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业文化的研究领域通常有一种说法:日本是企业文化的实践家,美国是企业文化的理论家。这种说法从一定意义道出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 我们知道,从世界范围看,企业文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具体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在新中国人口政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时期制定的以“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和相应设立的计生机构,既是20世纪50年代人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为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范式是“国际化”,80年代的范式已转变为“跨国企业家”,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新范式“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范式继续在全世界盛行。正如许多未来学家所预测,上世纪80—90年代发生的范式转换所产生的作用足以缩短东北亚地区世界级城市之间的物理距离。并促进这些城市之间的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管理出现以前,企业管理经历了“人管人”和“制度管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企业管理的许多因素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哲学,80年代由西方传入我国,并在企业界和理论界引起重大反响。但进入90年代,当中国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关键时刻,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现状却陷入了低谷。本文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视角出发,探讨深化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日本企业界崇尚中国古典文化有悠久历史,日本企业界决策者普遍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相当基础和认识,并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许多原则巧妙地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逐渐发展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日本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为日本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个反常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效应与预期目标相悖,高通胀率伴随着高储—蓄率。因“储蓄热”而导致的投资及“有效需求”不足,不仅使赤字财政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大打折扣,而且成为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诱因之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之前,凯恩斯的学说一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界和决策机构占据统治地位。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即是“有效需求原理”。鉴于在自由放任的社会状态下,“非自愿失业”是长期存在的,而且单凭自发的供给和需求,或自发的储蓄和投资的均衡所决定的“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一、法务会计的产生和作用现代法务会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并很快成为美国20大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职业。1997年3月,美国成立了法务会计委员会。最近几年,美国还创办了一些内容涵盖会计欺诈、审计、税收等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艾 《工会论坛》2002,8(1):60-61
企业文化 (CorporateCulture)是一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 ,它的兴起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自 2 0世纪 80年代至今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 ,企业文化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给企业注入的强大活力 ,以及它给企业带来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效益。事实证明 ,在经济、文化趋向“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卓越的企业文化实际已成为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与结构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指出,由于世界经济恢复增长、技术革新以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地区的涌现,90年代将出现与以往的工业化迥异的“新产业化”浪潮,并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建设热”。与此同时,世界还可能掀起技术革新的第四次浪潮,由此引发的围绕知识产权的攻防也会在90年代中日趋激烈。在这种态势下,日本工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剧烈。为了提高高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保持并发展竞争优势,业已具有吸收和运用当代先进科技成果强健机制的日本企业的战略抉择,就是进一步强化企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拉美国家普遍制定了“进口替代战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拉美地区从落后的农业经济过渡到先进的工业经济,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大幅提高,经历了30年的发展奇迹。20世纪80年代后,拉美国家主要经济指标同时全面恶化;  相似文献   

12.
朱绪芹 《工会论坛》2010,16(2):151-152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瓦解后,全国上下进入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就业难成为许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为维持暂时生计,大批年轻劳动力不得不从事打工、派遣工等临时工作。同时,与20世纪终身雇佣制下的“献身企业”的老前辈相比,当前日本青年的就业观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由传统的就业“稳定派”向“自由派”转变。在这双重背景的带动下,日本出现了大批“自由职业者”。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过巨大推动作用的“终身雇用制”开始慢慢瓦解。  相似文献   

13.
张泽宇的《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一书,紧扣留学与革命这两个主题,运用政治文化理论工具,全景展现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的情况,深度挖掘了留学苏联热潮的历史背景,客观分析了国民党留苏学生对国民党执政的影响,综合评价了共产党留苏学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台湾文学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来看,当今日本观察台湾文学的两种学术路径。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省日本殖民历史,将台湾文学视为大陆五四新文学的一个嫡系,在压迫与抵抗的殖民语境下生成发展的研究方法。另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引入西方文化研究、语言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理论,强调日据时代"国语"(殖民地宗主国日语)的推广"形成以台湾皇民文学为核心的民族主义"。通过这一学术史的清理,我们可以解决近年来在日本学者与台湾作家之间发生论争的殖民历史的叙述方法与文化政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政治影响。使一度中断的海峡两岸联系得以恢复,挫败了蒋介石“反攻大陆”以及美国妄图使台湾独立,分裂中国的图谋。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50年代政治学行为主义革命兴起以来,美国政治学越来越追求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从经济学中产生的理性选择理论、博弈论、数量统计等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在政治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即使是新制度主义的兴起也没有改变政治学这种追求科学化、数量化的倾向.直到2000年,一封电子邮件的批评向美国政治学这种过分追求科学化的状况提出了挑战,这个挑战很快引发了美国政治学在21世纪之初的一场新革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由沿袭已久的“贸易立国”转向“海外投资立国”。在这一新的总体战略指导下 ,为了更好地同美欧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进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 ,日本跨国公司采取了具有特色的海外经营战略 ,本文就日本跨国经营战略中颇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战略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权力一直足社会和文化分析领域的一个中心话题。《文化与权力》从权力的角度叙述了文化研究的历史。该书论述了文化研究的性质和目的,评论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从战后法国的米歇尔·福柯、20世纪70年代饷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到该领域在美国得到的巨大发展,再到当今人们对文化、政治和道德规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朱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不是仗着果断、坚忍、百折不挠,以及几分“黑社会老大”的野性,柳传志可能早被埋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混乱秩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