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自从我学习了《青少年修养》以后,我的进步很大,书中的内容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前,我是一个怕脏怕累的孩子。放学回家,有时间也不和妈妈一起料理家务,而是放下书包就出去玩了。家中养了几百只鸡,都是妈妈一个人料理,有一次,妈妈让我去给鸡添水、添食,我一看又脏又臭的鸡粪,就噘着嘴说:“我还有作业呢。”等妈妈一走,又去玩了。我学习了《热爱劳动》这一课后,知道了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劳动者是人类幸福的创造者。因此,劳动是光荣的事情。热爱劳动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老师给我们讲了朱总司令和战士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修养》前言中说:加强思想修养,“主要就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又说: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理想。”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同各种敌对、腐朽和落后的势力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继承了历史上劳动人民的优良道德传统并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了解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对于处理好各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驴子驴子因为愚蠢而被人们叫做蠢驴。“我得改变自己的形象”,驴子想。“听说穿戴是树立形象的最佳方法,那我就做最好的衣服穿在身上。”于是,驴子就做了一件缀满金子的衣服穿在身上。驴子穿着黄灿灿的金衣服招摇过市,可人们见了它却说“:瞧,蠢驴又来了,还穿着又笨重又容易被抢  相似文献   

4.
尝试教学法是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法。把这种新的教学法移植到《青少年修养》的教学中,吸取其精神实质,根据《青少年修养》教材的要求,经过改造而使之具有《青少年修养》的教学特色。它突出一个“练”字使“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带有尝试的性质,使学生在“练”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次。北京市的幼教专家到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相似文献   

6.
在我学习《青少年修养》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做人的道理。我的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由于他年纪大了,得了气管炎,经常一边咳嗽,一边大口大口地吐黄痰。我很看不惯,就用白眼瞪他。妈妈看我这样对待爷爷,就说我,骂我。爷爷看到我这样就不住地唉声叹气。自从我学习了“尊敬长辈”这一课以后,我明白了,我们的老一辈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不减肥就死     
伊安·塞当衣柜里有三件衣服,他发誓要永远保存,但是他无意再穿这三件衣服。因为在过去两年中,他的体重减了252磅。 伊安34岁。他16岁离开学校时,体重为252磅。当时他妈妈找到新的伴侣搬进家中,伊安独自一个人住在外面,他肥胖的问题开始出现了。 “没人跟我说,‘你不能这么做’或是‘你不应当那么做’。”他回忆说。“于是,我半夜回来  相似文献   

8.
学习了《青少年修养》“可爱的祖国”一课后,不由使我想起我的家庭。我出身于贫苦艺人家庭,爷爷十二岁拜著名魔术大王(穆文庆)为师,学习杂技、魔术。他们成立了“天凤魔术团”在天津等地演出,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青少年修养》课应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评定其学习成绩。这样做,就能够更好地发扬无产阶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考查学生行为表现的标准以《中学生守则》和课本所学的内容作为“修养”课行为表现的成绩评定的标准。课本的内容基本与《守则》是一致的,但有些还超出了《守则》的范围。如树立崇高的理想,明辨是非美丑,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等。但这些都是青少年思想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强调的问题。正如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要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这些也是对青少年的要求。所以,应  相似文献   

10.
当我刚拿到《青少年修养》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上“修养”这两个字吸引住了。对“修养”这个词我有些耳熟,我经常听大人说起这个词,也知道刘少奇写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但对它的真正含义我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脑子里只有一点朦胧的意思,有修养的人大概就是指在各方面都做得好的人吧!  相似文献   

11.
我是穿土布鞋长大的。那是一种用穿烂的衣服改做的布鞋,妈妈去地里把魔芋挖回来磨成浆,再放锅里烧开,把换下来的旧衣服布一层一层地糊成“布壳子”,把“布壳子”晒干,然后妈妈就用这“布壳子”铺鞋底、做鞋帮。用这种“布壳子”做成的鞋,妈妈给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粑粑鞋”。记忆里,妈妈总是在灯光下纳鞋底,那个时候队里正搞大集体生产,没有闲工夫做布鞋,妈妈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坐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纳鞋底、撩鞋帮、上鞋子。每次当我一觉醒来,总是看见妈妈坐在那里纳呀纳呀。那麻线抽过鞋底时发出一声声悠长的声音,就像妈妈的一声声叹息,…  相似文献   

12.
在政治课上     
自上中学以来,我越来越喜爱《青少年修养》这门裸程了,是她纠正了我的不少错误想法,是她帮我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象甘露在我们心中流淌, 象春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宠。 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 打开了我们心灵的小窗。青少年应有良好的修养,青少年的品质定要高尚。牢记住刘胡兰姐姐的伟大和光荣,象雷锋叔叔那样思考有限与无限。在政治课上,我们奋发学习《青少年修养》。立志做一个优秀中学生,未来的文明需要我们去开创!在政治课上@刘彤$清华附中初一(2)班 ~~  相似文献   

13.
通过学习《公民》课,我懂得了做人应具有的美德,收获是很大的。就拿以前我对劳动的态度来说吧,每逢劳动课我就对老师说:“老师,我今天有点发烧,不参加劳动行吗?”慈祥的老师说:“行,下次你再参加吧。”于是我便过了关,又能在屋里玩一节课了。可是当我学习了《公民》课上的“热爱劳动”这一课时,我的脸火辣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求异的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鼓励学生求异,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求新的思维训练,使其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如在讲述《青少年修养》第九课“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时,我引用了《把牢底坐穿》中的一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牢底坐穿”,让学生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 《湖北社会科学》杂志组织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讨论,并提出了“文艺——人民双向同构”原理的命题,我以为这是很必要的。“双向同构”原理究竟该怎么看,还有待理论家们作深入的探讨,这里,我仅从自己从事文艺工作的一些体会着眼,谈点肤浅的认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无不凝聚着作家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审美才华。这种学识才华从哪里来?它只能来自社会,来自社会的主体——人民。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作品的思想光茫便照射不到时代的高度,艺术方法也只会停留于前人的旧宅。被历史所公认的文学名著,虽具有永久的魅力,但它只属于作者那个时代人民的智慧所能到达的审美高度,作家不可能饮无源之水,不可能攀无本之木。一个作家只有不断吸取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努力去观察人们怎样以新的方式建设生活,而不是放纵私欲,他才能写出意深义高的杰作。  相似文献   

16.
从“齐桓公好紫服”说起张永辉《韩非子》有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全国上下尽穿紫衣。这时,五件纯色衣抵不上一件紫衣的价值。桓公为此事发愁,对管仲说:“我好穿紫衣,紫衣就贵得很,举国上下好穿紫衣的风气有增无减,我怎么办好呢?”管仲说:“您想制...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爸爸常给我讲故事听。记得有一次,讲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讲完后,我好奇地问爸爸:“项羽有那么惊人的力气,那样高超的武功,为什么打不过刘邦呢?”爸爸感慨地说:“‘满招损,谦受益’呀!”“什么叫‘满招损,谨受益’啊?”我又问。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学了《青少年修养》第十三课——“诚实谦虚”以后,我终于对“满招损,谦受益”这个格言有了深刻的认识——骄傲自满带来损败,谦虚谨慎受到益处。一骄傲,就不可能再去积极进取,也会错估别人,还会听不进忠告,使自己游离同志和集体之外;相反,谦虚了,就能正确估  相似文献   

18.
倪萍:娜姆,你这套衣服挂在这儿,我老觉得好像还有一个人在听我们说话。你以前在家乡泸沽湖的时候就这样穿吗? 杨二车娜姆:其实穿这套衣服的瘾没过完我就走了,因为我们13岁举行了成人礼仪后,才能穿这身衣服。衣服是我妈妈送给我的,给你戴头饰,穿这种衣服、裙子,然后把钥匙链子给你挂起来,就等于你  相似文献   

19.
《同舟共进》2012,(9):82-82
上海 网友MikeShi《同舟共进》这本杂志,我是2011年才知道的。2月搬到新的住所时,隔壁住着一对阿公阿婆,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70多岁的人还天天上网,我偶尔也与他们交流对今日社会的一些看法。一天,他们神秘兮兮地递给我一本杂志,说:“你可以看看这本杂志,非常不错。”我一边接过一边想,不会是路边卖的那种无聊刊物吧?一看,就是这本《同舟共进》,封面极为朴素,然后随手翻阅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匆忙间无意识地看是哪家出版社出版,有没有邮发代号,可杂志不但邮发代号不差,连ISSN编号都有,主管主办单位是政协广东省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思想,我们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了“三做”和“小小责任制”俩项课外主题活动。一、“三做”活动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助做,集体的事情争着做”。活动一开始就由学校向每一个学生家长发去一封信。家长同志: 初中一年级《青少年修养》课主要的任务就是教给青少年怎样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道理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