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网络舆论引发行政危机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公共舆论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体现,其引发的公共危机造成政府的行政困难。政治信息闭塞、执政观念落后、法制建设滞后、网络舆论固有特性是引发行政危机的原因。面对行政危机,政府应创新观念,遵循民主与法制先行和促进发展与安全使用并举的方针,一方面要公开政府信息、上网行政;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危机出现时还要采取正确的媒体政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有序的网络民主参与路径,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网络民主参与具有提高公众参与国家事务积极性、提高网民政治素养和道德觉悟、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伦理意义。讨论了当前网络民主参与存在少数网民网络民主参与的理性不足、在一些舆情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地舆论引导能力等问题,并认为网络政治伦理体系建设的滞后等是导致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培育网民公共理性,加强和完善舆论引导能力,特别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政治伦理体系,可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民主参与的诸多问题,筑造网络民主参与的有效路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民主是公众以网络空间为场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字互动,积极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事务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具有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网络民主形式对我国政党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应该善用网络民主形式,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参政能力,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科学执政,必须从根本上破除陈旧的执政理念———“以党治国”论,牢固确立“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民主执政,必须着力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实施“增量民主”发展战略,从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自由民主多个方面向前推进,以适时适度地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实现执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通过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行使执政权,通过党委书记出任行政首长行使执政权,有效解决目前执政体制的弊端,实现由体制外、体制上执政到体制内执政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而且是我们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力措施。协商民主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民主在提高公众民主政治参与热情、拓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渠道、加大权力运行监督力度、促进领导民主科学决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络民主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建设性的作用,也有破坏性的作用。分析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探寻应对网络民主挑战的对策,对于网络时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权力监督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以自下而上方式出现的网络反腐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这种公众通过网络以政治参与的形式对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的方式,提升了公众参与反腐败行动的积极性,被证明是有效的权力监督新形式.网络反腐的优势与缺陷同在.为此,应当构建网络反腐模式的制度支持;建立网络反腐模式的法律机制;培育公民社会及公民精神,促进网络反腐;运用网络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民主反腐是现代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形式。民主政治是腐败的"天敌",其主权在民、完善的民主监督、透明的程序以及健全的法制都发挥着制约与监督公共权力的产生、运行而发挥反腐的功能。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党的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规律决定了民主反腐的进路。加快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推进民主反腐,必须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实现形式,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作为基本路径,以依法治国作为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对政治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执政党对互联网的重视反映了我们党对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体现了党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当理性对待互联网政治,顺应网络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建设,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的高度,因势利导地推进互联网政治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好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范围的政治协商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在民主执政中具有其独特优势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民主执政中,党际合作、党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不断得以加强;在制度建设中不断得以完善。其积极作用表现为拓宽了政治参与渠道,畅通了利益表达途径,民主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得以提升,为民主执政提供了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支持。统一战线范围内的政治协商,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又适应时代进步潮流,是有着极大发展潜力的一种政治机制。  相似文献   

11.
信息对称既是协商民主实践展开的逻辑前提,也是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价值追求。目前,导致我国政治主体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政治泛化和网络政治导致的政治信息泛滥,暗箱操作和解释匮乏导致的政治信息不足,政治体制缺陷和传播路径不畅导致的政治信息流通不足等。推进协商民主实践中的主体间信息对称,需从信息意识、信息渠道、互动机制和信息行为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管理作为拓展党的执政资源的新命题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有其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实现路径。要提高网络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促进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拓展执政的政治资源;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立法与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拓展执政的法理资源;强化社会协同,引导公众参与,拓展执政的社会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拓展执政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执政经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剖析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局部执政,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30年从自在执政到自觉执政转变的两大阶段,党的主要执政经验是:必须重视民心、民主、民生;必须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必须处理好执政党与政权、执政党与参政党、执政党与社会(人民群众)、执政党与法律等重大关系;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政治参与的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平等性、直接性、离散性和低成本等特点,为人民政协顺应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形势提供了可能。人民政协应加强信息化建设进程,设置并引领社会议题、促进网络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对接、发挥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网络形式下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参与的创新形式,对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透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规现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律规制有其现实的主体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同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律规制面临着现实困境,主要有主体困境、立法困境、执法困境、守法困境、制度困境等。面对如此复杂的现实窘境,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制度层面去破解,进而推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规建设,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协商民主有利于树立执政党的民主形象,提高执政党的政治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民主问题上彰显党的先进性。但同时执政党执政能力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协同发展这条道路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必须沿着协商民主的思路才能有助于执政党走出现时困境。  相似文献   

17.
"网络谣言"多为公民基于参与公共政治而形成的信息核实机制,属于公民权利的宪法机能形式。它在填补公民参与公共政治的信息赤字的同时,为建构良性的官民互动和公信机制提供了充分契机。伴随着互联网所建构的平面化信息交流机制的日益深入,随着开放、透明的公共信息机制希求在现代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制度设置必须提供更为开放和多元的信息交流机制,尤其是公民参与政治的公共信息获取路径。因此,阐明互联网上的信息生成和传递作为国民公共信息获取程式的必要性,澄清政治公议的宪法化展开逻辑,为"网络谣言"所犯政法禁忌解套,实现借助互联网的有别于官方话语系统的政治公议的常态化和合法化,并最终寻求其正当性的法理根基。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党的执政体制,是为了健全党的执政体制。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完善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推进民主制度的健全,民主形式的丰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以制度创新进一步理顺党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把我们的政府建成开放和透明、有回应力和负责任、公平和具有社会包容性、有效率和高绩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否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广大人民能否真正当家作主,最根本的问题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没有政党的参与,法治就很难启动.而在一个国家里,执政党是否依法执政,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权力能否依法行使.党坚持依法执政,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注意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认真分析董必武关于党和政府必须依法办事、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守法和正确处理执政党与法以及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等思想,无疑有助于当下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增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事关党和国家兴衰成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