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习惯法中的"法的确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陆法的"习惯→习惯法"的跨越中,"法的确信"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的确信"的核心在于阐释人们遵守习惯规范的义务感的来源问题.据此,当法官发现相关共同体的人们就某问题上存在义务观念时,便可以判断存在某种习惯规范.在现代语境下,将习惯变成习惯法的并非是公众对习惯的"法的确信",法官的造法权力才是习惯变成法律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官德规范建立在"道"和"德"观念之上。人们能够继承阴阳之道,继承天地大德而所具有的内心德性就是"君子之德",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官德"。古代官德规范的核心是为民,基础是务实,内在要求是清廉。  相似文献   

3.
学术无思潮则无根基,思潮无学术则行之不远;思潮是时代精神的号角,学术-哲学则是时代精神的华表和丰碑.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将思潮升华为哲学学术的思路历程表明,唯有学术-哲学学术可以将思潮的价值和活的精神储存下来,传诸久远,而研究哲学史则要在学术的交叉点上多多逗留.中国历史上虽有深厚的学术传统,但近代以来,从思潮...  相似文献   

4.
"治安,,一词概念的确定对治安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无定论.正是由于"治安",概念的不明确,不仅导致对学术上和实践中一些问题认识上的混乱,而且不利于治安学学科的发展.不管是对于学术界还是对于实践部门,弄清楚"治安"的定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南人大》2010,(1):47-47
吴天昊在《文汇报》2009年12月2日撰文: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易经》中就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在古人看来,“道”是抽象的、内在的、永恒的、高层次的;“器”是具体的、外化的、暂时的、低层次的。这种重“道”轻“器”的观念似乎也影响了我们宣传宪法的态度和做法。这些年来,通过宣传,许多人了解了“人民主权”、“有限政府”、“人权保护”、“权力制约”等“宪法之道”,  相似文献   

6.
在"农民被上楼"现象中,行政权扮演了关键角色."公共利益"成为行政权启动的最有力的口号.然而这个本应规范行政权的"不确定"概念,竟成为了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利刃".从相关法律规定出发进行分析,应当否定此种现象是行政征收.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除了立法的技术改进外更需要公民的出场和司法审查的介入.  相似文献   

7.
"道"观念经过先秦诸家尤其是道家老庄丰富发展,演变为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它所包含的宇宙万物之普遍规律、恍惚超越、顺道而有为等思想被《黄帝内经》直接汲取,并根据医学实际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成为指导中国传统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诊疗之道、养生方法的思维规律,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种浓郁的“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国门的打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向中国。以节日为例,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各种洋节在我国日益热闹,而国内的很多传统节目则被冷落。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呼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因为,任何一种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有延续性的,现代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不可能斩断历史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圆圈式”发展观的解读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小逻辑》导言中说:“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带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  相似文献   

10.
行政程序作为规范行政权的一种法律过程,确立了行政相对人的程序主体性地位,即使在剥夺自由或者财产的前提下,作为人的尊严仍然可以获得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以"伪造空白信用卡"解释为"伪造信用卡"的方式将伪造空白信用卡的行为入罪并不妥当.未来立法对于伪造空白信用卡以及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空白信用卡等相关行为,应当以类似于"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方式入罪.  相似文献   

12.
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之后,使这一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主要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仍在继续发酵,甚至有恶化的可能,对此,我国的宏观调控不仅要考虑国内因素,同时又要关注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跳出这个“怪圈”,既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中国在走向世界性经济大国征程中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中的道就是"理之共相"或"理的理式";德是纯朴的自然本性,其主要内容是本真,平和,恬淡。本文把道与德同庄子的人生哲学相联系,认为道与德是庄子人生哲学的认识基础之一端。  相似文献   

14.
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法一直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宗法制度和人伦情怀.然而及至近代,在对西法的移植过程中,中国逐渐抛弃了这种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法律思想,严重背弃了传统和中国特有的法文化,使得一部分的立法和法律实施得不到民众的认同,长此以往,对社会主义法治势必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亲亲相隐"入律符合中国法律的传...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待和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的个性,是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党外知识分子的个性既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发展而来的,也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产生的,更是由其作为特殊群体的社会定位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需要从统一战线心理学视角进行分析.党外知识分子的个性在当前突出表现为质疑批判意识强烈、思想观念自由独立、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党外知识分子的个性具有双重影响.在处理党外知识分子个性这一问题时,应运用心理学方法,以个性化方法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相似文献   

16.
保险法学说和理论不妨对"最大诚信原则"予以淡化和去魅,因为该原则的普通法渊源并不明确,其与大陆法系民法中的诚信原则也并无历史关联,且已有学说和司法认为其语义浮夸误导.不仅如此,保险商洽中的披露义务并不依附于"最大诚信原则",这也意味着该原则在保险法上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建设党,就是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各方面的建设,以不断加强党自身现代化建设.本文将从党的指导思想的现代化、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和党的执政方式的法制化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去中国化"隐含着这样一个事实,某个对象已经被"中国"所"化".这是一种对于中国文化力量的承认,在承认的基础上尽力抹去这种"文化"的痕迹."去中国化"不仅是20世纪以来的政治行为,更可看作是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某种语误机制,包含着学术话语、思想话语、社会话语、政治话语、文化话语等多层面的复杂话语体系,其间隐含着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政法语境中"人民"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是当代中国政法语境中的一个关键词.当前中国政法语境中重提并强调"人民"及"人民性",凸显出"人民"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当代中国政法语境中"人民"概念的内涵历经演变,作为历史规定性存在的"人民"和作为评价性术语的"人民"对于当代中国政法制度的确立和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无直接利益冲突"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冲突形式,对公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其隐蔽性、突发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参与者的盲从性、无组织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置;参与者行为的偏激性、心态的对立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参与者的高度异质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统合.为此,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