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代世界》2009,(10):23-24
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目睹了东欧剧变在前民主德国上演的惊人一幕,一直以来作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标志的柏林墙被推倒了,大量东德人涌入西德。从当年的东欧剧变再到后来的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时至今日,20年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来理论界关于东欧剧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 ,国内学术界始终关注东欧问题 ,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东欧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教训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分析。笔者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其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 :苏联的影响、东欧国家的现实原因、历史文化原因及其他原因。一、苏联的影响与东欧剧变众多研究者认为 ,东欧剧变和苏联有着直接的关系。成也苏联 ,败也苏联 ,这是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历史动因。①1.东欧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与苏联息息相关根据雅尔塔协定 ,东欧被划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这为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带来了先天不足的历史共性。二战结束前后 ,苏联在东…  相似文献   

3.
剧变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后,一批新的共产主义政党在这一地区建立起来。围绕着摆脱历史羁绊、实现党的现代化,东欧共产主义政党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经过艰难复苏,逐步融入到现行的多党竞争的议会体制中。剧变20年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的数量已超过30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德国民社党脱胎于德国统一社会党。在东欧剧变的冲击下,1989年12月该党在柏林召开特别党代表大会,决定与“斯大林主义”彻底决裂,朝着民主社会主义的方向进行彻底的改造和革新。  相似文献   

5.
一年多以来,东欧六国经过烈变,原来的共产党或工人党改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同时兴起了更改国名,改变国徽的浪潮,纷纷宣步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时间令人眼花瞭乱。那么,这些国家剧变后的形式发展如何?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的问题。目前,剧变后的东欧形式十分复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恶势力抬头,社会动荡,经济危机,民心浮动。恶势力抬头的社会动荡表现出几种不容忽视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东欧中亚地区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最为活跃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苏东剧变,使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多党制风潮席卷整个地区,党派林立,分合频繁。1991年苏联和南联邦解体以及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使这一地区国家数量由剧变前的9个(包括东德)  相似文献   

7.
丹尼斯·P·霍浦契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大学研究东欧和世界历史的助理教授。他在《东欧历史与文化》(斯特·马丁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从全新的角度——文化——考察了东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者在书中写道: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在苏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蒙古的应对战略措施 蒙古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伴随苏联东欧剧变后,选择了东欧型激进改革模式,进入了向"西方式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过渡"的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9.
首先向中国朋友们表示问候。我很荣幸应邀参与《当代世界》杂志关于东欧剧变等重要问题的讨论并发表个人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0.
大国在中东欧的重新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东欧剧变之后,东欧国家开始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东欧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主体。同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大国也在这一地区重新布局,寻求各自的利益,并借此巩固或提升双边及多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