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实施好以下四大工程:“灵魂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工程”,弘扬中华文化;“核心工程”,建设和谐文化;“动力工程”,推进文化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处于先进性地位是一个动态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只有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才能始终紧跟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指引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依托。鼓励、支持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之需,也是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联,它的发展有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重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犬繁荣,一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二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四要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面对当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要始终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不断完善文化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深化文化领域的各项改革,创新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开放与超越的始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新要求科学回答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视角认识对待文化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新的高度。正是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党才始终坚定地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一个时代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深刻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紧密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灵魂,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践行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当前,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渗透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增强国家文化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题中之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深刻理解发挥文化统战优势的重要意义、实践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途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文化在国家综合实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表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前提;自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论依据;自觉加强对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13.
继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首次提出“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把文化安全列为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相并列的国家四大安全之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当今世界正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讨论了我国文化建设方方面面的问题,提出了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思维。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时代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以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正确塑造,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也是综合国力中最重要、最为活跃的要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文化建设战略部署,尤其是十八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论述,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历史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刻不容缓,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教育界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学院应积极倡导统一战线大协作的文化理念,充分依靠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中华文化学院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者要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推动文化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对文化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次重要认识,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国家主导,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国家文化创新发展机制。这一机制既是文化体制发展改革的目标,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明确指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讲话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这是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召开的背景,从国际上看: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分化时期,政治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态势逼人,中国与大国的关系还处在调整之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关于海洋、安全等事关国家主权问题的斗争比较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