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学习(山东)》2011,(5):F0002-F0002
山东宣讲网由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主办、大众网协办,是省内专门的公益性理论宣讲网站。网站本着“跟踪社会前进步伐,研究方针政策走向;倡导求是工作态度,营造学习思考风尚;着眼科学发展进程,提升理论实践素养”的理念,坚持理论宣讲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科学发展的宗旨,发挥网上宣讲的优势,努力实现党的理论宣讲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把志愿服务提高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当代“公民社会论”者把志愿性社团看作是公民社会的核心要素,研究志愿服务需要与研究公民社会相联系。国内外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主要有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现代西方学者对公民社会内涵和分类的研究,以及我国专家学者对公民社会的研究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公民社会是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必然催生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组织形态是志愿团体,志愿团体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公民社会在发展市场经济、促进民主政治、遏制国家权力过分膨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地区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淮海工学院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探索并实践了六种社会服务模式:扎实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校区合作;积极开展专家挂职咨询;成立国内首家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建立高校联盟。通过服务社会实践,大学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成效: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基地,成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和创新的策源地,成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与思想库。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学理论视角来分析,青年志愿服务离不开三大教育理论的支撑,即涉及青年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重要功能学说。这是青年志愿服务兴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之源。  相似文献   

5.
从欧美高等教育史看大学的职能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被公认的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大学职能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学最初只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机构。科学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的职能,是从19世纪初亦即柏林大学创办以后发展起来的;而社会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的职能,则是20世纪以来才被普遍认可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统战理论研讨会的主题是"经济统战服务科学发展"。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主题,明确经济统战工作的主攻方向;深刻理解统战工作是党特殊的群众工作,明确经济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责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打牢经济统战工作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北京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逐渐成为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北京大学这些年来的社会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教育培训来提供社会服务;二是通过开展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来提供社会服务;三是通过参与改革政策的制定过程,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来提供社会服务;四是通过高科技的创新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来提供社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应用周期越来越短。第二,产学研究竟应当如何结合,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第三,大学在开展社会服务的时候,也要很好地思考如何平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服务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必然选择.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本身就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服务社会化又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社会服务工作社会化有利于改善民主党派职能发挥的不平衡;有利于破解民主党派社会活动需要与资源匮乏并存的矛盾;有利于引领培育市民社会的政治文化.新时期民主党派推进社会服务社会化需要构建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多方参与机制、社会化服务经费筹集机制、项目带动服务机制和服务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普遍服务由电信领域扩展到邮政、能源等领域,其理论基础在于公民资格社会权利理论。公民基于公民资格而享有普遍服务,普遍服务保证公民充分享有社会遗产并依据社会通行标准享受文明生活。公民资格社会权利理论作为普遍服务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保障公民获得普遍服务的权利,有利于增强普遍服务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有利于强化公民的义务意识,培养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辽宁省政府网站群建设稳步开展,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针对调研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促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应深化我省的政府网站群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谁来养活并照护逐渐老化的中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当前中国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重资金保障轻服务保障、重物质需求轻精神赡养、重社会保险轻社会服务、重服务提供轻绩效评估等问题。公共政策上,中国需要建立一个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整合相关社会服务;社会政策上,需要从增能的视角给老人赋权,以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及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功能之一,区域高等教育要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上海的高等教育要立足上海,为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上海高等教育为区域社区服务的模式主要有“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科研成果转让和应用”服务模式、“科技合作开发”服务模式、咨询服务模式及社区服务模式这五种。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远程教育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作用。面对远程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效益不高的困境,笔者认为,要科学规划,改善远程教育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的机制;要拓宽领域,延伸远程教育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的触角;要深化功能,扩大远程教育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殡葬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经营秩序不佳、市场监管不到位,消费价格虚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亟待研究建立科学和谐的殡葬消费体系。科学界定殡葬产品和服务机构的属性,建立政府-市场两级消费体系;引进并优化配置社会资本,创新殡葬服务形式,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加强殡葬管理制度化建设,建立完善殡葬服务价格管理机制,平抑殡葬消费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推行协同治理,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倡导绿色消费,引导群众节俭办丧事,逐步树立科学和谐的殡葬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探究民主党派社会服务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评估了社会服务在民主党派职能中的合理定位: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中心职能,民主监督、政治协商是主要职能,社会服务是次主要职能,其他职能则是民主党派的一般职能;提出了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必须坚持的两个中心: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这个中心职能;分析了开展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可以拓宽和创新的三条路径:核心路径、主路径和协同路径。协同路径又分法人协同路径、部门协同路径、中介协同路径等多种形式。此外,本文还就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存在的欠缺和如何建立社会服务保障机制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对民主党派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明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社会服务的内涵,探寻社会服务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有效开展社会服务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管理新格局建设被提到一个更高的战略高度。在我国社会背景下,探究社会协同作为中国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国式社会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为:以教育为手段.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力量的有效发展,加强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建设,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协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设中国式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沙湾区科技局、科协紧紧围绕区委、政府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搭建科技服务工业、农业和社会各行业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进而影响和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氛围不浓,志愿服务的内容较单一、缺乏服务持续性,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较成熟,更为注重精神激励。为使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深入开展,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拓展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推进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建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与校外的志愿组织结对。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职教育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水平;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设置与调整专业;依据市场需求整合课程来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政府采取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优化外部社会环境;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等措施发展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