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必须与国际接轨,顺势而变。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内在需要,通过学生服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大学德育的失落,是所有德育工作者的尴尬。本文分析了德育失落和边缘化的表现,并从世界文化中科学主义膨胀大背景、大学教育理念迷失的中背景和我国德育发展历程的小背景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理念创新之路:"以人为本"、以生活化为途径、以融通为方向。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教育目标的界定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个体发展的需求。依据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个性化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个性健全、身心健康、富有创造力和实践精神,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个性化教育总目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指导学生认知自我、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等三个具体目标。实现个性化教育目标必须遵从差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社会化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知识经济角度出发 ,运用创新型教育理念 ,探讨和研究我国高等专业创新教育职业性 ,强调高等专业教育要在注重创新型素质教育中切实开发学生的就业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弱、认知和行为脱节的现状令人担忧。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实现"知行统一",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重点。为此,高校应该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能力低下的问题,着力探寻提升道德实践能力的新路径,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熏陶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实现德育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有着重视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悠久传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基本共性:自由与多元的学习环境、以个性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创新能力的素养培养为重心、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培养方式。国外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三点启示:营造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以创新能力素养为依据选择课程知识。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实施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在强调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实践育人思想理念的同时,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学生全员参与、结合课程内容、融入流行元素等原则,并在教学中规范管理、有序实施、深化反思,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工会工作理论创新是工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工会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坚持工会工作理论创新必须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注意研究全面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工会理论课题;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注重从职工群众中吸收理论创新营养;要以维权为重点,注重研究相关的政策;要以推动工会工作创新为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义重大,坚持以人为本是创新发展心理契约的必然要求。从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全面把握员工的需求、激励员工的职业发展、关注员工的个性差异等方面提出以人为本理念下心理契约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的关键是: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巧妙创设知识悬念,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