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这些年净钻山沟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李德龙这样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宝清县七星泡镇金沙岗村的农民,这些年一直在做着一件不寻常的事儿——寻找当年的抗联遗迹。过去30年间,他采访过上百位抗联老战士和抗联将士的后代;为了进山寻访,他开坏了7台吉普车,行程达25万公里,足以绕地球赤道6圈;他发现抗联密营遗址、战斗遗迹1000多处;宝清境内立下的30块抗联纪念  相似文献   

2.
赵文信 《世纪桥》2010,(6):10-12
<正>北满抗联通凤地下交通总站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于1936年冬亲自指示建立的。在支部书记、站长杨春和继任站长杨振瀛带领下,这个站坚持战斗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6,(9)
长征精神与抗联精神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三大艰难困苦”背景下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与抗联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宝库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长征精神与抗联精神都蕴含着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都体现了精诚团结的良好风貌;都彰显出坚贞不屈的牺牲精神。传承长征精神与抗联精神,要有穿越时空的强大力度;震撼心灵的持久热度;思想境界的追求高度和代际传承的辐射维度。  相似文献   

4.
<正>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抗联抗战的时间长期持久,斗争的条件极端艰苦,付出的牺牲无比壮烈,做出的贡献彪炳史册,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回顾抗联历史,尤其需要我们永远铭记的是,在这场长期、艰苦、壮烈的对敌斗争中,抗联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  相似文献   

5.
<正>抗联一军在辽宁境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抗联遗址。这些遗址铭刻着抗联将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辽宁抗日斗争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三块石抗联遗址,位于抚顺市抚顺县后安镇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三块石山南坡半山腰处。1934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到抚顺县的馒首排子、佟庄子、郑家堡子、五龙口、王家店、救兵台、山龙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2,(4):2-F0002
<正>2012年2月5日,由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省抗联博物馆和省抗日战争史研究会等共同举办的纪念周保中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哈尔滨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省政协原副主席、抗联老战士李敏,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李景文,省委党史研  相似文献   

7.
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具有强烈的历史情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口述或笔耕抗联史。他们述事继志,致力传承抗联精神,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展示了优良的学风。抗联人所书写的抗联史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更是激奋后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抗联精神是一腔民族英雄气,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由不畏强暴、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正义精神;抗联精神是气贯长虹的党魂骨气,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崇高信仰与爱国精神高扬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崔光烨 《世纪桥》2011,(6):41-48
无产阶级革命家韩光作为东北抗联的老战士,其抗联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他先后与毛泽东主席亲自表扬过的著名抗联将领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和全国人民所熟知的著名抗日英雄赵一曼等在枪林弹雨中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结成深厚的战斗情意,并成为这些抗联英烈的重要见证人。韩光不仅是当年抗联将领当中极少的幸存者,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抗联将领当中,唯一成为级别最高(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机智脱险     
《世纪桥》2012,(4):61-64
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怎样识别敌人的欺诈而脱险,是抗联将士经常遇到的事。周保中临危不惧、机智脱险的故事,让身边的抗联战士无不称道。抗联战士陶雨峰是那次脱险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11.
第一,海伦作为北满抗联部队西征的目的地,是《红灯记》创作的历史背景。沈默君曾经说过,《革命自有后来人》的历史背景就是北满抗联的西征。1938年初,北满省委开始组织抗联主力部队西征,到1938年底,北满抗联主力部队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都先后到达海伦地区,完成了战略转移。艰苦卓绝的西征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部队的战斗故事,有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支援抗联的故事,也有地下交通员的故事。《红灯记》所描写的就是发生在西征期间,抗联地下党、游击队和交通员的英雄故事。海伦作为抗联西征的目的地,是敌我双方激烈斗争的旋涡,英雄事迹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2.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一名抗联历史知识爱好者。出于对抗联精神的感佩和崇敬,我经常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弘扬抗联精神的主题宣教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华历史,以及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抗战史。近年来,我一直努力在课外给学生提供学习抗联历史、感受抗联精神的机会,但由于手头相关书籍多是历史专著,孩子们读起来较为吃力,我只能将自己所熟知的一些抗联故事讲给他们听,但难免有所疏漏。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反日游击队阶段、东北人民革命军阶段、东北抗日联军阶段和抗联教导旅阶段。长期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的种种原因,抗联教导旅的许多情况很少为世人所知,影响了人们对东北抗联的全面了解和对抗联史的深入研究。近几年来,随着抗联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抗疫斗争是抗联历史记忆的重要细节。抗联面对由自然性和社会性因素引发的疫病(伤寒病、伤暑病、肺痨病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通过设法获得药品、配制中药、坚持土法医疗、进行隔离治疗、改善营地卫生、加强伤员营养等来抗疫,彰显了抗联的坚韧和睿智,体现了抗联的伟大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抗联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辽宁精神最为重要的内容。这种精神,来自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长达14年之久的东北优秀儿女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这种精神,来自成千上万的抗联将士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出的坚定信念、不屈意志和革命情操。抗联精神的核心精髓: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家、民族遭受危难的关键时刻,中国共  相似文献   

16.
<正>1945年8月28日,为了巩固人民抗战胜利成果,争取制止内战、实现和平民主,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一起,毅然踏上了重庆谈判的征程。在毛泽东的警卫人员中,有两名来自白山黑水的抗联战士——原抗联第二军参谋长陈龙和原抗联第五军战士蒋泽民。从东北到苏联:英勇军人陈龙原名刘汉兴,辽宁抚顺人,1910年生,后随全家移居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省)。长大成人后,家境贫寒的他投身军旅,从中东铁路护路军的士兵做起,至  相似文献   

17.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曾任抗联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他指挥千军万马在东北大地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几乎家喻户晓,但他亲自拿起笔杆,"主笔"壁报,开展抗日宣传,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7,(12)
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重视抗联精神的教育激励作用,把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用抗联精神去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继承我党的优秀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9.
抗联第一路军少年铁血队,是在杨靖宇将军的关怀下,于1938年8月在辑安县六道阳岔沟里诞生的。杨靖宇称少年铁血队是“长白山火种”、“抗联的未来”。 1 1938年8月,东北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年代。改编后的抗联第一路军主力向蒙、桦森林地带转移。其间,取得了长岗伏击伪索旅战斗胜利。抗联部队撤到辑安县六道阳岔  相似文献   

20.
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联的主力军,它是在严密、残酷的殖民统治下,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的,1940-1045年的后期斗争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更是以想象。应该肯定,东北抗日联军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对抗联各部1940年后先后进入远东地区进行整训这五年的历史,人们评价不一,正确地认识与评价抗联后期斗争中的问题,有助于对抗联历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与评价。关于抗联越境的必要性问题对抗联后期斗争的评价,首先涉及到的就是抗联的越境问题,这个问题实质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