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1月7日下午18时,在贵州视察指导工作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同志,从赫章县的砂可变电站视察回来,在县委招待所刚坐下,不顾路上劳累,挤时间约见了全国政协委员马鸿恩阿匐。“哎呀,王主席,你真的是从‘天上’来看我,这么远。你还记得我,叫我好感动。”马鸿恩委员握着王兆国的手,激动地说。“快请坐,快坐。早就该来看老朋友啦,我怎么会忘记您呢。”王兆国热情地说。陪同约见的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伍席源同志也握着马委员的手,热情地让坐。“近来身体好吗,看你气色不错。”“好,好,一切都好…  相似文献   

2.
先是面向购房者推出的“蓝印户口”,最近则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的上海“绿卡”。在上海,只要有单位接收,只要你有本科文凭,就认你为“人才”,就慷慨地给你户口。上海的决心是,在2005年建成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和全国人才聚集中心,人才总量达到137万。  相似文献   

3.
“今天早饭吃什么?”这是经常挂在上海人嘴边的话。早餐,是上海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于是,“多旺快餐公司”被列为市府大众化点心实事工程之一。“多旺”,真的成了“大众所望”。  相似文献   

4.
我对一位朋友说,我要用你MSN上的签名“‘老干妈’炒一切菇”做篇名写文章;另一位朋友马上叫起来:“真的啊,真的啊,我也有名言的。”  相似文献   

5.
“你好!真的好感谢你们呀,原先我不知道谁能够替我日日夜夜照顾我的老爸,只有你们真正做到了!”这是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国际长途,打进了上海银康老年公寓。美籍华人唐女士的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一而再、再而三地向银康老年公寓员工表示心中的感谢。此前,事业有成、久居美国的唐女士始终心神不定,一日数次打电话给患病的老父亲:“Daddy(爸爸),您近来真的好吗?”接电话的唐教授每次都如实相告:“真的好!银康老年公寓就是我的家。”  相似文献   

6.
说“酷”     
●酷是建立在实力和成就的基础上的。当警察的如果多破案、多给老百姓做好事,哪怕你真的不会笑了,老百姓也不会责备你,怕就怕案子破不了,好事情也不多做,却摆出酷的脸谱,那人家自然反感。据说现代汉语每年会有900多个新词汇诞生,稍一不留神亦或是放松了学习就落后了。最近一段时间常见报刊上用一个“酷”字形容男性歌星、影星,称之为“酷哥”,有“很酷”、“装酷”、“玩酷”、“极酷”各种说法,我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只好到字典中去找答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的《现代汉语小词典》对酷字…  相似文献   

7.
王晶晶 《今日广西》2007,(16):59-60
30岁的于洁看着笔者有气无力地说:“这个年龄对我来说,已经没什么好消息了,真的,我现在都不敢给家里打电话。”今年夏天博士毕业的于洁,正当“而立”之年。在她看来,30岁是一个尴尬的时间点——你长大了,但你却不能肯定自己成人了。 零点研究咨询公司最新完成的一项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对上海、深圳、天津三个城市的1553名常住居民进行的入户访问)显示,稳定、自我实现和成熟,是现在年轻人心目中“长大成人”的主要标准。若以此衡量,于洁和她的同龄人简直可以被定义为“三十难立”的一代了。  相似文献   

8.
库埃方式     
《时事报告》2011,(11):66-67
19世纪,法国有个医生叫埃米尔·库埃。有一次,一个病人找他看病,他手上没有药了,无奈地拿起一瓶蒸馏水说,这瓶“药水”能治你的病。病人回去后服下,竟然真的好了。这让他意识到自我暗示的强大力量: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能好转,你好转的机会就会加大。后来的学者把这种自我暗示的治疗方法叫做“库埃方式”。  相似文献   

9.
不变的善良     
一位老人路过乡村公路时,被一辆从后面开过来的小车碰着了,老人倒在了地上。路上没有行人,没有人看见。小车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又白又胖的男人。男人看了看老人,老人就要坐起来。男人说:“你先别动,伤着哪里了?”老人说:“轻轻地碰了一下,没伤着。”男人又看了看老人,说:“你真的没伤着?”老人说:“我真的没伤着。”男人说“:你没伤着,那我走了啊。”老人说“:你走吧。”男人走到车门边,要打开车门上车时,又回到老人身边,说“:你真的没伤着?那我真的走了啊!”老人说“:我真的没伤着,你走吧。”男人上了车,发动了引擎,又熄了火下来,再次…  相似文献   

10.
奶酪?不吃。巧克力?不行。油炸食品?绝不。……所有这些你印象中的“坏”食物是否都被你划到禁食的黑名单上了?但是,这些食物真的是你的夙敌吗?营养专家对吃这些有害的“坏”食物有怎样的看法呢?  相似文献   

11.
朱景敏 《今日广西》2007,(16):13-13
听到一对母子对话:“妈,对不起,我没考好,让你失望。”“傻儿子,你尽了力啦,问心无愧。”“我真的很难过。”“一次失败,不等于一生失败,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就差那么3分吗?明年再考!或者……”“或者我就去读高职。”“那也很好呀,我支持,我会说服你爸的。”“那我不就成了一棵草了吗?”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歌唱选秀电视节目红遍中国,引发了一股K歌热潮。最近KTV的点歌排行榜的前几页都是“中国好声音”中的爆棚曲目。事实上,高手总是在民间,不如去上海最有人气的几家KTV吼一把,下一个“上海好声音”没准就会是你。  相似文献   

13.
胡晓生 《小康》2010,(6):112-113
曾经,“广州湾”的响亮名号齐名“上海滩”。“商贾云集,盛极一时”,广州湾,就是现在的湛江。熟悉湛江的朋友说,湛江有一百个好,数不过来。想去湛江投资的朋友说,找遍中国也没有湛江这样的价值热土。去湛江游玩的客人说,来这里吃中国最好的海鲜,还绝不担心被“宰”。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个好人: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朝外丢废物,他会急不可耐地喊:“嗨,你人在上海,上海就是你的家呀!不要糟蹋、要爱惜这一方水土才对啊!”  相似文献   

15.
萨莉的微笑     
萨莉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恶狠狠地看着自己。萨莉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一把……”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的好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本来脸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他有点  相似文献   

16.
男人是蟋蟀     
肖兴文 《人民公安》2006,(24):53-53
你帅,你草率,你蟋蟀。简单的过度,就把男人归结为蟋蟀了。我经过观察和研究后发现,我们男人真的是蟋蟀,为此,可以列举出五大理由:其一,男人好“斗”。蒲松龄的《促织》,就给我们描绘了斗蟋蟀的精彩场面。“促织”是蟋蟀的别名。斗蟋蟀之风,是宫廷兴起的。“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13,(2):76-76
一场会议开始前,你都思考过什么?诚然,会议的主题、目的等必不可少,可除此之外的“附加值”,你真的做好准备收获它们了吗?  相似文献   

18.
陈越骏  沈培德 《台声》2001,(10):17-17
上海嵩山路77号有一家枣子树素餐馆,门前8棵枣树分列两旁,格外惹人注目。沿街的大玻璃窗,店内的小方桌加上藤椅,处处显露出的风格和情调,均与上海传统的素食馆迥异。枣子树──“早吃素” 为什么店名要叫“枣子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这家餐馆的总经理、台商宋渊博。 “生长在大陆北方的枣子树,最早只出现在我儿时的梦中。”宋先生若有所思地感叹。宋渊博40岁左右,1米8的身高,出生在台湾高雄,在台南成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从事房地产生意近10年,1993年随信义房地产到上海。在这期间,他的母亲得了肺癌。宋渊博夫妇俩为此到…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上海》2010,(4):4-4
巴西驻上海总领事帕依瓦介绍说,巴西为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这个舞台上展现自身可使美梦成真的潜力,政府大手笔投资,并动用了大量政府资源来筹建巴西馆,“是最特别最盛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20.
和我一样决定留在上海的同学李翘,很严肃地打电话来问我们是否要先booking回程机票以防万一。我说你的口气真像1949年询问要不要搭船撤退来台湾那样紧张。她说可不是!只要感冒了就上不了飞机,现在医院里你敢去吗?真是连感冒发烧都害怕!公布真实疫情后不到3天,上海全市就大张旗鼓地宣传抗“非典”,声势浩大得几乎把整个城市覆盖住。在大众传媒之外,还有一套我们所看不见的传播通报体系,效率好得神奇。“四早三好”,“响应号召、珍惜生命;草药七副、远离非典”等口号早在大街小巷喊得掷地有声。相关约束的法令马上就落实:严格禁止离开上海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