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些人提出、并反复阐述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城市化”这个范畴;我国一些同志进而做出我们国家要走“中国式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的论断。对此,我们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并借此求教。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不存在所谓的“社会主义城市化”,尤其是在我国这种具有八亿农民特殊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是不可能存在什么“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学说所指出的工农结合,城乡“融合”、一体化的道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朝鲜和我们国家,都在农村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社会界限变得十分复杂,特别是随着现代股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的理论.“人民资本主义”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民主化”和“管理民主化”.现代股份公司对工人发售股票,使股票更加小额化、分散化;一些西方学者据此宣称所谓“资本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剖析“新炮舰政策”的理论根据 《北京日报》1999年5月26日载本刊特稿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为自己施行的“新炮舰政策”编造出了一系列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所谓理论根据。我们必须对支撑这一政策的种种理论根据进行剖析和批驳。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周启朋教授说:“天定命运论”、“注定领导论” (是干涉有理的依据)、“参与绝对必要论” (是新干涉主义逻辑)、“民主和平论”(是新干涉主义悖论)等是支撑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外交政策的主要理论。这些所谓的理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以比战前更快的速度发展,也使社会生活条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在生产力方面,出现了所谓“四高”:劳动者的教育程度高;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在生产关系方面,有了某些新的调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国家干预经济,工人参加管理,社会福利设施的发展。据此,西方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们跟着资产阶级学者叫嚷:资本主义已经是“公有经济”、“公私溶合经济”;资本主义社会是“平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消除了。例如,赫伯特·马库塞说:  相似文献   

5.
王宝雨 《求知》2023,(8):42-44
<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天津市津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打好用好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好牌”,坚持“打点、聚线、成面”。所谓“点”,就是具体项目、实体企业、市场主体、空间载体;所谓“线”,就是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主题园区;所谓“面”,就是镇街、工业园区、经济战区。通过“多点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6.
鲍秋媛 《理论导刊》2004,(12):48-49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西方帝国主义不择手段地试图把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别有用心地提出所谓“西藏问题”。所谓“西藏问题”,其实质就是达赖集团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迎合西方国家的需要分裂祖国的问题;是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培植、支持西藏地方分裂分子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问题;是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企图牵制遏制中国的一个筹码。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5月28日,由中国政治学会和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术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劲教授为此次论坛的召集人与主持人。受邀参加论坛的学者有程同顺、方雷、金安平、孔繁斌、刘训练、王成、陈军亚、李里峰、王向民、臧雷振、张力伟等。与会专家围绕“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国外政党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小明 《团结》2004,(1):45-4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少数西方国家日益重视政党立法,使政党组织及其活动日趋法律化、规范化,实现所谓“可控的政党政治”。政党立法十分复杂,形式多样,制定政党法是其最集中的表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在从一党制向多党制转变的过程中也制定了政党法。我国1982年宪法中出现“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政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在美国出台的一些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文件中,经常出现“无赖国家”这个概念。那么,所谓“无赖国家”究竟是指哪些国家?美国为什么称这些国家是“无赖国家”,并对它们采取了何种政策?现在为什么又放弃了“无赖国家”这一称谓,而改称“需要关注的国家”?后者与前者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青年文化     
①指流行于青年人社会群体中的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文化,是青年人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为青年人社会群体所共享。②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类型,即“年轻的文化”。费孝通教授认为:“文化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扩张的,一种是生了壳,停止了生长的,我所谓‘年轻的文化’就是第一种。美  相似文献   

11.
林达光是加拿大籍学者、知名人士,曾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和蒙特利尔大学教授,现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纪念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基金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康乐 《瞭望》1992,(22)
本世纪后期,世界上多数国家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下个世纪又面临几种能源行将枯竭的阴影。人类的最终能源将是什么?王淦昌教授认为,核聚变将提供问题的答案。 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倡导者、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是国际上最先提出激光核聚变的科学家之一,近年来他亲自参与并主持了运用国家“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进行惯性约束聚变的实验。日前,王淦昌教授在家中接受采访时说:“神光”进展顺利,已成功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大致上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所谓“欧洲共产主义”,另一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此外,还有一个“西方马克思学”.欧洲共产主义最重要一个观点,就是否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一个指导中心,主张各个国家共产党应该自治,应该平等,反对苏联过去提倡的所谓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概念,和一切都要服从苏联利益的  相似文献   

14.
林蔚 《瞭望》2005,(36)
这些天,对中国女界来说,仿佛又过了一个“三八”节——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国家明确将“男女平等”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并写入法律;有关“妇女”的报道集中地受到大大小小媒体的高度关注……。说实话。作为一个女性,真是很感动。尽管我们中国确实没有诸如“女士优先”一类所谓“绅士文化”,但以“国家意志”来推动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发展,这在世界各国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史以来,除史料不详的“三皇五帝”、夏、商、周之外,秦汉以降的两千余年间,真正达到国泰民安的所谓盛世,仅汉之“文景”,唐之“贞观、开元”,清之“康乾”,即使加上史学界较为认可的宋仁宗年间的政通人和,不过区区二百七十年左右。中国古代是君权至上的体制。历史上的所谓“盛世”,也是君权至上产物,只不过是“人治”传统下由于“元首明、肱股良”,在历史长河中造就的几个波澜壮阔的“旋涡”而已。要走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历史轮回“难于上青天”。但是,当代中国已经走上了民主与科学之路,在君权至上这个大背景消失之后,认真研究盛世时期法制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肖滨 《政治学研究》2020,(1):57-65,M0004
在《中国政治学的转型:分化与定位》一文中,景跃进教授将政治共同体确立为中国政治学的逻辑起点,揭示维系中国大一统的集权逻辑,搭建了一个国体、政体和政治共同体“三位一体”的中国政治学分析框架。景跃进教授提出的问题及所做出的分析极具启发性,但仍有进一步商榷和对话的空间。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现代性的国家共同体;现代性国家共同体既服从统一逻辑,又遵循共和逻辑。在“一体双权”的中国政治学分析框架中,“一体”是指现代国家共同体以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族一体等为核心内容的一体格局和统一状态,体现统一逻辑;“双权”则包括“民权”和“国权”,处理二者之关系的制度安排事关共和逻辑能否得到实现。相对于“三位一体”的中国政治学分析框架,“一体双权”有一定的理论优势,有可能拓展中国政治学的学术研究范围,为中国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对话提供更加开放的交集空间。  相似文献   

17.
李利珍,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从教29年,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扬。2003年荣获“上海高校教学名师”、“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师范大学“师德楷模”称号,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18.
主事者陈明通虽是学者身份,却是台湾岛内公认的陈水扁智囊,且被认为极有可能出任“陆委会”主委一职日前,台湾大学教授陈明通抛出所谓“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草案”,拟冻结现行“中华民国宪法”,声称为“协商两岸终局政治安排”提供“宪法授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1917年10月武装起义胜利初期,列宁没有所谓“一党专政”的主张和思想。他论述了苏维埃的特点和优点,指出它是无产阶级的国家,主张区分苏维埃的职能和党的职能。他没有所谓“党专政”或“党治制”的主张和思想,不能片面地理解他的有关论述。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联合和团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使人民群众获得了罢免权和监督权,并且努力使国家公职人员成为社会公仆,这体现了苏维埃政权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20.
凌晓东 《理论参考》2009,(10):12-13
三元悖论:受到制约的宏观调控 第一个悖论是所谓的“三元悖论”。这个悖论最初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183;蒙代尔在1962年提出。美国经济学家、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183;克鲁格曼在1999年给予了更清晰的阐述。“三元悖论”说的是: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