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大力扶持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下文简称《条例》),这是首部规范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将于今年3月1日实施。为明确民政部门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条例》出台后,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迅速行动: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条例》精神。省民政厅举办志愿服务业务培训班,对全省18个省辖市、157个县(市、区)登记管理机关26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二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将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条例》明确列举了志愿者享有知情权、获得必要条件和保障权、获得教育和培训权、请求解决问题权、困难时优先获得帮助权、监督权6项权利。《条例》规定,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组织与接收志愿服务的组织或个人之间,应当就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要求签协议,应当签署书面协议。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推动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9年11月15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修正案,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改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明确市、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行政管理工作,拟订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政策措施,开展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组织登记和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查处相关违法行为。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和新修改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两部法律法规,为上海市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省民政厅高度重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明确职责定位,发挥志愿服务在"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中的作用,开创安徽志愿服务发展新局面。一、坚持高位推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一是填补法制化空白。加快推进《安徽省志愿服务条例》立法进程,从法律层面对志愿服务进行促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5号《志愿服务条例》已经2017年6月7日国务院第17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7年8月2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5号《志愿服务条例》已经2017年6月7日国务院第17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7年8月2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正>在纪念国务院颁发《志愿服务条例》施行一周年之际,西安市新城区民政局同区委宣传部联合表彰了9个志愿服务先进社区、8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6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8名优秀志愿者,要求各街道社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以先进为榜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为什么要制定《条例》?答: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中都有关于志愿服务的规定,二者该如何适用?怎样的立法模式能够使二者都发挥最大作用以促进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呢?通过文本规范分析,发现美国采用了弱慈善、强志愿模式,日本是强慈善、弱志愿,韩国是慈善志愿并驾齐驱,我国则是大慈善、小志愿。域外各国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志愿服务立法都突出志愿服务作为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重要手段的功能,政府积极干预和保护志愿者权益,这是慈善立法难以独立完成的。《志愿服务条例》开启了处理二者关系的有益探索,但独特性稍显不足。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应往前一步,明确使命,成为实实在在的志愿者权益保障法、志愿服务促进法。  相似文献   

11.
正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我国首部志愿服务行政法规,自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保证,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法制化运行的阶段。一、深刻认识制定实施《条例》的重大意义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是加强新形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21,(2):30-31
2020年12月25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据悉,2007年9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以来,首都志愿服务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广大志愿者在2008年奥运会、国庆70周年庆典等大型社会活动、社区治理、抗击重大疫情和各类社会服务、社会建设活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3.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十四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志愿服务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19年7月1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志愿服务条例》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高频词汇.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却不尽一致?有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善举就是志愿服务。有人认为志愿服务不能收取任何酬劳:还有人认为只捐钱却没有从事实际服务工作的不能算作志愿服务。在2007年12月5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中.对“志愿服务”给出了明确的说法——它是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并日渐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其中,企业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领域一支快速增长的力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的相继出台,为企业志愿服务明确了法制化的发展路径,也为其规范管理提供了重要契机,企业志愿服务将出现新的发展机遇,也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的趋势。结合当前的宏观背景和政策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呈现出十大发展趋势:企业志愿者管理的规范化;企业志愿者管理的互联网化;企业志愿者团队的自组织化;企业志愿服务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企业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本地化和社区化;企业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和精细化;企业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企业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精确化;企业志愿服务效果评估的科学化;企业志愿服务带薪假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26日,湖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8月1日起施行。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泛指志愿者不为物质报酬,自愿地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公益性行为,是一个国家、地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2月1日,《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一周年暨国际志愿者日宣传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举行,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詹成付出席活动。詹成付副部长观看了《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一周年成果宣传片和展板,考察了志愿者注册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详细询问了北京市志愿者数量和志愿服务队伍情况,与现场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亲切互动,对北京市志愿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詹成付指出,志  相似文献   

18.
<正>渝民发[2017]56号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文明办、团委,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万盛经开区民政局,各志愿服务组织:为促进和规范志愿服务记录工作,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重庆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2017年8月23日重庆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第一条为促进和规范志愿服务记录工作,维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重庆市志愿服务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志愿服务记录,是指志愿团体(开展志愿服务的组织或单位)通过全国志  相似文献   

19.
<正>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为志愿者们点赞,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231.0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84%。一是坚持思想引领,鼓足志愿服务"精气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与《志愿服务条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二是坚持典型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志愿服务经历了从萌芽、起步、普及、全面发展到十八大以来的快速发展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构建了以国家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和国务院与地方民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体制,为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