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茜 《法制与社会》2012,(23):216-2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务工,然而,他们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农村学习,得不到父母的照顾,且这些留守儿童的权益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采取法律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人身安全等方面提出相应法律保护对策,旨在逐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使其学习和生活都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在讨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与父母一起流动的孩子在城里上学的问题。而对于那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的教育,生活问题却鲜有人予以足够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刘冲锋 《法制与社会》2014,(18):285-286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种种制度原因导致农民工子女难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由于缺少父母监护以及社会的有效监管,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容易发生越轨行为,甚至走向犯罪之路。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有效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应从建设和谐家庭入手,国家、社会、部门以及家庭齐抓共管,把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的监管中,使留守儿童得到真正的关心、爱护和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以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相似文献   

6.
由于父母监护缺位,导致我国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存在着严重问题。要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权益不受侵害,必须剖析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之缺陷,区分亲权与监护、明确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及监护能力标准;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有效的监督监护制度和农村留守儿童社区委托监护机构。  相似文献   

7.
王蕾 《法制与社会》2013,(16):208-209
十八大提出要"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刚刚闭幕的"两会"再次提出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法律作为保护公民基本权益的主要手段,需要在保护这个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法律角度界定了农村留守儿童并分析了其在法律保护方面的缺失,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海霞  马婷  徐维 《法制与社会》2010,(17):220-221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随之所产生的监护问题通过现行法律体系尚难得到有效解决,2007年6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留守儿童监护权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促使留守儿童的父母真正承担起对子女的监护职责,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受教育、生命健康权及发展权得到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还没能享够家中温暖的农民工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踏上回城的客车。而家中,那些年少的孩子只能再次把对父母的思念珍藏在心里,独自踏入新学期的课堂。这是一群父母健在的孩子,可他们很多人对父母的印象只停留在记忆里,甚至有的早已模糊。用亲情温暖"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社会的关爱,不仅仅是父母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专访了3位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儿童出现了较严重的学习成绩落后、道德滑坡、纪律涣散、自私冷漠、忧郁多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着不足,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最终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严峻而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存在,一方面折射出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中经济和社会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呼吁教育等体制的全面改革。与已经伴随父母进入城乡的儿童相比,这些无奈地被父母留在农村的儿童,其实更加弱势,所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解决“留守儿童”的“保姆荒”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此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心理和情感、道德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缺乏人文关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分割",家庭教育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管理薄弱等因素造成。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各种积极措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监护缺失导致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要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不仅需要立法部门制定法律不断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还要依靠社会各界和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百姓呼声     
新学期开始一个多月了,我们不禁想起了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们,新学期这些孩子会有父母陪伴在身旁吗?在编辑本期稿件前,我们在诸多读者来信中惊讶地发现,全国各地竟然有那么多人都在关注着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建言献策,他们有人民教师、机关干部、还有同样远在他乡打工的农民工们。本期百姓呼声栏目选登一组来信,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监护能力不足,监护质量下降,监护效果较差,委托监护职责不明,监护方式经常变化,逆向监护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法律规定不完善,政策不合理等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即深化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父母监护责任;学校应给予他们特别关爱;政府应制定法律制度,探索建立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长效机制;发动社会力量,争取更多支持,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法律缺失和经济法制不平衡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以及发展权受到严重损害。本文指出要切实保障与维护其人权不受侵害,政府应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对儿童权益保障的系列法律,使儿童权益的保障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监护能力不足,监护质量下降,监护效果较差,委托监护职责不明,监护方式经常变化,逆向监护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法律规定不完善,政策不合理等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即深化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父母监护责任;学校应给予他们特别关爱;政府应制定法律制度,探索建立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长效机制:发动社会力量,争取更多支持,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由于亲子关系"生态"的破坏、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空白,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处境极为不利,给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以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异地而处,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导致其在成长的道路上走了更多的弯路,往往体现在思想、行为方面.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在人生道路上健康茁壮的成长.这也使得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本课题的研究以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为研究课题,深入探究了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并此基础上就改善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吴小康  周勉 《政府法制》2012,(22):18-19
根据全周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瑚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