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子瑾  张烽 《中国公证》2012,(11):14-17
周永康同志指出,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总结政法各单位的探索实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概括起来就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  相似文献   

2.
李仁尧 《中国律师》2012,(10):74-74
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律师队伍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律师行业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必要。作为承担律师行业管理职责的律师协会,在引导全省律师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任务也十分重要。根据司法部的要求,对新执业律师实行宣誓制度。律师执业誓词的核心内容就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在律师行业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教育广大律师坚定忠诚的政治本色,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推进检察工作中践行“忠诚、为民、公正、清廉”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在确定2012年检察工作总体思路时提出着力实施“四项工程”,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一、着力实施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执法工程。践行“忠诚”核心价值观忠诚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检察干警要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要将这些抽象概念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得以体现,就是要始终把检察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魏华松 《中国司法》2012,(10):16-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政法战线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5.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联系起来。爱因斯坦也曾说:“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人民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能否公正、高效履行法律职责,除了忠于宪法,忠于法律外,还要有道德规范。因此,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是保证法官公正、高效执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价值的定位及其实现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刑事诉讼价值问题上应确立程序内在价值优先的价值观;在刑事诉讼目的问题上应确立安全优先兼顾公正的目的观;两者并不矛盾。提出,为了实现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体现刑事诉讼价值,必须完善现行刑诉法;设置科学合理的司法体制;使司法人员真正树立法律至上、公正司法的法律价值观;设置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社会公正"原则的建立,是基于各社会阶层利益协调的共同价值认同,它是市场竞争之上维护共同生活的更高的原则,通过再分配和转移支付来救助和扶持弱势群体。我国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社会公正的公共服务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检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检察队伍是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检察工作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要从建设一支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检察队伍出发,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检察干警学习能力、业务能力、综合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检察纵横》2012,(8):40-40
真挚情怀谱新篇 6月27日,抚顺市检察机关举办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比赛中,选手围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或大气磅礴.或深情抒怀.或铿锵有力,或娓娓道来,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真挚情怀,以及对检察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比热爱之情,充分表达了检察人员义明、规范、清廉执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决心和意志。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政治修养。一是要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观察问题,正确把握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刑事政策,把政策融会贯通到司法实践之中。二是要坚定政治信念,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从根本上夯实思想根基,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良好政治本色,把自己锤炼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法律工作者。三是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检察实践,决不能用国家赋予的职权去换取非法利益,以案谋私。  相似文献   

11.
马永胜 《人民检察》2012,(14):10-11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政法工作的灵魂。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要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教育干警深入实践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学习贯彻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解决制约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推动全区检察机关为促进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祖国北疆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刑诉法的修改以及2014年中央政法会议的召开,社会公平公正、人权保障等法律权利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法律工作的核心应当围绕人民安全和人民权益开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量刑是法院审判权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些年来受到社会舆论热议的案件多是就量刑问题开展的,这些舆论给法院独立量刑带来冲击和挑战。既有来自正面的积极效应,同时也带来极重的负面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如何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有效平衡社会舆论和公正量刑的冲突,排除来自社会舆论对量刑的压力,我们需要从理论基础、二者辩证关系着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司法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民法院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机关的体现,是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内在要求.公正是法律的基础价值,也是司法工作的灵魂.廉洁是最起码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公正的重要保障.为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在司法工作的具体要求,是落实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表现.司法核心价值的三个方面彰显了人民法官的基本品质与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开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法宝。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在,人民群众对司法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仍集中在执法不公、司法不公、办事不公上。要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最管用的措施就是推进司法公开。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坚决克服害怕揭短亮丑、害怕被人监督、畏难抵触、被动应付等不良倾向,不断强化“公开是法律要求、不公开就是违法”的法治观念。要牢固树立公开促公正、公开促规范、公开树公信的理念,自觉增强公开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公开就是对群众权益的最好保护、公开就是对执法人员的关心爱护的意识,坚决深入推进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15.
赵荔 《法制与社会》2016,(4):119-120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方面的关心越来越重视。加之近年来我国在刑事再审司法实践结果等方面的表现,都十分突出的显示了我国在现行审判监督程序制度等方面的设计与程序之间存在着非常多的不合理与有缺陷的问题。例如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设计不够完善、提起再审程序的事由和程序的要求存在不详细、提起再审程序的时效存在漏洞以及时效和次数方面无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形式审判监督程序制度方面就存在着非常多不合理的因素。本文认为对于刑事诉讼的一般原理和利益均衡等原则,并且与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对于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针对我国现行刑事再审程序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来对缺陷进行弥补,并且在刑事审判改善方面制度设计时必须要明确社会主义价值观,即努力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能够实现合理的平衡,进一步凸显程序公正的原则,还要兼顾实体公正,进一步满足诉讼公正的同时要做到不能偏废诉讼效率,并且坚持以法律事实为基础来支持司法裁判。进一步在形式审判程序不断成熟与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保障当事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诉权,还需要依法取消法宣形式再审提起权。进一步明确并且界定刑事再审提起事由。严格控制再审提起所在期间以及提起的次数,并且一定要严格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监督》2006,(3):8-10
2006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检察机关第六届“双先”表彰大会,表彰近年来在检察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上,重庆市检察机关的2个集体和5名个人受到表彰。其中,合川市人民检察院被授予“模范检察院”荣誉称号;渝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洪梅被授予“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城口县人民检察院被荣记集体记一等功;巫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恺、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孙树尧被荣记个人一等功。 本刊将他们的先进事迹材料摘要刊载于后,以期全市各级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以他们为榜样,坚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坚持“执法公正、一心为民”,全心全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捍卫社会公平和正义;坚持政治建检、从严治检,恪守“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积极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在检察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树立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代表和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要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总书记这一谆谆告诫充分说明了司法工作的本质,指明了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科学的执法观,才能保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第一、要牢固树立严格执法观我们要牢固树立严格执法的观念,严格按法律规定去办案、按制度规范去执法,用规范保证公正。这样,不仅能让人民群众获得司法公正,而且能让人民群众通过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石之一.但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当中,社会发展阶段转变、社会体制的转变和社会多元信仰等冲击着我国公民正确法律信仰的形成.因此,在现阶段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应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培养公民的法律认同;完善法律信仰的制度条件和法律运行的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20.
闫明  杜盛铭 《人民司法》2023,(19):51-57
<正>“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裁判,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事审判结果的理解和认同、提升司法公信力,从而营造一种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信任法律的社会氛围,发挥司法裁判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2020年5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1)2022年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2)这些案例促进中央文件走向司法实践,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民事裁判的现状,但上述典型案例并未涉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群众关注度极高的房贷金融借款合同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