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海关法是海关履行进出口监督管理职能的法律依据,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迅速发展也在日趋完善。本文试对海关法作些粗浅的探索,以求法学界同行的指教。 (一) 我国海关法有两个含义。狭义的海关法是指一九五一年四月十八日由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目前其修改草案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议程。广义的海关法是指调整国家对进出口监督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  相似文献   

2.
自1951年《暂行海关法》实施后的近六十年来,我国将海关法归属于行政法的认识从统一明确向多元模糊转变,对海关法性质的表述趋于多元化。为了保障海关立法与执法的正确性,必须对海关法性质的认识予以方向性的把握。通过对我国海关法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探讨,并将当代海关法立法价值取向、法律关系、调整与救济方式等与经济法比照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当代海关法以行政法为性质起点,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转变成为经济法的典型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1987年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于1987年7月1日生效,1951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同时废止。据《海关法》第六十条的规定,海关总署又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细则》。新《海关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加强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新《海关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体现了促进开放、保障开放的方针。概括说来,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放宽关税政策,健全关税法制。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鼓励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海关法》明确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外、由海关依照进出口税则征收关税”。这里所说的税则,是指1985年3月10日起实施的新的进出口税则。这个税则体现了改革精神,降低国内短缺的原材料的进口税率和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进口税率,并适当提高国内已能生产和供应的机械设备进口税率;另一方面、实施各种特定减免办法,为鼓励外商来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什么是关境呢? 我国海关法没有作具体规定;我国其他的法规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我国海关法已于1987年7月1日起施行,因此,明确关境的确切的法律定义很有必要。关境,是国际法上的名词,也是各国海关通用的概念。根据美国法典的解释,美国的“关境”是指美国50个州、首都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14日.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说明本法的制定.充分反映、完全符合并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具有广泛、深厚的民意基础。条件具备、正当其时,为世人所瞩目。《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第一部正式的海关法已于今年七月一日生效实施。它对走私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种作了新的规定,是认定和处理走私罪的重要法律依据。 (一) 刑法对走私罪的规定是空白罪状。认定走私罪还需以海关法的有关规定为根据。原《暂行海关法》既未规定走私罪的主体与主观要件,也未明确规定客观行为表现,只对走私行为作了一般走私和重走私的划分,因而完全有必要加以补充和具体化。为此,海关法第47条对走私罪的主客观要件、主体范围作了非常明确具体的新规定。客观要件分  相似文献   

7.
陈志伟 《中国司法》2002,(12):36-38
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正式颁布,这是一部系统规定担保责任形式的法律。2000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00年《担保法》司法解释”)。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我国的市场主体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担保这一基本法律行为,并拓展出复杂的担保责任形式。笔者根据数年来办理南德集团牟其中所引发3.2亿元人民币民事担保责任纠纷等担保案件的体会,就目前我国《担保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明…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8,(7):76-76
5月31日,在新修订《律师法》正式实施的前一天.在浦东世纪大道畔的世界广场、在长宁路上的多媒体生活广场、在徐汇田林街道的社区图书馆,上海律师界以“现场法律咨询.送法律图书进社区”的方式,热情迎接新《律师法》的实施,具体实践新《律师法》对律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本质定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00,(8):31-32
1997年以来,全国各地按照全国“三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关于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的通知》精神,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把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全民普法的重点对象和龙头,不断完善各种措施,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江泽民总书记作序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以及《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国家公务员暂行…  相似文献   

10.
张启江 《时代法学》2007,5(1):58-62
在“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这一命题中,就行政立法实践而言,如不存在宪法具体授权的情况之下,“根据法律”尤其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与认同。《条例》在肯定将海关法作为制定依据的同时,其上位法行政处罚法理所当然的与海关法置于同等的位置,而不应该将其于此应有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予以虚置和回避。  相似文献   

11.
据资料得知,公证方面现在仅有的法律依据,是国务院在1982年4月发布的行政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和1991年4月全国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人法》第67条中的很原则性的规定,至今尚没有一部正式的公证法律,几乎在所有的重要法律中均没有关于公证的规定,即便是已经“暂行”了十多年的《公证暂行条例》,也与当前的公证实践很不适应,它对公证事业的  相似文献   

12.
(一) 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剥夺权利刑,建国初期及老解放区曾称为“褫夺公权”。“褫夺公权”这一法律名词,在我国,最早见于一九一二年旧中国的《暂行新刑律》。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各国法律规定很不一致,有些国家除规定剥夺选举权、被选举权、担任公职等政治权利外,还剥夺担任监护人等亲权。所以也有把这个刑名定为“剥夺政治权利和部分公民权利”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学会3月18日举行“学习《反分裂国家法》座谈会”。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代表全国法学界法律界表示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他指出,《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这部法律明确规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这部法律还将发展两岸关系、台海两岸协商和谈判等政策主张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年“5&#183;15”。10年前,一部中国律师为之欢欣鼓舞的法律问世了。这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不经意间,10年过去了。过去的10年,是中国大改革的10年,也是中国律师大发展的10年。中国律师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律师法》。然而,在《律师法》实施的10年当中,也暴露了其与现实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些问题。值此《律师法》10年之际,本刊邀请部分老、中、青律师代表撰文,不限体裁、不限文风、不限内容,畅所欲言,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5.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6):110-110
丁铁坚在《上海警苑》2005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监狱法》使用“罪犯”一词不妥。准确使用和定义法律用语,是一部制定法的基本要求。监狱法对服刑人员的法律用语,也涉及到他们的权利和法律地位。从其他国家的情况看,使用“受刑人”或“囚犯”等中性词的比较多。使用“罪犯”概念的,只是个别国家。我认为,使用具有法律含义上的中性词是有道理的。因为,从词义上讲,“罪犯”具有“戴罪之身”之义,可以理解为目前仍处在犯罪之中。  相似文献   

16.
李巍 《中国法律》2014,(2):49-52,112-116
中国的货物销售法是由一组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这些文件中,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是基本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於这两部法律的司法解释为补充。合同法实施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年)、《关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年)、《关於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  相似文献   

17.
最近,某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一起走私案件时,辩护人提出,这个案件海关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和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作了没收走私货物的处理,如再追究刑事责任是一案作二次处理,不符合法律规定。辩护人意见的实质是,已由国家执法机关做过行政处理的案件不能再追究刑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公证制度简介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台湾公证制度:大陆法系公证制度与中国传统法文化结合的范例 清末以降,西法东渐,西方法律制度纷纷被移植到中国。中国古代似也有公证制度的萌芽。然而其毕竟与现代公证制度的精神、旨趣殊异,公证制度系地道的法律舶来品。1935年,民国政府公布《公证暂行规则》,公证制度作为一项纠纷预防机制正式进入中国。现行的《台湾公证法》是以《公证暂行规则》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期间法律史学研究概况 经过五年的努力,“九五”期间的法律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研究进展及成果 1.中国法制史 法制通史方面。连续获得国家“七五”、“八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的《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获得国家“七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的《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十一卷本),均于“九五”期间出版。法律史研究的这两大项目,吸引了全国众多的法律史教学和研究人员参与。这两部巨著对中国法律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别涛 《中国法律》2006,(3):11-13,62-6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中国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要求投资者对拟建设的项目实施之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预先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报经环保部门审批。为此,国家先後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相关规章及技术导则。充分了解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投资决策人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