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有文章仅凭刘少奇的批语就断定《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不是胡乔木为刘少奇写的讲话稿,说服力不够.《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除公布刘少奇的批语之外,还公布了刘少奇为报送《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给毛泽东的信,从中可以看出,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修改的次数是两次.《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胡乔木名副其实的代表作,虽然毛泽东、刘少奇作了一些重要修改,但不能成为抹杀胡乔木功绩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选集、文选  《毛泽东选集》  《周恩来选集》  《刘少奇选集》  《朱德选集》  《任弼时选集》  《邓小平文选》  《陈云文选》  《叶剑英选集》  《李先念文选》  《彭真文选》  《万里文选》  《薄一波文选》  《毛泽东著作选读》  《毛泽东文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 )  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专集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毛泽东书信选集》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  《毛泽东哲学…  相似文献   

3.
中共湖南省委常史委唐振南、王文珍、贺正合著的《刘少奇与毛泽东》一书,最近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初读全书,掩卷凝思,笔者深感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称道和肯定:(一)选题的开拓性。毛泽东和刘少奇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王要成员,他们合作共事长达近半个世纪。作为毛泽东主要助手的刘少奇,在实践工作中给予了毛泽东极大的支持和配合,是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而在理论建树方面,刘少奇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所做的系统总结,或者补充、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许多观点,或者对毛泽乐…  相似文献   

4.
戴茂林同志《真相调查》一书对“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事的质疑 2013年,《高岗传》作者戴茂林同志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上发表《“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说辨析》一文对“查档”一事提出质疑.2016年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毛泽东查刘少奇档案”真相调查》一书(以下简称《真相调查》),进一步以作者对郭峰、李力群、赵家梁等人的访谈记录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事,完全是一起子虚乌有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既不是胡乔木为刘少奇写的讲话稿,也不是一份简单的党史资料。起草工作的实际负责人是刘少奇。在胡乔木初稿的基础上,刘少奇广泛征求意见,组织会议讨论,多次修改、审阅该文。毛泽东也不是简单审阅,而是全面加以修改、审定。在5.2万字的著作中,毛泽东、刘少奇加写和改写的内容多达1.3万字。文中的关键观点和经典表述,基本全部出自毛泽东、刘少奇之手。尽管《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以乔木个人名义发表,但实际上反映的是毛泽东和刘少奇的观点,是他们关于中共党史的经典性著作。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6,(8):55-56
刘晶芳 刘振清在6月26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近年来,随着档案史料的大量发掘和公布,党史人物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很多已有结论或定论的问题,有了新看法、新解释;一些有争议的人物的功过,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刘少奇关于四清运动的评价。近十年关于刘少奇研究的最主要成果是出版了《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王光美、刘源等著的《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也值得关注。在对刘少奇参与领导的四清运动的性质和评价上,《刘少奇传》是基本否定的;而《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则认为四清运动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群众自我教育为主的运动,虽然夭折,但作为政治改革的一次可贵的尝试,与同时期成功的经济改革尝试一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周恩来研究焦点是其晚年周恩来研究的焦点、难点是对他的晚年,特别是在“文革”中的作用的评价。对人们常有的疑问——“周恩来为什么不公开反对‘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要执行一些明明是错误的东西”,《周恩来传》主编李琦提出,在当时毛泽东有很高权威的情况下,周恩来及其他中央领导都难以反对。另外,研究者提出,在“文革”中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周恩来和毛泽东是存在分歧的。  相似文献   

7.
走进伟人的精神世界——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格言》孙业礼姜淑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长期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领袖人物。领袖们不仅以其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看山》一诗质疑周玉甫1993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前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转载了《党的文献》1993年第6期上新发表的毛泽东诗四首。这是一件大喜事、大好事,因为不论在毛主席的生前还是身后,人们都很爱读他的诗。从发表这...  相似文献   

9.
涤生 《党史纵横》2004,(12):35-36
60年代初期,毛泽东就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同刘少奇发生了分歧。那时,他就决定,不再让刘少奇当接班人了。1965年,毛泽东认为,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中共中央内的总代表。1966年,他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认定,刘少奇在中共中央里面搞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他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搞掉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但是,毛泽东在那个时候,还是把与刘少奇的斗争,看作是党内斗争,尽管毛泽东认为这种斗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党内的表现,但只要是党内的斗争,就要按照党内矛盾处理,他不想把刘少奇置于…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5):27-28
1939年7月8日,刚由北方局调回至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欣然接受了时任党的总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长和延安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的邀请,为该学院开设的党的建设课程讲一课。刘少奇根据自己多年对党的生活的观察,讲了共产党员修养的问题。这次讲演非常成功,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张闻天认为刘少奇所讲的内容,是广大党员迫切需要的,请刘少奇整理成文,在他主编的《解放》周刊发表。刘少奇遂将讲演稿修改整理出来,并报请毛泽东审阅后,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题,在《解放》周刊分三次连载。这本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道德经,是一本深入共产党员之心的书。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9,(5)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紧接着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次排列,由第二降到第八。这以后,刘少奇就正式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对象了。1967年1月13日深夜,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让秘书接刘少奇去谈话。刘少奇郑重提出二条要求:“一、这次路线错误的责任在我,广大干部是好的,特别是许多老干部是  相似文献   

12.
1937年 3月刘少奇《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是有关“实事求是”问题的重要之作 ,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实事求是”的问题上 ,刘少奇和毛泽东各有其独特贡献。如果说 ,毛泽东是中共领导层中较早使用“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等概念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于毛泽东而较早使用“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等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是最先对“实事求是”进行全新解释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毛泽东而使用“实事求是”这一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最初对“实事求是”概念的使用 ,基本沿用古义 ,那么 ,刘少奇则一开始就是从哲学高度、思想方法角度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相似文献   

13.
即将进入2000年的时候,对1999年刊物的状况做些回顾是有意义的。1999年的忡共党史研究》上有一些题材、内容和研究水平都堪称上乘的文章。首先值得一提的,当然是胡绳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与此同时,张化的《刘少奇的悲剧与悲剧中的刘少奇》、李向前的《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田松年和李可玉的阳秋白的(多余的话)写作动困新探》。丁伟志的《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鲁振祥的《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时限估计考略X唐正芒的《关于呷…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有一首据说是毛泽东写的五言诗在广为传播,其诗曰: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日共产党,崇拜孔二先。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是在《长河)}1989年第1期中《中国七十年代政局备忘录》一文里。该文说1973年夏,毛泽东与江青谈话时,说要批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并念了这首五言诗。其后,在《传记文学)1992年第3期《诗人郭沫若在“文革”后期》、《新东方))1992年第12期《毛泽东与孔夫于》等文章中,在《毛泽东诗词联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7月)、《毛泽东诗词大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毛泽东诗词全编)(…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真正形成成熟的领导,是从毛刘周朱这一代开始”的。①在缔造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光辉历程中,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名字紧紧连系在一起。作为毛泽东处理党和国家大事的最主要的助手,刘少奇在各个岗位紧密配合毛泽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长达几十年的共同合作奋斗中,毛泽东心目中的刘少奇形象的变换,则从一个侧面浓缩了中国共产党经历的风雨历程,成为党史、国史的一个缩影。清水塘边,毛泽东与刘少奇结下深厚友谊1922年夏,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的刘少奇,受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的直接指派,回湖南老…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刘少奇延辰一百周年之际,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河南省刘少奇党建经济思想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刘少奇经济思想研讨会于1998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央有关单位、部队系统、各省币、自治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传华、石仲泉,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房凤友出席会议。李传华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对党史工作的重要指示。石仲泉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并作了题为《刘少奇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之缘》的报告。房凤友代表天津市委向会议的召开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领导了八大文件的起草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所写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毛泽东的地位》(以下简称《麦文》)一文,认为自苏共二十大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开展反对个人崇拜斗争所带来的影响,多少会传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以至动摇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刘少奇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积极和重要的角色。麦克法夸尔认为,刘少奇试图减少毛泽东作用的具体做法有:1.八大召开前,指定一个新党章起草班子;2.赞同并采纳彭德怀提出的在新党章中删去两处涉及毛泽东思想的部分(这一删节成为文化大革命中谴责刘少奇和邓小平的主要理由之一);3.在八大政治报告中,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重要性,作打折扣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苑》2020,(4):F0002-F0002,F0003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党121万名党员。任弼时主持开幕式,毛泽东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讲话。大会选举产生了由44名中央委员、33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19日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是历史进步的伟大旗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秘密刊印并向全国传播,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理论指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20.
1986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10周年,胡乔木同志主持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这部简注本中的许多注释条文由胡乔木亲自撰写。《七律·冬云》的题解特意指明作诗日期12月26日是“作者的生日”。写诗的日期恰是作者的七十初度,这并非纯然的巧合。在我看来,《七律·冬云》正是毛泽东的自寿诗。自寿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诸多门类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熟悉古典诗词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乏这类作品。一部《董必武诗选》.自寿诗不下10篇,而成为绝笔的竟是作者去世前一个月所作的《九十初度》。“遵从马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