择官的官吏制度。官吏道德修养的高低、个人素质的好坏,是清廉与腐败的关键。所以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考核和任用,以保持官僚队伍的廉洁性。1、实行严格的官吏选拔制度。唐代实行科举制,是封建时代官吏选拔方式的重大进步,具有…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抵御腐败的意识和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基层领导干部腐败抵御力包括思想防范力、是非识别力、权力约束力、自我警示力和行为控制力。基层领导干部不仅要增强抵御腐败的意识,而且还要掌握腐败抵御力在实际领导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5.
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治家之道对领导干部建设优良家风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建设优良家风,必须提高家风对党风、政风、社会风气、预防腐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意识,从继承"传统家训"、树立自身模范、爱家有方有度、完善内外监督等四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培养清廉的家风文化,构建完善的家风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卖官鬻爵是一种典型的吏治腐败 ,它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 ,极大地干扰和削弱了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它还滋生、助长了其它腐败现象 ,造成腐败的恶性循环。卖官鬻爵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它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遏制、铲除卖官鬻爵现象 ,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思想教育是基础 ,创新政治体制是关键 ,从严治党是保证。  相似文献   

7.
整治腐败 重在以法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难治 ,根本在于腐败与权力紧密相联。权力腐败是腐败的核心问题。以法治权是遏制腐败最有力的手段。它包括完善反腐败的立法 ,严厉惩处腐败行为的司法 ,以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同时 ,提高干部懂法、用法的能力 ,保证司法清廉是以法治权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是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否发挥权力职能、树立领导威信、抵御腐败侵蚀的大问题。这种权力道德可分谋私、雇佣、尽职、献身四个层次。矫正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观,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使之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进入较高的权力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9.
苏共亡党过程中的领导干部因素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共亡党已经20多年了,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留给世界的教训可谓沉痛。其历史教训主要在于:苏共中央主要领导干部缺乏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背离甚至背叛马克思主义,高级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并腐败变质,等等。深入剖析这些深层次原因,吸取其教训,对于我国当前及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但部分领导干部之间的不健康人际关系则腐蚀干部队伍,成为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措施督促领导干部之间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减少腐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强化党内民主和民主集中制是建立和谐“官际”关系、遏制腐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拥有一定的各类稀缺资源配置权,但同时也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各种诱惑的考验。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坚守党纪国法,合法有效地行使着各自的职权,但也有不少领导干部利欲熏心,抵挡不住权力的诱惑,因而各类腐败行为也屡屡发生,腐败案件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尽管各类腐败行为得到了有力遏制,但腐败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腐败案件呈高发态势。究其原因,与少数领导干部错误的思想观念、错位的价值取向、薄弱的意志品格等主观因素以及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依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这两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只有不断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才能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让腐败分子无空可钻。  相似文献   

13.
权力的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如今的国际社会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绝对的清廉,因为国家公共资源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再加之人们存在对公共资源私人占有的动机,使得掌权者极易走向权力腐败。从权力腐败的界定、根源、危害和防范措施四个方面,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详细论述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离任领导干部"后权力"腐败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在任领导干部权力腐败不同,离任领导干部"后权力"腐败具有隐蔽性强,时间跨度大,查处难度大的显著特点。官本位思想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不利影响、"恋权心理"对领导干部心态的不利影响、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监督体系措施的不完善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抓好廉政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离任领导干部的心理障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监督体系,加大查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领导干部的"后权力"腐败,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从源头上预防。其有效途径主要是:一、领导廉洁是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领导干部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是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因此,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现实意义,身体力行,严格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严治家,慎交友,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都能经得住考验。领导干部必须严格…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山西大面积塌方式腐败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把握山西干部的思想动态,山西行政学院课题组在不同班次的领导干部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的范围包括科处级干部、副厅级领导干部以及少量正厅级领导干部。调查包括:腐败原因分析、对腐败斗争的总体评价、对未来趋势的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国际透明组织关于2014年世界清廉国家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7,是亚洲国家中清廉度最高的国家,其廉洁高效的政治运行环境和健康发展的经济环境,颇为世人称赞。香港治理贪腐的廉政公署模式,是在借鉴了新加坡法治反腐模式后逐步形成,是反腐倡廉领域里较为成功的一种模式。新时期加强反腐败斗争,要借鉴和参考成功经验,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从思想层面抑制腐败念头;完善政治体制,从根源上消除腐败;制度反腐,从策略上根治腐败。  相似文献   

18.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律是领导干部从政为官的根本,只有严格自律,才能从内在因素上保持从政清廉,为官清白。领导干部的自律素质是其从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弘扬优良作风的表率;其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第三,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反对"四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第四,作风建设关键是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国际透明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澳大利亚名列前几位。在廉政上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澳大利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分不开的。本文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防治腐败制度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